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禮儀專題:導論
 
禮儀專題:聖事禮儀
 
禮儀專題:禮儀年
禮儀專題:禮儀空間
 
禮儀專題:禮儀音樂
 
禮儀專題:聖藝
 
禮儀專題:殯葬禮
 
 
禮儀專題:敬禮
 
 
 

 

 

 


羅馬城外的聖保祿大殿

錢玲珠

羅馬四大聖殿

  位於羅馬城郊的聖保祿大殿(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和世界最大的聖殿聖伯多祿大殿、羅馬主教座堂拉特朗大殿、聖母雪地大殿齊名,並稱為羅馬四大聖殿。由全世界各地前來朝聖者、觀光客,絡繹不絕!

   時值教會慶祝聖伯多祿和聖保祿聖殿的慶節(11月18日),又是聖保祿年,因此,特別為讀者介紹羅馬城外的聖保祿大殿。(圖一)


(圖一:羅馬城外的聖保祿大殿)

保祿簡史


(圖二:聖保祿)
  聖保祿(圖二)歸化基督之前名叫掃祿,於主曆5-10年間,生於塔爾索,是具有羅馬公民身分的猶太僑民,父母屬法利塞黨。他自幼飽讀經書(聖經),也熟諳希臘文。起初迫害基督徒,斯德望被亂石砸死殉道時,掃祿正在現場。

   但是在前往大馬士革的途中,上主親自召選了他,掃祿自此皈依,更名保祿,成為基督的勇兵。他以「外邦宗徒」之姿,不辭辛勞艱險,三次奔赴遠方,(圖三)在小亞細亞、馬其頓等地,宣講基督的福音,傳佈真道,建立教會。他曾多次入獄,受盡辛苦。最後,在羅馬城郊為主殉道。

 
(圖三:保祿第一次傳教路線)      (圖三:保祿第二次傳教路線)

(圖三:保祿第三次傳教路線)

聖保祿大殿簡史

  初期教會,習慣在聖人的墓地建築聖堂。根據《教宗名錄》 (Liber Pontificalis)的記載,313年公告《米蘭詔書》,使教會得享自由的君士坦丁大帝,在保祿的墓地興建了第一座紀念保祿的聖堂,規模不大。324年11月18日,於教宗Sylvester 一世任內被祝聖。經過歷代不斷的擴建、裝飾,日益富麗堂皇,集建築、宗教與藝術的精華於一身。


(圖四:遭遇嚴酷祝融之災的聖保祿大殿)
   可惜在1823年7月15-16日夜間,遭遇嚴酷的祝融之災,聖殿幾乎全毀。(圖四)當時的教宗良十二世積極推動重建。這個十九世紀教會最大的工程,得到全球信友的慷慨捐獻,終於在1840年,由教宗額我略十六世隆重祝聖正祭台;而整座聖殿,在1854年竣工祝聖。1

聖殿外觀

  這座位於台伯河西岸的聖保祿大殿,典雅莊嚴,神學意涵及藝術成就深刻又豐富。

庭院

  一進入聖保祿大殿的大門,就置身在典雅莊嚴的四合院般的迴廊庭園中。(圖五)

     
     (圖五:聖保祿大殿內庭院)  (圖六:聖保祿大殿內庭院之聖保祿雕像) 

  精緻的列柱迴廊,包圍著一片生機盎然、青蔥潔淨的花園。這庭院是Guglielmo Calderini於1890-1928年間,按照Luigi Poletti最初的設計所打造。而Giuseppe Obici (1807-78)以大理石雕成的巨大生動的聖保祿像,就站立在其中。2保祿左手下垂拿著書卷,右手舉劍在胸前,正如聖經上的話語:(圖六)「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直穿入靈魂和神魂,關節與骨髓的分離點,且可辨別心中的感覺和思念。」(希4:12)

正立面(圖七)


(圖七:聖保祿大殿正面上方的彩石鑲嵌畫)

  保祿雕像的背後,是聖殿的主建築物。正門面上方的彩石鑲嵌畫,是按照Filippo Agricola (1795-1857) 和 Nicola Consoni (1814-84) 兩位大師的手稿,於1854-1874年間製作。3 分成三個部分:下方是舊約的四位先知:依撒意亞、耶肋米亞、厄則克耳、和達尼爾,手拿書寫預言的卷軸,分別立於三扇拱型窗戶間的四段牆面上。(圖八)


(圖八:依撒意亞、耶肋米亞、厄則克耳、和達尼爾先知)

   其上較窄的長條橫幅,充滿寓意。頭頂光圈、象徵基督的救世羔羊,正莊嚴地坐臥在圖畫中央的小丘上。小丘下流出四道清泉,象徵四部福音和基督的生命。象徵十二宗徒,或所有基督徒的十二隻羔羊,正分別從左右兩邊,走向基督,渴慕這湧流到永生的活泉。橫幅左右兩端的城邑,象徵白冷和耶路撒冷,因為是耶穌誕生和死亡的處所,是救恩之城。此外,還有棕櫚樹,象徵永生。(圖九)


(圖九:象徵基督的救世羔羊)

   最頂端,則是三角形的山牆。其間,基督君王形貌莊嚴地端坐在寶座上,象徵天國的大光環圈住祂的身形。祂的頭頂,還有十字架光圈。基督君王左手拿著展開的書卷,右手正在祝福眾生。拿著鑰匙的伯多祿和舉著劍的保祿,陪侍在基督兩側。在聖堂的最頂端,則矗立著象徵救恩的十字架。(圖十)


(圖十:基督君王)

聖殿大門

新正門


(圖十一:新正門)
  聖殿正面,有三座大門,中間的是正門。(圖十一)這座7.48公尺高、3.35公尺寬的青銅正門,分成兩扇,由中間開啟。其上有十二個方格,描述伯多祿和保祿的事蹟,這是保祿修院院長Ildefonso Schuster 的構想,而由雕刻大師Antonio Maraini (1886-1963)在1929到1931年間完成。 4此外,大門的中央,還有一座銀質葡萄枝紋路的十字架,十分醒目。宗徒門的半身像,以及四大聖史的象徵(人、獅、牛、鷹),被巧妙地鑲嵌在十字架上的葡萄枝葉中。

  這十二個方格中描述的事件,都發生在羅馬城。他們的次序和內容是這樣的:5

 

1. 教會的盾形紋章   2. 羅馬的盾形紋章
     
7. 伯多祿被倒釘十字架殉道   12. 保祿被斬首殉道
6. 主,你往哪裡去?   11. 百夫長的皈依
5. 基督交給伯多祿鑰匙
(圖十二)
  10. 保祿在往大馬士革路上的皈依
(圖十三)
4. 宗座的建立   9. 保祿在羅馬傳教
3. 伯多祿在地下墓窟施洗   8. 保祿抵達羅馬,教友歡迎他


 
 (圖十二:基督交給伯多祿鑰匙)   (圖十三:保祿在往大馬士革路上的皈依) 

  在這十二個方格中,最上面兩個(1-2),是教會和城市的象徵紋章。其下,左扇門是伯多祿的故事(3-7),右扇門是保祿的故事(8-12)。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間兩個核心事件:基督交給伯多祿鑰匙(5),和保祿皈依(10)。在這兩幅圖像中,基督的身形是鍍金的,非常顯著。

舊正門(圖十四)


(圖十四:舊正門)
  另一扇呈現拜占庭風格的大門,是1070年出自藝術家Teodoro之手。這扇有六行共五十四個小格子的銅門,原本是正門,在1823年的大火中,嚴重毀損,因此,1965-66年,修復了其中大部分框格,並於1967年,移到現在的位置,蓋住聖門。6

   這五十四個方格,訴說著救恩的故事。其中十二格,是有關基督的故事,由誕生到聖神降臨;十二格是宗徒;十二格是殉道者;十二格是先知;兩格是鷹的標記;兩格十字架;兩格是拉丁文的獻堂銘文。這些,全部是銀雕。這扇門,是當時最精緻的藝術品之一。 7

聖殿內景(圖十五)


(圖十五: 聖殿內景)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由四列石柱分成五個空間的大殿。這個長131公尺,寬65公尺,高30公尺的大殿,是由Pasquale Belli開始,於1831-1854年間建造。而Luigi Poletti 在1833-1869年間擔任工程總監,全力以赴,至死方休,更是功不可沒。

教宗肖像(圖十六)

  在中殿兩側四列石柱上方狹長的牆面上,有圓形、彩石鑲嵌的歷任教宗肖像。這是教宗碧岳九世(Pius IX)於1847年開始命人打造的。取代了在大火之前,原本始自五世紀教宗良一世(Pope Leo the Great),接續由十三世紀末的Cavallini,以及本篤十四世為準備1750年禧年,所妝點的教宗壁畫。8 這些教宗肖像,表達出教會的傳承,是研究教會史的珍貴資料,也是保祿大殿的一大特色。

保祿生平畫像

  在這一系列教宗肖像的上方,是一排拱形高窗,(圖十六)窗與窗間,則是三十六幅取材自《宗徒大事錄》的保祿生平事蹟的壁畫。(圖十六)這些由教宗碧岳九世於1857年資助的畫,出自三十二位畫家的手筆,取代了大火之前Cavallini的作品。9

拱壁的彩石鑲嵌畫

  正殿中央前方,是半圓形的拱壁間,也是聖所。正祭台立於拱壁間的前端,其下,是保祿的陵墓,其上,則是雕飾精美的祭台華蓋。(圖十六)


(圖十六)

  半圓碗形拱壁中的彩石鑲嵌畫,是於1216-1227年間,由教宗Honorius 三世召叫威尼斯的工匠所製作。所以,風格近似威尼斯的聖馬爾谷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k)。10(圖十七)


(圖十七:半圓碗形拱壁中的彩石鑲嵌畫)


(圖十八:基督左手拿著展開的書卷,
右手則正以希臘方式祝福會眾,
右腳下是謙遜地匍匐的教宗Honorius三世)
  
拱壁上的彩石鑲嵌畫,是基督居中,端坐於寶座上,頭頂光圈,其中有以寶石鑲嵌的十字架。光圈之外,是基督的稱號。基督左手拿著展開的書卷,上面寫著:「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瑪25:34)右手則正以希臘方式祝福會眾:拇指和無名指相連,表示基督是兩性(神性和人性)一位;另外三指一組,表示三位(聖父、聖子、聖神)一體。(圖十八)

   耶穌的左手邊立著兩位宗徒兄弟:代表羅馬教會傳統的伯多祿和代表希臘教會傳統的兄長安德肋;耶穌的右手邊,則立著兩位福傳伙伴:保祿和路加。他們四位,(圖十九)都右手拿著展開的卷軸,左手指向耶穌,像似為耶穌作證,並將眾生引到基督面前。有趣的是主導成就這幅鑲嵌畫的教宗Honorius三世,謙遜地匍匐於耶穌的右腳下。(圖十八)


(圖十九:兩位福傳伙伴:路加和保祿、基督、兩位宗徒兄弟:伯多祿和安德肋)

   整幅畫的背景,是金色的天國。頂端是象徵天國的「曼朵拉」光圈;兩側有象徵永生的棕櫚樹;宗徒們的足下,則是如錦的繁花盛草,和夾雜其間的許多小動物。

   在此主圖下方的橫幅中,也延續著天國意向和末世幅度。居中的是一個空寶座,象徵基督的再次來臨。(圖二十)寶座上是鑲嵌寶石的十字架,十字架的雙翼之下,則是耶穌救贖犧牲時的刑具:茨冠、長矛、鐵釘,和沾醋的海綿。寶座之下,是五位聖嬰孩,和管堂的Adinolfo,以及院長Giovanni Caetani。


(圖二十:象徵基督的再次來臨的空寶座、天使、宗徒們)

   寶座兩側,各有一位天使,其後是宗徒們。左側是:若望、斐理伯、瑪竇、小雅各伯、猶達,和巴爾納伯。右側有:雅各伯、巴爾多祿茂、多默、西滿、馬弟亞,和馬爾谷。他們都伸手指向寶座,引導人期盼末世基督再來時的圓滿。

拱門的彩石鑲嵌畫

  凱旋拱門,在拱壁的上方,建造於教宗良一世(440-461)時代,是Honorius大帝的姊妹Galla Placidia所捐獻,因此以之為名。11

   拱門中,正在降福的耶穌半身像位居中央,兩位天使正在左右朝拜祂。耶穌兩側的上方雲彩中,是長著翅膀、象徵四大聖史的四活物:牛(路加)、人(瑪竇)、 獅(馬爾谷)、和鷹(若望)。下方,則是默示錄中提及的二十四位長老,他們都手拿復活的榮冠,朝拜基督。他們的下方,則是拿劍的保祿和拿鑰匙的伯多祿。(圖二十一)


(圖二十一:正在降福的耶穌(中)、象徵四大聖史的四活物(兩側的上方)、
默示錄中提及的二十四位長老,拿劍的保祿(左下)和拿鑰匙的伯多祿(右下))

結語

  聖保祿大殿內外表達凱旋光榮的彩石鑲嵌畫、大門等,正揭示了救恩的信仰內涵,教會的傳承,以及超越的末世圓滿。聖保祿宗徒皈依之後,念茲在茲、努力不懈的,正是四處奔走、不惜入獄、受苦的在天涯地角建立教會,以言語、文字、行動,在人間開拓神國,希冀更多人,能夠進入永生的燦爛國度。他發展的神學、他鏗鏘有力的話語、他積極且不畏艱辛的福傳行動,在在都是在亟需福傳的世代,我們每位肩負福傳使命的基督徒的榜樣!

註腳:

  1. 聖保祿聖殿的詳細歷史發展,請參閱:羅國輝,《在地若天》(香港:禮儀委員會,1999),31-34;梵蒂岡二千禧年中央委員會,《羅馬朝聖指南》(香港:禮儀委員會,2000),46-51;Anna Maria Cerioni-Roberto Del Signore, The Basilica of Saint Paul: Outside the Walls (Roma: Pontificia Amministrazione della Patriarcale Basilica di San Paolo, 1991), 5-12.
  2. 《羅馬朝聖指南》,52。
  3. 同上,54。
  4. 同上,55;The Basilica of Saint Paul, 24.
  5. The Basilica of Saint Paul, 24-25.
  6. 同上,30-31。
  7. 同上。
  8. 同上,26-29,31。
  9. 同上,32。
  10. 同上,36-37。
  11. 同上,32。

參考書目:

《聖經》。
《聖經辭典》。
羅國輝,《在地若天》,香港:禮儀委員會,1999。
梵蒂岡二千禧年中央委員會,《羅馬朝聖指南》,香港:禮儀委員會,2000。
Anna Maria Cerioni-Roberto Del Signore. The Basilica of Saint Paul: Outside the Walls. Roma: Pontificia Amministrazione della Patriarcale Basilica di San Paolo, 1991.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