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寒松神父
學歷:
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神學博士
羅馬宗座聖經學院聖經學碩士

簡介:
耶穌會神父
曾任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研究所所長
現為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專任教授、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國痲瘋服務協會創立人,二屆理事長、 財務長
曾任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委員、新莊迴龍「樂生療養院」聖堂副本堂神父、中華民國生態關懷者(Taiwan Christian Ecological Center)協會理事
第十四屆醫療奉獻獎報導新聞專訪

專長:
信理神學:天主論、神學中的人學、基督論、聖職論、聖神論、末世論。
場合神學:生態神學、全球化、生活品質、宗教交談。
牧靈工作:新莊迴龍聖威廉天主堂牧靈、痲瘋病人牧靈。

谷寒松神父

著作:

專書
  • 《台灣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自行出版,1983。
  • (主編)《英漢信理神學詞彙》。台北:光啟,1986。
  • 與趙松喬合著。《天主論上帝觀》。台北:光啟,1992。
  • 《台灣生界與生活品質》。自行出版,1994。
  • 與廖湧祥合著。《基督信仰中的生態神學》。台北:光啟,1994。
  • 《神學中的人學》。台北:光啟,1996。
  • 《谷寒松神學論文選集》。台北:光啟文化,2007。
期刊論文
  • 〈「救恩」神學的若干系統反省〉,《神學論集》24 期(1975)。
  • 〈聖三的奧跡與人生〉,《神學論集》25 期(1975)。
  • 〈論信理神學的理論和實踐〉,《神學論集》26 期(1975)。
  • 〈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神學論集》28 期(1976)。
  • 〈無神論與基督徒〉,《神學論集》30 期(1976)。
  • 〈從系統神學反省傳揚福音與中國社會的關係〉,《神學論集》32 期(1977)。
  • 〈耶穌的絕對要求〉,《神學論集》36 期(1978)。
  • 〈教會歷史中的基督論〉,《神學論集》36 期(1978)。
  • 〈1979年斯里藍卡兩次神學會議的報告:亞洲神學家會議〉,《神學論集》40 期(1979)。
  • 〈中國神學探討會〉,《神學論集》40 期(1979)。
  • 〈基督徒的祈禱〉,《神學論集》44 期(1980)。
  • 〈婚姻的聖事性〉,《神學論集》52 期(1982)。
  • 〈利瑪竇的傳教特質〉,《神學論集》56 期(1983)。203-218 頁。
  • 〈臺灣地方教會使命的再反省〉,《神學論集》57 期(1983)。465-488 頁。
  • 〈憶賴雷(Karl Rahner)〉,《神學論集》63 期(1985)。139-142 頁。
  • 〈《拉內基督論中的聖言――象徵》一書簡介〉谷寒松著,神學論集 65 期(1985)。471-477 頁。
  • 〈禮儀:在現代世界中的救恩記號〉,《神學論集》68 、69 期(1986)。175-191 頁。
  • 〈《別無他名?基督徒對世界宗教的態度》評介〉,《神學論集》71 期(1987)。139-148 頁。
  • 〈耶穌基督:基督徒倫理道德的基礎〉,《神學論集》72 期(1987)。249-259 頁。
  • 〈你們說我是誰?拉丁美洲神學中的耶穌評介〉,《神學論集》73 期(1987)。483-485 頁。
  • 〈評《突破:大宗教發明家的重要領悟》〉,《神學論集》74 期(1987)。591-594 頁。
  • 〈評《基督教神學邁向新紀元》〉,《神學論集》74 期(1987)。595-599 頁。
  • 〈評《天主的選民》一本對人類懷寬廣視野的書〉,《神學論集》74 期(1987)。
  • 〈評《明日的教會》及《第三世界的婦女》〉,《神學論集》75 期(1988)。143-149 頁。
  • 〈評《因我的名聚在一起:基督宗教與團體》〉,《神學論集》76 期(1988)。281-283 頁。
  • 〈評《在分裂的世界中做神學工作第一及第三世界的神學交談》〉,《神學論集》77 期(1988)。445-449 頁。
  • 〈小型教會團體如何做神學反省〉,《神學論集》80 期(1989)。199-212 頁。
  • 〈大自然與我〉,《神學論集》86 期(1990)。541-544 頁。
  • 〈《公教要理》卷四:基督徒的祈禱〉,《神學論集》100 期(1994)。305-318 頁。
  • 〈柯爾丁之《若望福音的深奧結構》〉,《神學論集》103 期(1995)。145-146 頁。
  • 〈生態神學要素〉,《神學論集》104 期(1995)。 231-278 頁。
  • 〈神學辭典簡介〉,《神學論集》108 期(1996)。178 頁。
  • 〈臺灣義務使徒經驗分析〉,《神學論集》109 期(1996)。387-390 頁。
  • 〈寄望香港回歸促進兩岸三地的共融:從天主教社會思想說起〉,《神學論集》109 期(1996)。507-519 頁。
  • 〈耶穌基督與外來〉,《神學論集》115 期(1998)。37-53 頁。
  • 〈聖神年與教友生活〉,《神學論集》117 期(1998)。410-415 頁。
  • 〈與項退結教授的形上學對話從實體形上學到關係形上學〉("A Metaphysical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Dr. Thaddaeus Hang: from the Metaphysics of Substance to the Metaphysics of Relation"),《哲學與文化》376 期(2005)。23-48 頁。
  • 〈牧靈中的天主:我們的大父母〉,《神學論集》121 期(1999)。429-440 頁。
  • 〈與大地和好:天主教的生態倫理觀〉,《神學論集》124 期(2000)。427-455 頁。
  • 〈天主聖三與全球化的和好〉,《神學論集》127 期(2001)。77-94 頁。
  • 〈尊重生命 看顧大地〉,《神學論集》130 期(2001)。559-568 頁。
  • 〈面對台灣現況的生態靈修〉,《神學論集》142 期(2004)。582-599 頁。
  • 〈詮釋《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神學論集》149 、150 期(2006)。425-479 頁。
  • 〈從實體形上學到關係形上學與項退結教授的形上學對話〉,《神學論集》153 期(2007)。363-390 頁。
  • 〈外籍耶穌會士入華的心靈旅程〉,《神學論集》156 期(2008)。265-278 頁。
  • 〈天主聖言與生態的關係〉,《神學論集》158 期(2008)。558-571 頁。
外文專書
  • Die Funktion der Praxis in der Methode der systematischen Theologie: ein wissenschaftstheoretischer und spekulativer Versuch in Theologie. Rome: Pontificia Universitas Gregoriana Facultas Theologiae, 1977.
外文期刊論文
  • "China im Wandel: Das chinesische Denken im Umbruch seit dem 19. Jahrhundert," Fragen einer Neuen Weltkultur Band 1 (1985).
  • "China im Aufbruch Kultur und Religionen Chinas und das Christentum," Theologie Interkulturell Band 10 (2001).
  • "Chinesische Theologie im Werden: Ein Blick in die Werkstatt der Christlich-Chinesischen Theologie," Theologie interkulturell Band 22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