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7日出刊的《禮儀快遞》刊頭語中,我們提到了以提振神聖感為職志的教會禮儀培育,基本上有三大範疇;本週,我們就來探究第二範疇——如何執簡御繁地把握儀節的整體和細部。
為明白何以筆者提出這第二範疇,我們不妨回顧一些自己曾遭遇過的,在禮儀服務上挫敗的經驗。以下這些事都是發生過的:當復活夜進入隆重的聖道禮儀時,才發現居然沒安排好讀經員;當彌撒中的信友禱詞快要結束時,居然有兩組獻禮員同時走向禮品桌,一組是您安排的,另一組不知道究竟是誰安排的;在一次主教蒞臨並主禮的大禮節過後,輔祭們都很沮喪,因為他們對整個儀節的流程並不熟悉以致於狀況百出;致候詞之後,當輔祭捧著一盅聖水連同灑聖水器走向主禮神父時,司琴及聖詠團整個都懵了,因為事前沒人告知他們該主日要進行灑聖水禮,省略懺悔式及垂憐經,且在灑聖水時還有指定歌曲;整個禮儀感覺上很沒勁兒,可是又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因為該做的都有做,該來的也都有來,看得見的項目都沒有遺漏,可是總覺得少了什麼重要元素。
顯而易見的,若要避免前一段提及的那些挫敗,我們必須要有一套有效的工作模式。這一套模式除了能夠幫助整個禮儀服務團隊順暢、精準地完成整個禮儀慶祝,最好還能帶動祈禱氛圍;換句話說,就是促成會眾進入祈禱的狀態,從而經驗神聖及轉化,促使聖禮成為名符其實的天人相遇的溫床及場域。經過數年的反覆驗證及修正,筆者此時要簡介的「禮儀總監工作模式」是可行的。
「禮儀總監」(Director of Liturgy / Liturgy Coordinator)是個怎樣的角色?由他(她)來統籌的又是怎樣的工作模式?禮儀總監並不像是讀經員、聖詠員、輔祭員一樣具有古典的拉丁文名稱,也不等同於禮儀長;禮儀總監是在主禮、聖職,以及投身禮儀服務的各組之間協調、統籌,甚至規劃整個禮儀慶典的事前預備,並帶動整個聖禮團隊以敬虔的心投身於服務;禮儀總監甚至還能與整個團隊在事後一同分享及檢討,一方面是辨認出天主在其間的行動,二方面是研討改進之道。當一位禮儀總監稱職時,不僅能消除那些在本文第二段提及的令人挫敗的狀況,更能促成整個聖禮事奉朝向提振神聖感的道路邁進。
我們稍微簡介了「禮儀總監」的角色,那「禮儀總監工作模式」又是怎麼回事呢?下一期《禮儀快遞》電子報我們接續來談一談。
在本期電子報刊頭語結尾,筆者要預告一件重要的事: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網站及電子報即將於近期內開始改版!本中心網站初於公元2000年架設起來,而電子報以每週發刊的方式運作是始於2007年,那時刊名是《禮儀宅急便》。這網站及電子報有過其輝煌及貢獻,然而數位時代的變化何其快速,二十年前(那是Nokia按鍵式手機的年代)與現在(AI與量子電腦)的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步調,以及靈性上的需求已有不小的差異;為能更好地服務教會及讀者,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網站及電子報改版是勢在必行的必要之事。在這改版正式進入預備階段的當下,我們也需要聆聽您們的回饋及建議,懇請您們提供寶貴意見,好讓我們的改版更能準確答覆您們及時代的需要。感謝您們多年來的支持,也懇請您們為網站及電子報的改版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