符文玲老師
學歷:
1990 / 09-1993 / 06,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英國語文輔系)
1998 / 09-2001 / 06,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義學學士(R.S.B.,翻譯學程)
2001 / 09-2004 / 06,台北/輔仁大學法國語文研究所碩士
2010 / 08-2011 / 09,比利時布魯塞爾/L’Institut d’Etudes Théologiques 研讀神哲學 (S.T.B.)
2011 / 10-2013 / 06, 羅馬/宗座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家庭學院神學碩士 (S.T.L.)
2013 / 07-2017 / 02,羅馬/宗座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家庭學院神學博士 (S.T.D.)
簡介:
1993 / 07-1994 / 06,台北/五原圖書公司,編寫高職國文應用文教科書;摩登家庭雜誌社文字編輯
1994 / 07-1996 / 07,台北/荷蘭商天遞(TNT)國際快遞公司,客戶服務部國內外電報組
1996 / 08-1998 / 04,法國/天主教真福團體驗福音生活
1998 / 04-1998 / 09,台北/亞洲婦女協會(Amor)助理
2004 / 09-2005 / 07,澳門/天主教真福團體驗福音生活,翻譯書籍
2005 / 10-2006 / 05,台北/上智出版社文字編輯
2006 / 06-2007 / 06,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2007 / 07-2010 / 07,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2016 / 07- 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助理教授
專長:
倫理神學、生命倫理、人學、翻譯。
1990 / 09-1993 / 06,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英國語文輔系)
1998 / 09-2001 / 06,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義學學士(R.S.B.,翻譯學程)
2001 / 09-2004 / 06,台北/輔仁大學法國語文研究所碩士
2010 / 08-2011 / 09,比利時布魯塞爾/L’Institut d’Etudes Théologiques 研讀神哲學 (S.T.B.)
2011 / 10-2013 / 06, 羅馬/宗座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家庭學院神學碩士 (S.T.L.)
2013 / 07-2017 / 02,羅馬/宗座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家庭學院神學博士 (S.T.D.)
簡介:
1993 / 07-1994 / 06,台北/五原圖書公司,編寫高職國文應用文教科書;摩登家庭雜誌社文字編輯
1994 / 07-1996 / 07,台北/荷蘭商天遞(TNT)國際快遞公司,客戶服務部國內外電報組
1996 / 08-1998 / 04,法國/天主教真福團體驗福音生活
1998 / 04-1998 / 09,台北/亞洲婦女協會(Amor)助理
2004 / 09-2005 / 07,澳門/天主教真福團體驗福音生活,翻譯書籍
2005 / 10-2006 / 05,台北/上智出版社文字編輯
2006 / 06-2007 / 06,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2007 / 07-2010 / 07,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2016 / 07- 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助理教授
專長:
倫理神學、生命倫理、人學、翻譯。
著作:
專書- 《分享、疏離、共善:論卡洛・沃提瓦 / 若望保祿二世的人學》。台北:光啟文化,2019。
- 〈迫害人類生命莫此為甚〉,《天主教周報》,2008 年 8 月 17 日(1 期),第 18 版。
- 〈生命優先紐約行〉,《天主教周報》,2009 年 2 月 15 日(25 期),第 14 版。
- 〈性暴力受苦者的母親節〉,《天主教周報》,2009 年 5 月 10 日(37 期),第 18 版。
- 〈性交易背後的真面目是暴力〉,《天主教周報》,2009 年 7 月 26 日(48 期),第 18 版。
- 〈一場思想革命:從「兩性」到「性別」〉,《校園》53 卷 6 期(2011 年 11 月 1 日)。
- 〈一份愛的禮物:生命〉,《天主教周報》,2017 年 1 月 1 日(422 期),第 7 版。
- 〈目前和未來家庭所面臨的挑戰與牧靈關懷〉,《天主教周報》,2016 年 9 月 11 日(406 期),第 11 版。
- 〈天主教會如何看待人工生殖〉,《天主教周報》。2018 年 4 月 29 日(487 期),第 13 版。
- 〈論身體與性別〉,《神學論集》206 期(2020)。565-589 頁。
- 〈「基因增強科技」的道德評論:由天主教會的角度觀之〉,《天主教思想與文化》第 10 輯(2021)。151-174 頁。
- 〈珍愛小胚胎〉,《天主教周報》。2021 年 8 月 29 日(655 期),第 6-7 版。
- 〈小胚胎的存亡攸關人類發展:論墮胎與人工受孕〉,《天主教思想與文化》第 11 輯(2022)。195-222 頁。
- 〈你的身體呢?由《身體神學》的聖經與倫理特性分析之〉,《神學論集》212 期(2022)。241-270 頁。
- 〈尊重並維護弱小生命:母胎內的胎兒〉,《天主教周報》。2022 年 6 月 12 日(694 期),第 12-13 版。
- 〈天主教會對安樂死的定義〉,《天主教周報》。2022 年 7 月 10 日(698 期),第 7 版。
- 〈聖經中婚姻的類比意義:論婚姻的不可拆散性及其牧靈方針〉,《神學論集》213 期(2022)。382-407 頁。
- 〈主伴君懷〉,耶穌會青年使徒工作小組編,《無畏的航海者:聖方濟・沙勿略》。台北:光啟文化,2003。
- 〈地球脊背上的愛斯基摩人〉。《人籟雜誌》(2005 年 11 月)。
- (與狄明德合譯)《內心平安之道》。台北:光啟文化,2006。
- (與狄明德合譯)《用希望塗鴉的人》。台北:日東昇,2007。
- 〈在貧窮內合一:卡馬拉主教的禱詞〉。《人籟雜誌》(2008 年 6 月)。
- 〈世界各國的聖體奇蹟〉。Real Presence Eucharistic Education and Adoration Association,2008 年 12 月上載。2020 年 3 月 19 日取自 http://www.therealpresence.org/eucharist /mir/chinese_mir.htm。
- 雷鳴遠神父傳[光碟資料]。比利時輔助傳教會與德來修女會,2009 年 10 月。
- (編譯)《維護生命電子報》、《維護家庭電子報》。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2007 年 7 月至 2013 年 6 月。
- 《全球經濟中的正義:建立永續包容的團體》(Justice in the Global Economy: Building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Communities)。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室自印,2016 年 5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