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電子報刊頭語中,我們探究教會禮儀中聲音的和諧,而結尾的這一句「聖言如蜜,我們為聖言服務的聲音理當散發出和諧的光輝」,還值得我們再更進一步發揮。
及至今日的猶太家庭,當家中的孩子開始有了好奇心探索外在世界時,母親便打開聖經,將一些蜂蜜滴在聖經書頁上,並邀請孩子去吸吮;透過這象徵性的儀式,孩子將聖經的書頁同蜂蜜的甘甜畫上了連結。對於這個猶太傳統,或許我們可以在這脈絡下去看:聖經為選民展示了通向應許的生命之道,而地上的應許是流奶流蜜之地。經驗上告訴我們,無論是當年以色列子民進入應許之地,或者是我們進入上主許諾給我們的多重福份,沒有不需要一番奮戰的。正是在時而艱鉅、凶險的搏鬥中,我們體會了聖言是我們的安慰,是我們力量的泉源,正如聖詠所說,「祢的語言是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一一九105);「祢的教言對我上顎多麼甘美,在我的口中比蜂蜜更要甘美」(一一九103);「比黃金,比極純的黃金更可愛戀;比蜂蜜,比蜂巢的流汁更要甘甜」(十九11)。
回頭來說聖言宣報。暫不論孩童讀經,服務聖言宣報的成年人,其靈命應當老早吃起了硬食而不是依舊在吃奶,可這並不違背「聖言比蜜更為甘甜」。在宣報聖言時,我們有著多重的體會:所宣報的那段聖言曾印證在個人生命中,還有我們在預備時的默觀所得,還有我們對於聖言日益加深的愛,還有我們讓聖言從我們口中宣報而出之時不可言喻的感覺和感受,而這篇聖言也透過聽覺,在宣報者內在產生心靈的共鳴。要渴慕在天父的愛內,被聖言及聖神充滿,如此,我們大膽地向新郎傾訴心曲,「願君以熱吻與我接吻」(歌一1);我們唇舌所要宣報的,正是那先親吻了我們,還要在我們內成胎的聖言。而我們所宣報的聖言,首先要在宣報者自身內產生共鳴,如此,我們的心曲訴說著:「君王,願你引我進你的內室」。(歌一4)這裡是以婚姻來類比天主與人不可思議的位際關係。
回頭再來說聖言宣報的操練。當宣報聖言時,上主的聖言藉著我們的朗讀,在空氣中化為聲波,在這世界中共振著;宣報者自身也聆聽到了自己所宣報的聖言,而讀經員若有責任感,便要留心是否也能令會眾心生共鳴。在這裡談技術問題,朗讀時的語速是心生共鳴的關鍵之一,而讀經員為了確保其語速不至於妨礙會眾聆聽聖言時產生共鳴,他(她)的語速必要先讓自己產生共鳴。這共鳴說得具體些,就是能清晰地感受到聖言落在自己的心版上;我們也曾在去年10月30日出刊的電子報刊頭語中提及,聖言誦禱的操練要掌握合宜的速度;換個方式說,藉著操練聖言誦禱,讀經員能夠心領神會聖言落在心版上是怎樣的滋味。熱心實行時辰祈禱的弟兄姊妹也能在誦念日課的聖詠時,體會不同的語速同聖言落在內心共鳴的關連。在此,筆者還能舉個例子:一次在與基督新教交流時,一位姊妹帶領我如何誦念經文來穿上屬靈軍裝;她教我以一種帶著宣告的祈求,將語速放慢,慢到足以覺察到自己被聖靈充滿……原來,在基督之神聖神的基礎上,不同的基督宗派也有著相似的體驗。
除了語速之外,上述的共鳴也與身體狀況有關,也與靈魂的狀況有關。身體亢進或疲累都不利於體會共鳴,同樣也很難成就高水平的聖言宣報;就此而論,人聲的聖言服事一如其他的禮儀服務一樣,都需體力充裕,且神清氣爽,在情緒上平和中正。當靈魂狀況不佳時,也較難體會共鳴,同樣也不適宜宣報聖言。筆者有位學生亦曾經與基督新教交流,有回他與我分享:有位姊妹跟他說過,當覺察自己聲音不對時就不要唱,而這「聲音不對」尤其是指靈魂的狀況。雖說天底下沒有任何人敢自誇自己在上主眼中純淨無暇,但我們服事神聖禮儀時,也該當儘可能讓自己時時與上主對上頻道,事事與祂對齊,如此,我們的唇舌、我們的肺腑,乃至於我們整個人便能更好地為祂所用。
走筆至今,從2007年3月20日起每週發刊的電子報運作模式也走向尾聲;從今年2025年九月起,我們正式推出《禮儀人》月刊電子報,每期編排四篇文章,為進一步答覆讀者們對於聖禮的真、善、美、聖的渴望及追尋。而原本在《禮儀快遞》電子報中的一些基本內容(如:主日福音、當週禮儀日曆、禮儀相關訊息)則將以醒目方式呈現在禮儀研究中心網站上;網站的改版也將有一段的過渡期,期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也懇請您們持續為華人聖禮培育事工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