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專題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禮儀文獻
禮儀書籍
教會文獻

 

 

《神學論集》219 期
品味《創世紀》—敘事中的神與人

本期專題「品味《創世紀》—敘事中的神與人」,某種程度反映著《創世紀》這歷久彌新的舊約訊息,能透過敘事方式啟發出新時代的義涵。首篇崔寶臣神父便善用敘事學的角度,針對「創造者天主」隱含於本質上的特質---對權力保持控制的溫和,鼓勵作為「天主肖像」的人,致力成為相似天主的模樣。次篇從創廿四看聖經中的小人物,分析亞巴郎的僕人在為依撒格娶妻時所扮演的角色。而李建峰教授以太古史(創一~十一)為切入點,對七種譯本的譯文做總體性的比較。凡此,都為今日基督徒開啟領略《創世紀》不同的面向與義涵。

在專題之外,王振江神父藉由分析瑪竇和路加的童年史敘述中別具特色的降生神學,詮釋道成肉身奧蹟的神學性富饒。向洋從聖經文本的形成、經文在禮儀中的運用,到以聖經為基礎的信仰所決定的禮儀崇敬內容和慶祝結構,突顯聖經和禮儀的緊密聯繫。陳顯宗則從耶穌會士的豐富論述中,分析心窄的徵狀、成因和轉化方法。這些藉由對天主創世與救恩事件的不斷反思,更新和傳遞天主所願帶給每一世代天主子民所需的啟示和引領。( 219 期文章題目)


《神學論集》218 期
鑑古觀今:在亂世中見證盼望

  歷史,可謂是從古映照至今的一面鏡子;研究歷史、照亮並看清歷史,可以帶來諸多啟發與指引。《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言:「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鑑即鏡。本期以「鑑古觀今」為題,便是期許在今日因戰亂及地緣政治所引發的緊張局勢下,借鑑教會歷史上的先賢聖人及相關的政教軌跡,省思如何在亂世中見證盼望、邁向並締造和平。
誠如教宗方濟各所言:「衝突不能被忽視或掩飾,必須要承擔。但如果我們陷入其中,就會失去洞察力,視域受到局限,現實本身也支離破碎……」(《福音的喜樂》226號),因此教宗鼓勵基督徒主動迎向兩極對立,但把信仰帶至公眾領域,成為締造和平、正義、友愛的子民。福傳旨在建立地上的天國,因而在無可避免的衝突中,需依循重要的分辨原則,並透過對話來尋求共善與社會和平。( 218 期文章題目)


《神學論集》216-217 期簡介

同道偕行:體現共議性的教會

  本期專題乃2023年本院第四十六屆神學研習會的主題,以一方面回應本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呼召,二方面預備全體天主子民以「共融、參與、使命」與教會一起同行。研習會由鄭家樂神父揭開序幕;接著從新舊約聖經及教會歷史出發,探索共議同行的內涵;進而論述感恩聖事;鍾安住總主教則以教會組織為視角,反思今日教會如何實踐共議性。在實務方面,包含傳協會的分享;教會服務於社會所適用的共議方式;以及堂區營隊活動的經驗。在在都見證了「同道偕行」中所領受的恩寵,並鼓勵教會團體及個人以共議精神與原則、態度,一起同行。

  本期另收錄一篇相關論文,即從四福音書中的「道」,分析路加兩部作品中的基督之道。另有兩篇「教會法」相關的文章,分別探討教會訓導職之權限與內容,及副主教與主教代表的職務。在「信理類」方面,有對拉內思想的疏理與分析;及探討〈宗教交談的新可能性〉。 (詳情請見)


《神學論集》215 期簡介

教會的傳承與傳遞

  本期以教會歷史為軸線,串連教父學的發展脈絡,從宗徒教父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到古代教會晚期之阿拉伯基督徒文學,再到傳教士遠赴西藏高原的福傳精神,勾勒出殉道精神如何構建出「教會的傳承與傳遞」,進而以宗教交談的精神描繪今日尤太教的面貌。

  本期首先簡介教父學的發展脈絡,並針對修院教學管理提出一些教學設置的建議。進而以殉道精神為主軸,描繪初期教會的內外在威脅與困境,並以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說明其殉道歷程與貢獻。而在〈阿拉伯基督徒身分及其神學思想〉中,則以第八~九世紀的阿拉伯基督徒文學,探其阿拉伯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文字論戰。接著,西藏高原也曾在十七至廿世紀的三百年間,先後由耶穌會、方濟各加布遣會及巴黎外方傳教會,派遣會士福傳,增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並埋下福音種子。最後,基督信仰源於尤太教,教會也傳承了許多尤太教的傳統,本期為讀者鳥瞰今日尤太教的三大基本派別,期以宗教交談精神促進彼此的和睦與共融。本期最後另刊登信理及倫理各一篇,作為啟示與理性關係互相需要並相輔相成的對話,同樣值得教內神學反思與重視。 (詳情請見)

光啟新書介紹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