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專題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禮儀文獻
禮儀書籍
教會文獻

 

 

一封給教區的信
蘇格蘭阿柏丁教區主教 修˙吉爾柏特

親愛的主內兄弟姊妹:

  我們住在一個吵雜的世界裡。我們的小鎮及城市到處都充滿噪音。噪音散佈在天空及街道上、在我們家中,甚至在我們的聖堂裡。尤有甚著,噪音也充斥是在我們的腦海及心靈中。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曾經寫到:「目前的世界和整個生物界呈現生病的狀態,如果我是醫生,而被要求提供建議時,我理當回應:『創造靜默,把人們帶到充滿靜默氛圍的世界裡去!』在當下如此吵雜的環境裡,我們聽不見天主的聖言。即使大力宣揚倡導天主的聖言,但在噪音充斥的環境下,得以被聽見的話語,也不再是天主的聖言了。所以,我們要創造靜默的氛圍!」

  「創造靜默的氛圍」,有一個挑戰。不可否認,談話確實是健康的而且是一件好事。當然也有其他各種不好的沉默,然而齊克果也意識到一些重要的議題。

  有一個相當簡單卻亟具關鍵性的事實,就是:缺少靜默,既無法與天主建立真正的關係,也無法與天主真正的相遇。靜默是為了遇見天主而預備的;靜默本身,也是得以遇見天主的結果。

  此外,早期有一位基督徒說過:「對於這些體驗過基督的人而言,靜默比別的東西都來得珍貴些。」因為要聽見天主的第一句話,得先藉由靜默打開我們的心。唯有在那一刻,我們所說的話才稱得上是言之有物,也就是天主的回音,而不是更多垃圾傾倒在垃圾堆裡的聲音。

  「如此沈靜地,天主賦予了我們一份奇妙的禮物。」聖誕歌曲也是這樣歌頌著。我們都知道介於將臨期和寧靜之間、以及聖誕節和寧靜之間,存在著一個連結。我們的馬槽寧靜地放置著。誰能想像聖母瑪利亞是一位吵鬧的人呢?在福音裡,大聖若瑟沒有說過一個字,只是遵循著天使捎給他的訊息。當洗者聖若翰嗣後說出有關火的敘述,也是在他待在沙漠中靜默了好幾年之後。就此而言,把靜默融入我們(蘇格蘭)北方漫長的黑夜裡,這份靜默也伴隨著皚皚白雪一起到來。這不也是要求我們得平靜下來嗎?

  聖經舊約智慧篇描述了以色列出埃及記那一晚,夜裡充滿了靜默。靜默也被使用於耶穌出生當晚的儀式:「當深刻的靜默覆蓋了萬物,夜間是整個過程的中段,天主啊!讓?那強而有力、深具權威的文字,從天堂的御座騰躍升起。」(智慧篇18:14-15)。

  「聖善夜,平安夜!」我們是這樣唱著。外頭沉靜的聖誕夜,邀請靜默進駐我們的內心,使天主的聖言也躍入我們的心靈,如同一位智者所言:「如果深沈的靜默能夠保留在我們心中,那麼天主強而有力的聖言,將悄悄地從天父的御座滲入我們的內心。」

  天主的聖言來自天主的靜默。天主成為了一個嬰兒,「嬰兒」的字面意思是指「一個不說話的人」。當耶穌還是嬰兒時候,可能會因為需要空氣、飲料和食物而哭泣,但祂並沒有說話。「他有耳朵可以聽,傾聽天主那充滿慈愛和神秘的靜默裡想對我們說的話語。」我們需要傾聽平靜的耶穌,並且允許這份靜默在我們的心靈紮根,不論在理智面或情感面。

   我們是多麼渴望「創造靜默的氛圍」!這世界需要安靜的地方、寧靜的綠洲、靜謐的聖堂。

   在此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靜默對我們的聖堂有什麼影響?很多人問起這問題。當一位年輕的神父鄧肯˙史東 (Canon Duncan Stone),於1940年後期,參觀蘇格蘭高地的教區時,在聖堂裡,經常有三、四十個左右的人跪在那默禱,他對此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反觀現今,在彌撒祭典開始前,經常可以看見教友們熱烈的討論某些事情,在彌撒祭典一結束的那一刻起,馬上又開始討論起來。但是,聖堂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我們為什麼要去那裡?我們去聖堂是為了與天主相遇,邀請天主來我們心中。先知哈巴谷說過 :「天主住在聖堂裡。在天主面前,讓萬物均保持靜默!」當然,在聖堂裡,在天主面前的聖事,應引導著我們朝向靜默。我們需要專注在自己身上,彌撒開始前拋開所有雜念,把我們的心準備好,藉由讀經、福音及神父的道理,聆聽天主的話語。當然,我們需要一顆安靜的心靈,連接到最重要的感恩祭典中的祈禱。此外,當我們領受聖體聖血時,必然地,我們渴望聆聽天主想對我們說的話,也就是「平安的聲音」。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我們的身心靈與基督的聖體合而為一,使聖經上的文字在我們的生活裡活絡起來。

   近期一位有智慧的資深教區神父曾說過:「兩個人的談話停止了四十個人的祈禱。」「創造靜默」!我不想被誤解,我們也都能體諒孩童。我們在教堂時也不應該以冷漠孤立的個體自居,對教友們漠不關心。我們希望我們的教區是一個溫馨而充滿人情味的地方。我們想跟教友會面,彼此噓寒問暖。我們想參與聖堂的活動,分享彼此的生活等等。聖經裡說到:美言是所有禮物裡最棒的。但問題是該選在什麼時間說,還有該選在什麼地方說。在聖堂門廊前說勝於在聖堂的後院說。在彌撒後的大廳或會議廳裡說,場合更為妥適。發言和靜默各有其適當的時間點和地點。在聖堂裡,應盡其所能保持靜默。

   在彌撒前後,以及其他時間,應該以此為規範標準。當真正有需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儘可能採取最低的音量並安靜地完成。至少,這一份靜默,對那些正在聖堂裡祈禱的人,也是禮貌的表現。這也表達我們對聖體的崇敬,對聖靈的尊重及渴望,為慶祝天主神聖的奧蹟,我們先準備好自己。然後舉行彌撒聖事,伴隨著天主的道理、聖樂、彌撒程序的進行和靜默的時刻,以俾其更加真切。這份靜默將使我們與天主的結合建立在更深沈的層次裡,而那些正造訪我們聖堂的人,也能感受到天主、聖神正與我們同在的喜樂。
「創造靜默!」是當務之急。願天主靜默的道理,找到我們那一份如嬰兒般、殷切等待著祂的靜默!「魔鬼喜愛噪音;基督尋找靜默」,聖安博(St. Ambrose)也曾這樣說過。

主內平安
阿柏丁教區主教 修˙吉爾柏特
(+Hugh, OSB. Bishop of Aberdeen)
2011年12月7日

後記:首先要再次謝謝主教的貼心分享,本人因為太喜愛這篇文章了,且期盼能與台灣的主內兄弟姊妹們分享,故在徵求主教同意後,將此文翻成中文,翻譯上若有不順暢之處,請多多包涵。

天主保佑
惠玲 (Elizabeth)

 

 

 

梵蒂岡

 

台灣主教團

 

普世教會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