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房志榮神父
  在新的禮儀年度的開始,我們特別邀請聖經大師房志榮神父,為大家主筆接下來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默想」專欄。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五主日:做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上主日是2月2日,是聖誕節後第40天的獻耶穌於聖殿的慶日,中斷了甲年瑪竇福音選讀,沒有聽到耶穌講過的真福八端。今天回到瑪五13-16,聽到耶穌要求聽祂講道的門徒和聽眾做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有關這4節經文,樂仁出版的《偕主讀經四福音》寫說:「耶穌用日常事物作比喻,使人容易明白。祂指出人應該言行一致,實踐所宣講的事。」該書繼續作反省:「耶穌信手拈來的圖像:鹽、光、山上的城,這一切對你有何啟發?」再作祈禱:「為教會和信友祈禱,願他們像建在山上的城,向眾人彰顯天主的光榮。」最後還該有所行動:「使人看見你的善行而光榮讚美天主。」領略過經文的深意,可讀樂仁的中譯:

  「13你們是地上的鹽。如果鹽失去味道,怎能使它再鹹呢?它不再有用,只好丟到外面去,任人踐踏。14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頂上的城,是無法隱藏的。15沒有人點了燈,把它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亮屋裡所有的人。同樣,你們的光必須照亮他人,讓人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而讚頌你們在天上的父。」樂仁繼續解釋說:「這段有關鹽和光的簡短比喻,完成了有關真福的教訓,並結束了耶穌講的山中聖訓。日常生活中這兩種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所有文化和宗教的象徵世界裡的基本因素。」

  「用以調味和保存食物的鹽,在釋經學的傳統中,常被視為智慧的象徵。為瑪竇而言,這智慧就是天主的聖言,就是福音,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信徒的生命,具體表現出來的。所以說,『你們是地上的鹽。』(13)『如果鹽失去味道』這句警告,在我們今天的世代中,可能比教會歷史中的任何時代更加中肯。今天這個後現代世界,看不起意識形態,只接受見證的魅力。沒有一個認真而表裡一致的基督徒生活作見證,福音便淪為另一種意識形態,而失去其本身的味道。」

  「同樣,基督徒也比做世界的光。光比鹽,更加清晰地表達基督徒的日常行為,應該反映主耶穌的訊息。就如聖保祿所寫的:『你們從前原是黑暗,如今你們在主內成為光明了,生活就應該如同光明之子。』(弗五8)沒有見證,就沒有光。只有在具體的行動中,光才會燦爛。實踐這些有關真福的教訓,將使基督徒遵循另一種生活模式,有時必須反對時代潮流,遭受迫害。這樣更好,因為迫害使人達到圓滿境界:他們要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藉以實現天主僕人的使命,一如依撒意亞先知預言過的:透過迫害(依五十4-9),他們將成為『萬國的光明』(依四二6、四九6)。依六十1-3所寫那座高聳發光、吸引萬民的城,聖史瑪竇視之為向普世宣講福音的使命,那些有基督之光的人所領受的使命。」

  讀經一,依五八7-10,像上文末段所引的依六十1-3一樣,是第三依撒意亞(依56-66章)、即放逐巴比倫後回國(BC538),先知的弟子們宣講的一部分。依58章在思高聖經的標題是「真熱誠的表現」,1-6節中,說了七次守齋,或齋戒,貶之為假熱誠;7-10節才說什麼是真熱誠,就是今天讀經一的內涵:先說天主所要求的齋戒「豈不是要人將食糧分給飢餓的人,將無地容身的貧窮人領到自己的屋裡,見到赤身露體的人給他衣穿,不要避開你的骨肉嗎?」(7)接著把這一切與今天的福音訊息配合:「若這樣,你的光明將要射出,有如黎明,你的創傷將會迅速地復原;你的救援要走在你前面,上主的光榮要作你的後盾。」(8)

  「9那時候,你如果呼喊,上主必要俯允;你如果哀求,上主必定答說:『我在這裡!』你如果從你們中間消除欺詐人、指責人、毀謗人的行為,10你如果把你的食糧施捨給飢餓的人,滿足貧窮人的心靈;那麼,你的黑暗將變成光明,黑暗將成為白晝。」9、10這二節的說法與7、8二節有一樣的格式:先說出一連串人一方面的宗教道德行為,然後是天主一方面的回應,最後,人的光明,上主的光榮一同出現,使黑暗變成光明,成為白晝。耶穌要人做光、做鹽,有舊約先知的預言先作準備。彌撒讀經的挑選,普通舊約和福音都有前後對照的作用。

  讀經二,格前二1-5,是把常年期第二主日開始選讀的保祿致格林多人前書,繼續讀下去。前此三個主日的讀經二,已將格林多前書第一章選讀完畢,今天開始讀第二章。本章前5節在思高聖經的標題是「應回憶保祿怎樣宣講了福音」。在這5節經文中,偉大的保祿宗徒既報告了歷史事實:「1弟兄們,我從前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深的言論或智慧,向你們宣講天主的奧秘,」又聲明了他的決心:「2因為我曾決定,在你們中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進一步訴說他那時的慘狀:「3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既軟弱,又恐懼,而且戰戰兢兢;」但保祿知道他所依靠的是什麼:「4我的言論和我宣講的福音,並不在於動聽的智慧言詞,而是依靠聖神和祂大能的表現,」保祿這樣作的目的是「5使你們的信德不是憑人的智慧,而是憑天主的大能。」

  這麼重要的一段保祿的回顧,涉及傳福音的核心問題。他福傳策略的改變,思高聖經的解釋是:「幾年前,保祿在雅典,以人的智慧宣講失敗之後,來到格城,就決意要以天主使者的身分出現,只講論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的福音(宗十七16-十八18);為此,格城的歸化,不是保祿勸說的效果,而是天主大能的彰顯(六9-11十二1-11格後十二12),格城不得對人的智慧有所誇口。」主日彌撒讀經二的書信,普通有獨自的選讀路線,不一定直接談論主日福音的題材。


反省與行動:

  1. 我明白主耶穌所講「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比喻的含意嗎?
  2. 我生活是否言行一致?我是否常以良好的行為,為主耶穌的福音作證?
  3. 我因實行主耶穌的教導,而遇到阻力甚至遭受迫害嗎?我願意繼續堅持下去嗎?

禱文:

  1. 請為基督徒祈禱。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言行一致,實行主耶穌的教導,以良好的生活見證,照亮他人,光榮在天大父。
  2. 請為我們的國家祈禱。新春新氣象!總統曾在元旦召示今年全國要努力「拼經濟」,並在春節後留任所有財經內閣。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政府和全體國民,尤其是立法院和在野黨,能同心合力,團結一心,提振國家經濟,讓百姓安居樂業。
  3. 請為受苦的人祈禱。北美和日本的暴風雪,巴西大停電,敘利亞、埃及、烏克蘭和泰國政局混亂,都讓許多人在受苦。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天災早日平息,引起禍端的相關政府也能謙虛自省,解決爭端,讓國家重享太平。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房志榮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