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榮格心理學看天主聖三 「隱而未顯」幅度
600-617 頁

  天主聖三道理的來源與歷史,在神學院的課程中是非常引人入勝,同時也是相當艱難的。但無論如何,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與父、子、聖神的共融;即使經驗上並非如此明晰。不過教會還是繼續宣講天主聖三的親臨與通傳,不只是根據耶穌自己的啟示,且也包含新約聖經,尤其保祿多封書信的致候辭。後者假定當時信徒相當熟悉自己信仰生活與聖三的關係;加深這份關係,即是基督徒靈修的特徵。所謂「天主聖三靈修」是也。
  然而,一般而論,宗徒時代的經驗,在近代天主教靈修中並不怎樣顯著,大概由於聖三道理受到過去教理講解的消極影響,往往視之為只在天上懂,人間那有幾回悟。至於天主聖三靈修也僅是妙不可言的話題。是的,當代天主教由於讀經運動興起,不能不正視原始教會的信仰經驗,於是天主聖三靈修逐漸又成了探討的課題。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它在中國神學的探討領域中尚極稀少,因此盧德小姐在輔大神學院的博士論文更加值得我們歡迎。它的特點是將天主聖三靈修,應用榮格心理學的結構呈現出來,於是信徒與聖三的共融,流露在心理層面之上。這在神學理論上是非常可取之道。因為靈修應該具有心理層面。恩寵與自由,靈修與心理,誠是天主與人心結合奧祕的各個貫通層面而已。然而神學工作過去較少專注心理現象,盧德的論文卻在這方面用力,誠是難能可貴的嘗試。(引自張春申神父給《榮格宗教心理學與聖三靈修》一書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