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聖詠團

蘇開儀

  在教會許多有關禮儀中的音樂的文獻裡都提到過「聖詠團」的目的、資格和角色,可見得在禮儀音樂的發展中,聖詠團的角色相當受到重視,而且它的轉變也是因著世代的轉換而發展至今。追溯至教會初期,聖詠的詠唱是如同今日感恩聖祭的對唱曲和答唱曲,即:對經和詩節的形式;也就是聖詠團與信友,或是領唱員與信友的對唱和答唱的音樂形式。所以在禮儀中一群專務帶領群眾詠唱的人,就形成了一個「聖詠團」。由於禮儀的莊嚴和尊高,天主教的禮儀音樂也有她尊高的地位和要求,從音樂的創作、演唱形式、音樂品質、服務的態度至聖詠團的管理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閱讀這些文獻,可以看出時代真是不一樣了,教會的各項方針都因著牧民 的需要而改變,音樂不但變得多樣化,聖詠團也成了老弱殘兵、婆婆媽媽或是倉促成軍的一個服務團體。面對現今教會中的狀況,讓我們好好地來思索一番。

  教會初期的聖樂是修道院中「日課」的詠唱,沒有伴奏,由一人領唱,其他的人答唱,是專屬於修道院中修道人的禮儀,因為有鄰近教友的「觀禮」,也漸漸地加入了日課的詠唱,但是主要仍是由修道院的修道團體詠唱,使用的語言是拉丁文,而一般人是不懂得拉丁文的。更至中世紀「感恩祭」的形成,禮儀中的詠唱就更加重要,以致於大的教堂,如:主教座堂或是附設有學校的教堂,就聘用專業訓練的聖詠團在禮儀中「演唱」,因為大多的教友目不識丁,也更沒有接受音樂的訓練,所以參與感恩祭就成了我們所說的「望」彌撒了。

  「聖詠團」一個可以了解的定義是:一群人(信友)定期聚集在一起練唱,已便服務禮儀中的音樂,成員是由指揮、伴奏和一群唱歌的信友組成。在歷代教宗批准的文獻中,曾對聖詠團團員的素質提出要求,不但要有好的音樂能力,好的嗓音,還要有「優良教友的道德行為規範」,因為在禮儀中服務的每一位代表都該是信友們生活和信仰態度的表率,尤其是禮儀當中看得見的服裝、態度和姿勢等等!當然,各位也知道,在當時的歐洲幾乎都是天主教國家,音樂家們幾乎都在教會中長大或是服務,也只有皇室和有錢家族的孩子們有學習音樂的機會,這些行為道德的規範也可以說是為他們而訂定的,但是也值得現在的我們作為參考,不是嗎?!中世紀的天主教教會音樂藉著好的音樂家們做後盾而有輝煌的成果,這些全職聘用的音樂家們都是專務創作、禮儀司琴和教導聖詠團,為教會中所有的大大小小禮儀服務。至今歐美國家的教堂仍是如此管理。

  自梵二大公會議開始,教會因為牧靈的需要,而決定了禮儀的各項改革,使用的拉丁文成為保留部分,各個民族可以以自己的語言和傳統風俗習慣,做禮儀的改變或是調整,別說是當時會議中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紛爭和不合,僅是梵二大公會議中小小一篇的音樂憲章的起草和 通過,都是經過十多次的修改才產生的,因為保守派要保留拉丁文聖樂的輝煌成果,而改革派為牧民的需要,主張必須放棄拉丁文聖樂(或是暫擱一旁!),以便發展新的本地化禮儀和音樂,這新的禮儀音樂的主張就這樣進入了我們的時代。很清楚地,拉丁文化的聖樂在我們被列為「傳教區」的文化背景中,是非常不容易生存和紮根的,所以來自國外的傳教士為了傳教,第一件工作就是翻譯歐美聖歌成中文,或是配上中文歌詞,所以有了「聖歌薈萃」和「聖經樂章」等等歌本的產生。也因為有這些音樂,台灣的教會也有了初步的中文聖歌,「聖詠團」也慢慢地成立起來,在禮儀中服務。檢討起來,台灣學音樂的孩子不少,但是都甚少在教會中服務,就幾個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的聖詠團,由喜愛音樂的神職人員,或是教會中的音樂家帶領和指導,團體成員大多是高中、大學合唱團、和剛入社會的教友青年組成,但是這一批知識青年走過去,現今的聖詠團大多是不會看五線譜,或是只會看簡譜的教友了,所以若要提高聖詠團的音樂能力,就必須投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加強訓練。筆者近期的幾次演講,無論是在台灣或是在美國,看到教友們用心地聽講和學習,實在非常感動,但是音樂不像是做禮儀,別人告訴您怎樣做就怎樣做(雖然也是需要練習和彩排),音樂是需要長期訓練和培養的,一個人有好的聲音但是不會看譜和打拍子,會看譜唱歌但是又不會看指揮,都已經會背了但是又不會聽伴奏…,要組成一個有水準的聖詠團還真是不容易啊!除此之外,大家還必須接受禮儀的課程和訓練。

  說一說,文章也近尾聲了,雖說要成為一個有水準的聖詠團實非容易,但是目前大多數堂區的聖詠團也是唱地有聲有色,「禮儀中音樂的目的除了是光榮天主和聖化信友外,更是為「共融」而存在(梵二之後)。」由於您的聲音的加入,就代表我們都是天主家庭中的一份子,無論唱地好聽與否,或是自己是否是聖詠團的一員,只要音樂能幫助自己與主更加親近,和融入這個大家庭中,我們就是在天國的筵席中了!

 

 

文章欣賞
 
禮儀選曲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