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七主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上個主日(第6主日)及本主日的福音選讀,把甲年的瑪竇福音中、耶穌與法律(Torah)之間的關係,作了重要的區分和說明。樂仁出版的《偕主讀經四福音》有很好的註釋,在此根據這些註解探詢耶穌這一宣講的真情實意。瑪五17-48揭示了耶穌對舊約法律(即法律和先知書)的立場,連續六次用「你們聽過……但我告訴你們」的對立句,說明他不是廢除法律,而是予以完成。前四次對立句(上主日福音)是論寬恕(21-26),論邪淫(27-30),論離婚(31-32),論發誓(33-37);後兩次對立句講論復仇、愛仇(38-48),即本主日的福音選讀。 這最後兩個對立句最重要,因為展現了耶穌訊息的新穎,不只否定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報復律,還進一步,在愛近人以外,也要愛仇人。以牙還牙的報復律不僅在聖經中,也在各文化中普遍存在,其作用是避免無止境的暴力升高,使社會陷入混亂或崩潰。耶穌廢棄報復律,是因為天有好生之德,天主是愛。只有靠生命之愛的力量,才能有徹底的改變;也只有憑著愛,才能終結各種暴力。 本著這一了解,我們來聽耶穌說的第5個對立句:「你們聽過這句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我告訴你們:不要以惡報惡。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你把左臉也轉給他。如果有人控告你,要取去你的內衣,你把外套也給他。如果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走兩千步。凡有求於你的,你就給他。想跟你借貸的,你也不要拒絕。」(38-42)「打你右臉,把左臉轉給他」這類話聽慣了,也許不以為意了,但若真心地聽,並把下面耶穌的要求繼續聽下去,就更能體會耶穌的苦口婆心。筆者的經驗是,這幾句話的確讓我學習不輕易拒絕任何人對我的要求。 耶穌說的第6個對立句,是瑪竇福音第五章全章的綱要和高峰,把真福八端(1-12)、做鹽做光(13-16)、耶穌來完成法律(17-48),作了一個總結,把人帶到十全十美的天父那裡:「你們聽過這句話:『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但我告訴你們:要愛你的仇人!為迫害你的人祈禱。這樣,你們才能成為你們天父的兒女。因為祂使太陽照耀壞人和好人,降雨給正義的人和不義的人。如果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報呢?稅吏不是也這樣做嗎?如果你們只對自己的朋友友善,有什麼比別人強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做嗎?所以,你們應該是成全的,好像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43-48) 「要愛你們的仇人,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44)這句話非常具體,十分感人,尤其記起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為那些迫害他至死的人祈禱:「父啊!寬恕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路二三34)耶穌說「外邦人不是也這樣做嗎?」並非歧視外邦人,而是說出一個事實:朋友是我國五倫之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沒有提陌生人或路人,更不提仇人。耶穌教導我們愛仇,他自己徹底做到,教會亦步亦趨,每位基督徒亦該學習愛仇。 今天的讀經一選自《肋未紀》十九1-2、17-18,為與今天的福音主題配合。舊約特別講聖德的一部書《肋未紀》也講愛人如己,但跟耶穌所講的愛仇有一大段距離。我們先聽聽舊約說什麼:「1上主訓示梅瑟說:2『你告訴以色列子民全體會眾說: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上主我、你們的天主是聖的。17不可存心懷恨弟兄,要坦白勸戒同胞,免得為了他而負罪債。18不可復仇,對本國人不可心懷怨恨;要愛人如己:我是上主。』可見1-2與17-18之間第3節到16節一大段沒有讀出,因為這14節的內容已大多不合今天的生活條件。讀過的4節今日依然有效,但耶穌的宣講已遠遠超過梅瑟,尤其是「愛人如己」四字的內涵。 肋十九18和34二節所說的「愛人如己」,原僅限於本族本鄉本國人;但自從耶穌宣稱天主是全人類的父親以後,一切人,不分種族膚色,都已是兄弟姊妹(見瑪二二39,思高聖經註釋)。由今天的福音選讀,更能體會這愛人如己的「人」,也包括仇人,或那些加害於我們的人。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沒有愛,就沒有世界和平;沒有寬恕,就沒有愛。」今天的福音說明要如何寬恕:「要愛你們的仇人,並且要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一如耶穌自己在十字架上所做過的。 讀經二,格前三16-23,是保祿在上主日講過以十字架的智慧宣講天主的奧秘後,今天繼續解說這智慧在於聖神的臨在:「16你們不知道,你們是天主的宮殿,天主聖神住在你們內嗎?17誰若毀壞天主的宮殿,天主必要毀滅他,因為天主的宮殿是聖的,這宮殿就是你們。」接下來的18-20三節,說世界的智慧在天主面前不算什麼,並引經據典地說今世的智者,在天主前是愚蠢的:「18誰也不要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在今世自以為是有智慧的人,該變為一個愚拙的人,好成為真有智慧的人,19因為這世界的智慧在天主眼中原是愚拙。經上記載說:『天主以智者的計謀捕捉智者;』20又說:『上主識透智者的思想原來都是虛幻。』」 最後,保祿用21- 23三節經文,說明人的所有,和人的所作所為,都不足以自誇,但人之所是,才值得珍視,只需把視角調整恰當,就是把一切指向基督,再由基督回歸天父:「21所以,誰也不可拿人的一切來誇口,因為一切都是你們的:22無論是保祿,或是阿頗羅,或是刻法,或是世界,或是生命,或是死亡,或是現在,或是將來,一切都是屬於你們的;23你們卻是基督的,而基督是天主的。」保祿把各式各樣的人物,把時間空間,把生前死後,把一切的一切都指向基督徒之為人,和為基督的弟子。只有基督是終向,而基督帶領人類回歸天主。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