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房志榮神父
  在新的禮儀年度的開始,我們特別邀請聖經大師房志榮神父,為大家主筆接下來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默想」專欄。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四主日:聖母獻耶穌於聖殿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每年2月2日是獻耶穌於聖殿日,離前一年12月25日耶穌聖誕,相隔40天。在禮儀日曆裡,這一天稱為奉獻者日,今年是在主日紀念,舊約、書信、福音,三篇彌撒讀經都宣讀,若非主日,則可由讀經一或讀經二中任選一篇宣讀。今天的福音選讀,路二22-32,是聖誕期最後一樁事件和奧蹟,樂仁的《偕主讀經四福音》把它放在一個完整的框架中,即:路二21-40:受割禮、獻於聖殿、西默盎讚歌,亞納讚美,回納匝肋。樂仁四福音解釋說:耶穌的父母忠於上主的誡命,滿全了法律的三項要求:兒子出生後第八天受割禮並起名,把首生兒子獻給天主,母親生男嬰後40天,為自己行取潔禮。(肋十二2-8)

  今天福音選讀的11節經文可分三段來體會:22-24聖母若瑟守法唯謹:「按照梅瑟法律,到了取潔的日子,他們便帶著嬰孩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正如上主的法律所載:凡是頭胎生的男孩應獻給天主。他們也照上主法律的規定獻上祭品:一對斑鳩或兩隻雛鴿。」耶穌誕生在白冷,40天後聖家應該還在那裡。白冷在耶路撒冷南9公里,聖母若瑟帶嬰孩耶穌上京,還不算遠。這是耶穌首次登耶京聖殿,是由父母抱去的。12歲時跟父母一起去朝聖,以後留在聖殿,三天後,才被雙親發現。若望福音記載,耶京是耶穌過節和宣講的重要地點。

  25-27三節描繪出一位活於聖神,由聖神帶領,因聖神而高歌的老人西默盎:「那時在耶路撒冷有個人,名叫西默盎。他正義虔誠,等待著上主安慰以色列的時期,而聖神也在他身上。他曾得聖神啟示,知道自己去世之前,必會看見上主的受傅者。所以當他受到聖神的指引,來到聖殿,遇上抱著嬰孩耶穌的父母正進來,要按法律的慣例為他行禮,」這幅西默盎老人的畫像十分感人:他為人正義,事主虔誠,等待上主安慰以色列。最可貴的是三節經文中,三次提及聖神,說明這老人的生存、行動、敬主,整個為聖神所滲透:聖神在他身上,他曾得聖神啟示,他被聖神指引,來到聖殿。難怪他唱出那麼生動而富內涵的歌了。
   
  28-32四節經文,繪聲繪色地記錄下這位上主老僕人的動作和歌聲:「西默盎就雙手把嬰孩接過來,讚頌天主說:「主啊,現在可照?的話,讓禰的僕人安然去了!因為我已親眼看見禰的救恩,是禰準備好給萬民看見的救恩;這啟示異邦的光明,是禰子民以色列的榮耀。」日課經很恰當地把這首歌放在夜禱的開始,每晚在上床休息前,向天主感謝一天的恩惠,本著信賴之情把自己交託在祂手中。用這歌感恩與自我交託之外,也不妨跟西默盎學習他那種寬大的胸懷:救恩不只是為個人,也是為萬國萬民;光照萬民的救主是以色列的榮耀,這樣把舊約和新約連成一氣,共同構成基督的奧體,何等幸運,何等光彩,何等喜悅!

  讀經一,拉三1-4,是十二位小先知之一的瑪拉基亞先知書、全書短短三章的第三章的前四節,是與耶穌首次來到聖殿配合選讀的。可翻閱思高聖經有關這最後一位先知的介紹,再讀今天選讀的這四節經文,就能體會每節所要說的訊息。上主天主說:「1看!我要派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宰,必要突然進入祂的殿內;你們所想望的盟約的使者,看!他來了——萬軍的上主說。」思高註:「我的使者」是指默西亞的前驅聖若翰洗者;「盟約的使者」是指默西亞自己。「2但是,祂來臨之日,有誰能支持得住?祂顯現時,有誰能站立得住?因為祂像煉金者用的爐火,又像漂布者用的滷汁。3他必坐下,像一個溶化並煉淨銀子的人,煉淨肋未的子孫,精煉他們像精煉金銀一樣,使他們能懷著虔誠,向上主奉獻祭品:」「4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祭品,必能悅樂上主,有如昔日和往年。」這些話不需解釋,只需一一貼合在耶穌身上。

  讀經二,希二14-18,是保祿最後一封書信中的一小段,所闡述的是在肯定基督超越天使的脈絡裡,說基督與人的認同。「14孩子既然都有同樣的血肉,基督也就取了同樣的血肉,為能藉著死亡,毀滅那握有死亡的權勢者——魔鬼,15並解救那些因死亡的恐怖,一直當奴隸的人。16其實人都知道:祂沒有援助天使,而援助了亞巴郎的後裔。17因此祂應在各方面相似弟兄們,好能在關於天主的事上,成為一個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補贖人民的罪惡。18祂既然親自經過了試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那些受試探的人。」

  思高聖經對這一段的解釋是:「希二10-18節說明耶穌因降生成人,受苦受死,暫時『遜於天使』,這是天主救人最『適當』的計畫;照此計畫,從事祝聖的司祭,與被祝聖的人民應同出一源,即同有一樣的人性;因此,天主子願做人的弟兄,為使人作天主的義子,叫所有的人與祂一起讚揚天主聖父(詠二二23),以孩子的心情依靠天主(依八17,18)。又因耶穌親身受過苦難和試探,世人對他更可放心大膽,因為他必同情我們遭受各種試探的人,予以援助。」透過這樣的解釋,再把讀經二細讀一遍,必會有新的領悟,下面舉幾個例子。

  整個教會是在紀念嬰孩耶穌誕生40天後,被父母帶到耶路撒冷聖殿去獻給天主,這與任何其他嬰兒一樣。聖母、若瑟為了取潔所獻的祭品,不但與常人無異,並且是窮人的獻禮,一對斑鳩,不是一頭小牛。唯一不同的,是一對老人,西默盎和女先知亞納,因了聖神的啟發,對這嬰兒說出許多聞所未聞的事,請把路加福音二章33-40繼續讀下去,便會體驗嬰孩耶穌與一般嬰兒的同和不同。


反省與行動:

  1. 西默盎日夜期待著上主的救援,終於遇見了耶穌。我是否渴望與臨在於我生活中的基督相遇?
  2. 主耶穌是照世真光。我是否渴慕基督的光照,而進入永生的光明中?
  3. 身為基督徒,我是否願意使身心聖潔,將自己奉獻給上主?

禱文:

  1. 請為基督徒祈禱。主耶穌為拯救世人,把自己奉獻給天父,是基督徒的榜樣。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教會每一位成員,在生活中,常接受基督真光的照耀,並效法祂的無私奉獻,把這生命真光,引進世界。
  2. 請為我們的政府祈禱。居住正義、司法公正、食品安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等,都是台灣目前正面臨的挑戰。在這新春時節,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政府,能高瞻遠矚,廣納民意,以睿智和魄力,開創國家的新氣象。
  3. 請為各地天災人禍的平息祈禱。泰國、埃及和烏克蘭政局持續動盪;冰風暴再度侵襲美國;H7N9與腸病毒疫情擴大。新年新希望,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世界能早日重享沒有戰爭、病痛、天災的太平盛世。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房志榮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