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選修

科目代號:A01
英文名稱:General Pastoral Theology
授課時間:乙年第一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目標:
牧靈神學的目的是要注意本地教會的現況,分析它的優點及潛力和它的問題及限制。通過梵二,我們知道怎麼樣是理想的教會的特性。這種教會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典型。我們為了朝著目標邁進,必須將教會的實際情況與我們想要達到的理想模式進行比較。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些具體的牧靈準則,能幫助我們改善堂區和其他教會機構的信仰生活與福傳方式。在現代台灣的形勢很不容易建立一個有活力及有吸引力的團體,能夠為耶穌作證與傳福音;但還是有一些較有效的,能結多些果實的方法。因此,我們也要看在台灣教會一些有效的牧靈和福傳方式。

課程內容:
牧靈神學的概念、定義與意涵。
耶穌實踐牧職的模式及基本牧靈的準則。
天主教牧靈神學的革新。
教會團體共融的服務。
整體教會的「服務員」(ministers):服務和領導的特點。
天主教與基督教牧靈方式的相較。
小團體的重要性為教會的更新及發展。
教會首先必須關注青年人:如何吸引他們到教會。
基督徒在社會中:怎麼服務。
有關當代全球性的問題:教會面對全球變暖和生態危機。

評分方式:
課堂參與討論及分享30%;期末口試70%

科目代號:A06
英文名稱:Church Administration
授課時間:乙年級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教會管理,是藉著教會的組織,指出方向與目標,運用及發揮組織的能力,並利用各種適當的方法,有效帶動團體往目標的方向行走。和一般管理不同的是,教會管理應尊重並推行福音精神,其目標是天國的成長,和特別為貧窮弱小者服務的見證。
本課程首先介紹管理的定義、教會管理歷史(初期教會、中古世代、梵二後),並以四個幅度分析有關管理的神學反省。之後,以堂區管理實務為例,介紹:

  1. 堂區定義的演變(梵二大公會議前/後)
  2. 堂區的神學與目標
  3. 堂區管理的方式(協助信仰、共融、往內/外服務的成長)
  4. 堂區能參加的領導制度(堂區牧靈行政小組及牧靈委員會的互動)
  5. 堂區財產的良好管理(堂區經濟委員會使命的挑戰)

最後,希望能幫助同學了解成功管理方法的一些重要因素:

  1. 目標/夢想的確定與排列;資源(人才、財產、名譽)的評估與帶動
  2. 組織與章程應足夠清楚,但也必須有彈性,並要避免太複雜的說明
  3. 所謂能參加的領導制度 (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4. 能達到共識與領導開會藝術的密切關係
  5. 高級之紀錄與檔案保管
  6. 足夠透明與公開的帳目
  7. 特別看重保養與後續…等。

科目代號:A12
英文名稱:Aboriginal Church Ministry
授課時間:甲年級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本課程將介紹台灣原住民世界、傳統信仰基本特色、台灣天主教原住民地方教會歷史,部分課程由丁神父主講,部分專題將邀請不同專家學者及有實際牧靈工作者分享經驗,主題如下:

  • 台灣原住民世界
  • 台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基本特色
  •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地方教會歷史
  • 部落及都會區原住民牧靈工作經驗
  • 部落及都會區社會服務及家庭關懷
  • 原住民對祖先的傳統觀念及喪葬禮儀的本地化
  • 原住民禮儀本位化的神學觀察
  • 教會對部落生活的關懷及教會工作在部落面臨的挑戰
  • 社會變遷對原住民家庭的影響
  • 原住民教會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
  • 最後作整體的神學反省及堂區牧靈指導

科目代號:A21
英文名稱:Psychology for Formation (A)
授課時間:每年第一學期
學分數:2(選修)

「牧者」,包含陪伴者和培育者,其生活乃是一種「藝術」,而針對這種藝術,僅有「技巧」將是不足的。我們需要有良好的基礎,培養「洞察」的能力,才能使我們深根建基,整合心理與靈性兩種向度。

第一學期聚焦於奠定良好的基礎,需要對人有一種健康的視野,可以整合多元的向度,包括:整體且複雜的人觀,意識和潛意識,情緒和理性,理想我與現實我,動機,以及人格中有關需求、價值和態度之間的動力。我們在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整合這些向度的困難有關。唯有透過整合,才能使我們有能力,在邁向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尋求自我的實現。

科目代號:A22
英文名稱:Psychology for Formation (B)
授課時間:每年第二學期
學分數:2學分(選修)

延續上學期的方向,第二學期的內容著重於整合的成長,會探討:如何促進自我的「一致性」和自我超越的發展與表達,須從、認同和內在化的過程,以及如何把這種成長應在個人或團體做分辨與做抉擇的過程。最後評估與反省:真正的自我實現、成熟的愛、獨立與面對孤獨的能力、創造力與彈性、成熟的宗教態度、整合的培育、使徒性的效能、與權威的關係等。

科目代號:A25
英文名稱:Family System and Self Knowledge
授課時間:甲年第一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以家庭系統觀,協助學生以家庭系統理論之概念認識自己的家庭系統,以及個人所受的影響。

  課程中是以Virginia Satir之家庭系統論為主軸,認識自我在家庭系統中的自我價值感、壓力因應的溝通姿態、家庭規則與內在冰山;並輔以Bowen家庭系統論的人際界線與分化概念,以及內在家庭系統論(Inner family system, 簡稱IFS)之部分與自我的概念。

  讓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對於在家庭系統所形塑的自我,能有多面向的瞭解與認識。

教學單元

  1. 課程簡介
  2. 心理治療典範轉移:從個人到家庭
  3. 自我價值感
  4. 家庭溝通與壓力因應
  5. 家庭雕塑
  6. 內在冰山(一)
  7. 內在冰山(二)
  8. 家庭規則
  9. 家庭圖
  10. 家庭是一個情緒單位
  11. 依附與分化
  12. 人際界線
  13. 內在家庭系統
  14. 自我整合

科目代號:A27
英文名稱:Family Resiliency and Spiritual Healing
授課時間:甲年第一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限30人)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了解家庭本身所具有的韌力影響著個人面對困境的能力,這份能力可以幫助全家走出困境,並且看到厄運背後隱藏的生命意義,個人與家庭的關係因而更為緊密與和諧。

探索家庭中的信念系統﹑溝通方式﹑組織模式,探討這些既定的家庭規則如何影響著個人的生命經驗,並且幫助個人在創傷後靈性的提升,並且儘速得到療癒。

透過課堂授課和研討,學習以尋找家庭韌力來陪伴堂區中陷入困境的家庭,並打開視野,以正向的觀點和家庭一同工作。

課程內容:

韌力的概念、韌力的多系統觀點;家庭韌力在社會脈絡中的多元趨向、家庭韌力評估;家庭韌力的研究成果與實務;從廢墟中再度昇起的轉化與運作;家庭系統運作;案例研究─實務指導與分析;成功家庭的社區圖像;家庭韌力與死亡議題;面對家庭中身體與心裡疾病的挑戰;處理家庭的多重壓力、低收入、邊緣青少年等問題;關注家庭與社區在重大災害或創傷事件後的處置與重建;助人者自身韌力的提升分享。

教學方法

  1. 短片賞析,課堂講授,討論及分享,上台報告個人分析和見解。
  2. 學生必須與教師保持密切的互動,每堂課都有討論及分享的時間,而討論與分享是每位學生的權利及義務。
  3. 期末以小組展演的方式呈現出本學期所學內容。

評量方式:課堂參與討論及分享40%;反省筆記作業30%;期末展演成果30%

教科書目:芙瑪‧華許著 (Froma Walsh),江麗美等譯。《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台北市:心靈工坊,2008。

參考書目:芙瑪.華許編著 (Froma Walsh),劉淑瓊譯。《家族治療的靈性療癒:永不枯竭的泉源(上、下)》 (Spiritual Resources in Family Therapy , Second Edition)。台北市:張老師文化,2011。

科目代號:A29
英文名稱:Art Therapy and Spirituality
授課時間:甲年第一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修課條件:至少修過一門與心理相關的課程。
     限12-14人(以二、三年級為優先)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的目標是希望藉著藝術治療中的創作,協助學生認識心理學持續不斷擴展的新典範超個人心理學,亦卽靈性的範疇。本課程兼顧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 藉著閱讀相關資料文獻和實作,協助學生從藝術的創作與表達中,在心理、靈性和社會等跨領域中探索,期盼能更加認識自我,進而更整合自我,人活得有意義,即是天主的光榮。

評分方式:

學生創作,學生省思、讀書報告及其它。

科目代號:A36
英文名稱:Pastoral Catechetics
授課時間:不定期
學 分 數:2學分(選修)

課程目標:
本學科配合司鐸牧職、教理培育者與統籌組織的合作之需,依據天主教的教理傳承和教會訓示,探討如何在堂區實踐、策劃和發展教理講授的工作。

課程內容:

  1. 在牧民職務與福傳工作中,「教理講授」的定義
  2. 教理講授的歷史與傳承:
  3. 早期教會宣講、依玻理的成人慕道進程、奧思定的信仰培育法、濟利祿的禮儀教理講授、中世紀的教理模式、多瑪斯的教理講道、民間教理、宗教改革的教理與《羅馬教理書》、《要理問答》的源起、教理運動與「宣信教理」的發展。
  4. 教理講授的訓示與牧民 。
  5. 從梵二至今的教理講授文件作實務的探討,關注兒童主日學,青年培育,成人慕道,組織信仰小團體及各項教友培育,有關課程編寫、內容範圍、教理課本、教學方法、培育對象、統籌工作等。
  6. 教理講授職務方面的困難與爭議。

科目代號:A37
英文名稱:Bowen Family System Theory and Practice
授課時間:乙年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說明
包文(Murray Bowen, 1913-1990)是美國主流家庭治療運動的創始人之一,透過觀察自然系統與人類行為的運作,發展出結構完整的家庭系統理論,提供一種思考個人與團體情緒歷程的方式,幫助我們瞭解人類行為模式。這套有關人類行為的理論,不僅適用於家庭成員的互動,也適用於家庭以外之人際關係緊密的團體,例如修會或基督徒信仰團體的互動,甚至在靈性生活中與天主的互動,引導我們以更寬廣的系統思維去觀察關係互動的現象與不同問題,打破個人因果關係的想法,提升靈性生活、人際互動和牧靈服事的品質。

課程目標:

  1. 正確瞭解包文系統理論和其相關的擴充思維。
  2. 回顧原生家庭與成長歷程,瞭解自己在家庭情緒歷程所受的影響與人際互動模式。
  3. 提升自我分化,並實踐在與自己、與他人和與天主的互動中。

課程內容:

  1. 介紹包文理論中的八大概念:自我分化、核心家庭情緒系統、三角關係、情緒切割、家庭投射歷程、多世代傳遞歷程、手足位置、社會情緒歷程。
  2. 學習繪製家庭圖,運用包文系統理論進行個人原生家庭和生命歷程探索,提升自我分化。
  3. 導入靈性資源,應用到靈修生活、團體生活與牧靈服事中。

授課方式:
教師講授、個人生命探索、小組分享、影片欣賞、課堂報告。

評量:

  1. 課堂投入(50%)
  2. 回顧個人家庭的報告(約6000字,佔總分50%)     
  3. 在課程期間至少與老師會談一次,可視需要自行與老師另約時間。

參考書:

  1. Gilbert, Roberta著,江文賢等譯,《Bowen 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台北:秀威,2013。
  2. Gilbert, Roberta著,江文賢等譯,《人生與領導的基石概念》。台北:台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2015。

科目代號:A39
英文名稱: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Pastoral Care
授課時間:乙年第二學期
學分數:2學分(選修)
修課條件:高年級正式生優先(限30人)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了解正向心理如何促使個人體驗天主創造之美好,並學習如何運用個人的韌性、自我效能、寬恕、感恩、樂觀、等正向心理來達成更好的牧靈工作的目的。
  2. 透過課堂授課和研討,提供正向心理牧靈活動讓學生有練習的機會。
  3. 探討牧靈工作所面對的挑戰,和介紹正向心理給予個人可能的資源。

實施方法:

  1. 短片賞析,課堂講授,討論及分享,上台報告個人分析和見解。
  2. 學生必須與教師保持密切的互動,每堂課都有討論及分享的時間,而討論與分享是每位學生的權利及義務。

評量方式:

課堂參與討論及分享  20%;期中考25%;期末口頭報告30%;期末書面報告25%

教科書目:Alan Carr著,鄭曉楓、余芊瑢、朱慧瓊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新北市:楊智文化,2014。

參考書目:

  1. 塔爾.班夏哈著 (Tal Ben-Shahar),譚家瑜譯。《更快樂:哈佛 最受歡迎的一堂課》(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台北市:天下雜誌,2012。
  2. 張傳琳等合著。張傳琳編著。《正向心理學》。台北市:洪葉文化,2013。
  3. 芙若瑪.華許編著 (Froma Walsh),劉淑瓊譯。《家族治療的靈性療癒:永不枯竭的泉源(上、下)》 (Spiritual Resources in Family Therapy,Second Edition)。台北市:張老師文化,2011。
  4. 李新民著。《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設計》。高雄市:麗文文化,2010。
  5. 波林.費雌傑羅著(Miriam Boleyn-Fitzgerald),洪蘭譯。《心智拼圖》Pictures of the Mind。台北市:遠流,2010。
  6. Richard J. Davidson & Sharon Begley 著,洪蘭譯。《情緒大腦的秘密檔案》(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台北市:遠流,2013。
  7. C. Peterson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Sonja Lyubomirsky (2007), The How of Happiness – A New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Life You Want, London, Penguin Books.
  9. Diana Whitney & Amanda Trosten-Bloom (2003), The Power of Appreciative Inquiry,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Inc.

科目代號:A52
英文名稱:Telling the Gospel in Wisdom Language
授課時間:甲年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目標:

  1. 幫助學生以新的視野,看待自身的脈絡與環境,以貼近鄰人具體且實際的生活。
  2. 學習以智慧與愛兼具的語言,向周遭的人分享信仰與福音精神。
  3. 透過課堂授課和研討,探索天主與耶穌在當代本土的可能形象。

課程內容:

  1. 關於智慧的語言-課程規劃與架構,作業說明
  2. 多多說故事-以說故事代替道理與命令
  3. 脈絡與材料-敘述神學的方法論(一)
  4. 方法論-敘述神學的方法論(二)
  5. 在新世界中傳福音-脈絡:向所有民族宣傳福音的使命
  6. 福音在亞洲-脈絡:對本地多樣和複雜的現實有一敏銳的意識是必要的
  7. 移位-移位:改變時間與空間,讓耶穌降生於此時此地
  8. 耶穌智慧導師-移位:在耶穌諸多不同形象中,智慧的導師尤為亞洲人所喜愛
  9. 亞洲基督徒的面貌-移位:發展基督徒的本土性格
  10. 善用經典-互相詮釋:聖經與本地經典間的互相詮釋
  11. 用對方的語言-互相詮釋:用最簡單的語法結構,具體有形地把基督的福音傳出去
  12. 智慧與愛-互相詮釋:在智慧民族中說愛
  13. 想像力-想像力:使信仰得以擺脫傳統思考,延伸到當代脈絡
  14. 天主的形象-想像力:天主展現給世人的各種不同形象
  15. 關心這個社會-生命的參與:以生命參與,關注脈絡與對象
  16. 福音新語言-生命的參與:分享福音的喜樂與美好
  17. 耶穌的生命智慧-耶穌的比喻以新的價值觀顛覆世俗的價值觀
  18. 期末綜合  

進行方式:

  1. 個人讀書報告。
  2. 每堂課藉由討論及分享,加深並擴大學習。
  3. 尋找一個對象群組,再選定一個與此群組相關的主題,設計一個用智慧的語言說的福音故事,並在課堂中分享。

評量方式:課堂參與討論及分享 30%;讀書報告30%;教案設計作業30%;期末書面報告10%

參考書目:

  1. 在新世界中傳福音
  2. 教會在亞洲
  3. Evangelii Gaudium
  4. Song, Choan-Seng. The Compassionate God: An Exercise in the Theology of Transposition. London: SCM Press, 1982.
  5. 遠藤周作著,林水福譯。《深河》。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88。
  6. Tracy, David.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New York: Crossroad, 1989.
  7. Koyama, Kosuke. Waterbuffalo Theology. London: SCM Press, 1974.
  8. Phan, Peter C., Christianity with an Asian Face: Asian American Theology in the Making. New York: Orbis Books, 2003.
  9. Pieris, Aloysius. Love Meets Wisdom: A Christian Experience of Buddhism.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88.
  10. 李家同。《陌生人》,瘂弦序。臺北市:聯經,1998。
  11. 房志榮。《三字經與聖經卅二講》。台北市:天主教之聲雜誌社,2005。
  12. 張春申。《耶穌智慧導師:智慧基督論初探》。臺北市:光啟文化,2003。
  13. 穆宏志 (Jesus M. Muñoz)。《耶穌的生命智慧》。台北市:啟示,2005。

科目代號:A54
英文名稱:Youth Pastoral Ministry and Youth Evangelization
授課時間:乙年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 分 數:2(選修)

課程目標:

一、培育教會青年牧靈與福傳工作者,使其致力於:

  1. 為青年創造機會與空間,使其得以有整體的發展,並賦權青年;
  2. 鼓勵青年與其他不同文化的年輕人接觸;
  3. 帶領青年活出天主的恩寵,充份發揮自身的熱情與才華;

二、培育青年工作者善用聖事,讀經、活動與各項資源等,來激勵彼此並啟發青年活出信仰,並分享福音的喜樂。

三、建立青年工作的資源網絡。

課程內容:

  1. 青年現況與現象
  2. 青年心理
  3. 關於青年之教會訓導
  4. 青年工作者之資源
  5. 青年工作者之態度與應有之準備
  6. 本地教會青年工作者之經驗分享
  7. 青年工作之實務操作

評分方式:課堂參與討論及分享30%;讀書報告30%;觀摩報告40%

參考書目:

  1. 世界青年日文告Christoph Schoenborn著 ; 陳芝音翻譯。《YOUCAT : 天主教青年教理 》。臺北市 : 光啟文化, 2013。
  2. 福音的喜樂
  3. 愛的喜樂
  4. 生活的基督  
  5. 6 Qualifications of a Great Youth Pastor
  6. Youth Pastoral Ministry and Youth Evangelisation

科目代號:A70
英文名稱:Natural Science and Theology
授課時間:甲年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 分 數:2(選修)

課程目標:

In the introduction to his book Method in Theology, Bernard Lonergan describes the task of theology: “A theology mediates between a cultural matrix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religion in that matrix.” (Method, xi) [神學是文化脈絡與在這脈絡內宗教的意義和角色之中介。 (神學方法 xi)] Natural science, and its associat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fluences every aspect of contemporary world culture. Bernard Lonergan goes on to describe theological method in terms of eight functional specialties (Method 125-151). Using the functional specialties as a basis, this course will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science and Christian theology.

評分方式:

期中考30%;口頭報告20%;書面報告30%;討論、其他(上課、參與討論等) 20%(暫訂)

參考書目:

  1. Ian G. Barbour. When Science Meets Religion: Enemies, Strangers or Partner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0.
    伊安・巴伯著,章明儀譯。《當科學遇到宗教》。台北:商周出版,2001年10月10日。
  2. Frank Budenholzer. “Ecological Conversion in the light of Lonergan’s threefold understanding of conversion -- intellectual, moral and religious”, Universitas: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Vol. 45, No. 1, pp. 115 ~ 118
    《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五卷第一期 (20138.1) 。第115 ~ 118頁。
  3. Frank E. Budenholzer, “Religion and Science in a Non-Western Cultural Sett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ripod, Vol. XX – No. 120 (November-December 2000) 12-26 [abridged version of the article that appeared in Mission Studies 1999].
    柏殿宏,『宗教與科學:中國經驗』,柯雅琪譯,鼎 第12卷 總第118期6 ~ 23(2000年8月)。
  4. John F. Haught. Science and Faith: A New Introduction. New York: Paulist Press, 2012.
    約翰・霍特 (John F. Haught) 著,陳文祥譯。《科學與信仰新論》。新北市:輔大書房,2015年。
  5. Lonergan, Bernard J. F. “Method in Theology”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72), Robert J. Doran and John D. Dadosky, editors. Vol. 14: Collected Works of Bernard Lonerga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7.
  6. Pope Francis教宗方濟各, Encyclical Letter通諭
    Laudato Si’: On Care for our Common Home
    願祢受讚頌:論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
    English 英文
    http://w2.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en/encyclicals/documents/papa-francesco_20150524_enciclica-laudato-si.htm
    (accessed 2018.12.23)

    Chinese simplified 中文 簡體
    http://w2.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zh_cn/encyclicals/documents/papa-francesco_20150524_enciclica-laudato-si.html (accessed 2018.12.29)

    Chinese traditional中文 繁體字
    http://w2.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zh_tw/encyclicals/documents/papa-francesco_20150524_enciclica-laudato-si.html (accessed 2018.12.29)

課程內容:(參考)

  1. 四個宗教與科學的相關模型:衝突、獨立、對話及整合
  2. 當今科學
  3. 當代科學哲學
  4. 實驗科學在中國的發展
  5. 神學是什麼?郎尼根的功能性專務
  6. 辯證與奠基專務 -- 科學主義與悟性皈依
  7. 信理與系統專務 -- 必須考慮的科學有關的問題
  8. 創造與演化論
  9. 人類位格與腦部科學
  10. 人工智慧 (AI) 與基督宗教
  11. 科學、宗教與倫理
  12. 訪問理工、醫學院研究室

科目代號:A95
英文名稱:Apostolic Use of the Media
授課時間:基本上每年暑假開課,以公告為準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宗旨:

  1. 對大眾傳播媒體及多媒體傳播具備最基本的知識。
  2. 瞭解影音傳播媒體如何與觀眾互動,
  3. 電影、數位化影音檔案的形式架構與技術美學功能。
  4. 影視作品、數位影音檔案實作。
  5. 影音檔「說故事」,在全人、生命教育、牧靈工作中的運用。

課程說明:

數位化、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運用Line,WeChat,臉書,Instagram,推特等社群網站、或互聯網,與人連接、進行對話、交談。在建立人際關係與社群往來方面,傳播體是不可或缺工具。人們是以精緻的文字留言,或以微電影、紀錄、有劇情的影音檔案方式說故事,使用傳媒,幾乎是人人必備的基本的能力。本課程以UbD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與教學翻轉概念為設計主軸,除了知識方面的介紹,還搭配了在課室內、外的創意創作激盪,及說故事、影音劇本寫作,小組動手製作的生活實境作業。學生會獲得的主要知識有:傳播、媒體、影視媒介與訊息等傳播理論基本概念,及訊息處理實務。傳播與媒體理論,主要為傳播模式;而傳播模式,主要為訊息端與傳播載具(或科技應用)端的瞭解。創作、創意作業的部分,則是讓學生結合專業媒體設備,與一般應用(EX:智慧型手持式裝置)、學習訊息處理,創作出數位影像製作之影片,或多媒體素材做為學習成果展現,以實做經驗,學習、瞭解、體驗數位化影音環境中,牧靈的需求,並展望未來,以便將來在牧靈工作上多加運用。

科目代號:F29
英文名稱:Leadership-Formation Program on Small Communities of Faith
授課時間:乙年第二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目標:為華人教會培育小團體領袖,推動信仰小團體的發展。

課程內容:
一、工作坊:
應用Virginia Satir的「內在冰山」與Bernard Lonergan之「自我超越」理論,以個案分析的方式,認知行為背後的自我狀況—「真我」或「假我」。既清楚自我狀況,便能調節自我認知,獲致內在自由,並在此一基礎上自由抉擇個人行為,捨棄假我,活出真我。獲致內在自由,活出真我,是小團體領袖的基本素質。唯有能活出真我,才能不斷超越自己,領導信仰團體,幫助他人超越自己,找尋天主。

二、常規課:本課程理論與實習並重。
理論部份包括教會學脈絡中的小團體神學、普世教會小團體現況、兩岸三地教會小團體現況、團體的五項要素、領袖的品質、小團體與福傳。

實習部份包括學習如何帶領小團體以基督為中心,作生活分享,聖言分享、靈修分享,實踐團體共融、福傳使命,以及如何在堂區/職場/社區建立及發展信仰小團體。

科目代號:RG6
英文名稱:Theology of Christian Community
授課時間:寒假開課;以公告為準,基本上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修課條件:以三年級為優先(限18人)

基督徒團體神學──走在厄瑪烏的路上
在成為基督徒的路上,我們無法謝絕同伴獨自前行。我們需要一票朋友,一個在其中,不用害怕犯錯,不用害怕示弱,不用害怕被排斥和被比較的團體相伴。這個團體雖然有人性上所有的弱點,但是,因為大家相信主才是老大,所以能夠放下爭執,放下恐懼和操控,放下分別與較勁,在收縮和膨脹中,在摩擦和回轉中,學習放下自我。在相互欣賞包容,信任及合作中,彼此扶持提携,實現天主在創始之初對我們的夢想。
讓我們一起敞開心扉分享、交流和傾聽。以基督的眼光和心情,欣賞每個人同又不同的經驗和想法。在心碰心的交流中,一起體現一個基督徒團體的誕生,同時擴展自己在堂區及牧靈工作上,營造團體的信心與能力。
進行方式:

  • 以溝通神學的架構,在小團體中,互為主體,相互交流學習。
  • 以主題為中心,在個人與團體的平衡關係中,作神學反省。
  • 在彼此激盪、激勵的關係中,共同發現在團體中作基督徒的意義和價值。
  • 以探討、反省、澄清、實踐還原基督徒團體本質面貌的過程。
自備:聖經。

科目代號:RG7
英文名稱:The Art of Human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ion
授課時間:甲年第一學期;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了解人際關係的重要溝通概念、架構和理論,學生能夠學習到更有效的溝通方式,好能處理自己與他人的各種關係。
  2. 藉著科學性的實證研究和透過課堂上與其他同學的練習,學生能夠於下課後確實把上課所學得的知識帶進自己的生活中。
  3. 幫助學生覺察自己的溝通模式,認識自己溝通習慣的來源,並且了解個人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隔閡,藉著理解他人的差異,進而達成與他人和諧的連結。

課程內容:
人際溝通的方向,心靈、大腦、與經驗;社會知覺的形成與使用,依附行為,練習主題: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技能;有效對話,        愛的語言;         有效傾聽;關係中的溝通:基本概念,記憶,練習主題:使別人喜歡你的方法;語言溝通,情緒;透過非語言行為溝通,表徵:處理模式與事實建構;練習主題:如何讓別人的想法和你一樣;不同文化間的溝通,心靈狀態:一致性、主觀經驗和複雜系統;同理與支持他人,自我調節;處理個人的資訊:揭露和隱私,人際連接;人際影響的倫理規範,整合,練習主題:成為一個領導者(如何不用攻擊和引起憤怒的方法去改變一個人);衝突管理;親密關係溝通;職場溝通

教學方法

  1. 短片賞析,課堂講授,討論及分享,上台報告個人分析和見解。
  2. 學生必須與教師保持密切的互動,每堂課都有討論及分享的時  間,而討論與分享是每位學生的權利及義務。
  3. 寫週記。學生每週記錄一次自己在生活中與他人互動時發生的特殊事件,上課時帶來討論。

評量方式:課堂出席率、參與討論及分享20%;週記作業20%;期中報告30%;期末報告30%

教科書目:

  1. Kathleen S. Verderber, Rudolph F. Verderber, Cynthia Berryman-Fink著,藍三印、黃鈴媚、葉蓉慧等譯。《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cepts, skills, and contexts)。新北市: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參考書目

  1. 戴爾.卡內基著(Dale Carnegie),詹麗茹譯,黑幼龍主編。《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台北市:龍齡有限公司,2015。
  2. Daniel J. Siegel著,王豐彬譯。《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秘》(How Relationship and the Brain Interact to Shape Who We Are)。台北市: 洪葉文化,2007。
  3. 羅伯.格林里夫著,胡愈寧、周慧貞譯。《僕人領導學》(The Servant Leadership: A Journey into the Nam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台北市:啟示出版。2004。
  4. 千葉英介著,許昆輝譯。《看見真正的自己:運用NLP實現精彩的人生》。台北縣新店市:世茂,2010。
  5. 馬歇爾.盧森堡著(Marshall B. Rosenberg),阮胤華譯。《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A Language of Life: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台北縣新店市:世茂,2010
  6. Matthew McKay、Martha Davis、Patrick Fanning (1995), Messages: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Book.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Inc..

科目代號:RG9
英文名稱:Encounter with Christ in the Family: Communicating Faith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授課時間:寒假開課;以公告為準,基本上隔年開課
學分數:2學分(選修)
修課條件:以三年級及有牧靈實務經驗為優先(限18人)

課程目標:

  1. 透過課程的參與,經驗一種以陪伴、分享和同理的親子互動文化;同時學習如何在家庭中,以平衡的,互為主體的覺知,讓分享信仰與實踐成為自然發生的一件事。
  2. 探討一個以基督徒團體的模式,參與、陪伴孩童準備初領聖體的歷程。

課程內容:

  1. 共同反省,如何在家庭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中,依然能使家庭成為與基督相遇的天堂。
  2. 如何以「用心的眼光看天主」這本書作為工具,加深與天主及與家人的親密關係。
  3. 如何使用本書進行的方式,在堂區開創一個以家庭為主軸的信仰溝通模式;在團體(家庭團體、堂區團體)的參與中,與孩子一同經歷與主相融(初領聖體)的過程。
  4. 如何使用本書成為天主教家庭生命教育的內容。

進行方式:以主題為中心,在團體中以彼此豐富的方式,共同作神學反省。

課程要求:請在課前先把「用心的眼光看天主」(正體字已由台灣主教團出版;簡體字由上海光啟出版)通讀一遍,並記錄下閱讀中的發現。

科目代號:S61
英文名稱:Sacred Art, Liturgical Space and Inculturation
授課時間:以公告為準
學分數:2學分(選修)

課程目標:

  1. 認識聖藝(教會三大傳統之一),以加深靈修,並藉以福傳。
  2. 瞭解東西方教會之聖藝傳統(包括地下墓窟、聖像畫、馬賽克鑲嵌畫、濕壁畫、手抄本、雕刻、祭衣、禮器等),如何表達並傳遞信仰。
  3. 瞭解「禮儀空間」在神學、禮儀、文化上的意義與關係。
  4. 瞭解基督宗教禮儀空間的沿革及梵二後的新面貌。
  5. 探索相關本地化問題。

課程內容:

  1. 禮儀空間導論及歷史沿革
  2. 梵二的禮儀空間
  3. 聖洗空間的沿革及神學
  4. 聖地的禮儀空間巡禮
  5. 聖藝的緣起、發展和運用
  6. 認識聖像畫
  7. 墓碑藝術
  8. 聖藝和禮儀空間的本地化。

進行方式:講述、合作研究、參訪

課程要求:

  1. 按進度,閱讀相關參考資料。
  2. 準時上課,積極參與討論及分享。
  3. 自由參與配合課程進行的聖堂參訪。
  4. 報告並繳交研究報告一份。

參考書目:

  1. 趙一舟,《我們的聖堂》,台北:見證/聞道,2008。
  2. 羅國輝編,《東西方教會入門禮圖片及歷代洗禮池式樣含意》,二版,香港:教區禮義委員會,1998。
  3. 羅國輝,《在地若天——五至十三世紀羅馬聖堂彩石鑲嵌畫釋義》,香港:教區禮義委員會,1999。
  4. 顧衛民,《基督宗教藝術在華發展史:唐元明清時期》,香港:道風山,2003。
  5. Solrunn Nes 著/繪,盧玫君譯,《神秘的聖像畫》,台北:光啟,2011。
  6. 錢玲珠諸多文章,散見於《神思》、《天主教周報》及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網站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