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6月28日 聖宜仁(聖依勒內)主教殉道 「活著的人是天主的光榮。」(Homo vivens
gloria Dei.)
由於當時的小亞細亞與高盧(今法國)的馬賽之間商業 宜仁由羅馬回里昂後,繼任為當地主教。當其時教難已暫時落幕。宜仁執掌教務後,除了負責調停教會內不一的聲音(如對訂定復活節日期的爭議),也派遣傳教士至四處宣教,並努力學習當地語言,以當地的方言講道。他奔走於里昂附近各省,廣揚福音,使當時身為商業及政治中心的里昂,一躍成為教會中心。 初期教會除了得面對宗教迫害外,還得抵抗眾多的異端學說,其中之一即是諾斯底主義,而這也是聖宜仁主教極力駁斥的謬論。諾斯底主義的派別眾多,思想很不一致,但綜合觀之,其共同主張為「澈底的二元論」,將世間區分為善與惡、光明與黑暗,使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相對立,並宣稱物質世界是由惡神所操縱,控制一切,間接掌握人的命運。諾斯底主義是一種融合多種信仰與宗教儀式所結合而成的神、哲學理論,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混合宗教。他們強調救贖在於知識:救主把人類起源的真知識通傳給人,人因此回歸了屬神的真我而獲救,藉著苦行般的生活,與下界隔離,致力走向上界。諾斯底主義也吸收基督宗教的教理,卻主張基督的身體有表無實,人體不會復活,只有靈魂遷移,直至淨化1。 宜仁主教在他的《反異端論》(Adversus Haereses,另有人翻為《對抗異端》)中指諾斯底主義犯了「二元論」的錯誤。只要把天主與世界分開,都是錯誤:若是將世界放在天主之外,就是否認天主;若是將世界放在天主之內,並強調世界的惡,也就是將受造物一切的缺點污穢都視為天主的性體。天主怎能是污穢的呢?宜仁主教肯定受造界的善,更強調天主的本性無窮聖善,祂所創造的世界有共鳴,有諧調,任何紊亂皆非由天主而來。人類的救贖是來自基督。祂是救世主,也是真人。透過祂的生活,我們得到屬世真光;透過祂的苦難與復活,我們的罪獲得救贖,惡勢力俯首稱臣。祂是祝聖者,使我們與天主重歸於好。藉著祂,我們恢復了「是天主肖像」的身分。人類的得救不是因著知識,亦非由過著苦行般的生活而得,而是藉著祂所建立的聖體聖事,是祂所奉獻的肉和血。聖宜仁為抵抗異端所著的《反異端論》為他贏得了「公教神學之祖」之稱。他將亞細亞神學傳統與西方神學傳統結合起來,因此可說是銜接教會使徒時代與後使徒時代的人。
相傳聖宜仁死於公元202與203年間,當時里昂正值另一波教難。根據聖熱羅尼莫(St.
Jerome)指出,聖宜仁主教是與當地信友集體殉難。 注釋: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