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三主日:耶穌開始宣講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從本主日始,我們要跟著瑪竇,看耶穌的福傳生活。今天的福音選讀,瑪四12-23,先說耶穌開始宣講(12-17),然後是耶穌召叫最初的四位門徒(18-23)。今按照樂仁出版的《偕主讀經四福音》,逐節反省耶穌的所言所行,一步一步體認救主的心情。「12耶穌聽到若翰被捕的消息,便退避到加里肋亞去了」:耶穌受試探(瑪四1-12)是在猶太曠野,現在退到加里肋亞去。「13祂離開了納匝肋,來到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境內,在海邊的葛法翁城,住了下來。」納匝肋是耶穌隱居三十多年的家鄉,現在宣講 ,以湖邊的葛法翁城為第二故鄉,以伯鐸的家為家。 「14這就應驗了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15『在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地區,沿海大路,約旦河外,外邦人居住的加里肋亞啊!16在黑暗中居住的人們看見了一道皓光;在死亡陰影之地生活的人們,光明已照耀著他們。』」這些先知的話在今天的讀經一裡迴響,那是指公元前721年,亞述攻佔了北國以色列,使人民陷入黑暗,現在救主來了,帶來生命的光。「17從那時起,耶穌開始宣講說:『你們改過自新吧!因為天國近了。』」:這是耶穌宣講的大綱,谷一15有一樣的訊息。洗者若翰說過同樣的話,不過若翰是說默西亞快到了,耶穌則是指自己說的。 耶穌宣講天國所作的第一件事,是召喚門徒弟子,來跟他一同從事福傳。所招收的四位門徒,是出自兩個家庭的弟兄,四人中,三人是耶穌特愛的門徒,突顯出天主的計畫奧妙深遠,是人難以想像的。人的來源和去向,都在天主手中,人只能與之配合。「18耶穌沿加里肋亞海邊走著,看見兩兄弟:西滿——又稱伯多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他們是漁夫,正在海裡撒網。所謂的海,其實是湖,一如路加福音所稱呼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做捕人的漁夫。』20他們立刻拋下漁網,跟隨了祂。」這第一對弟兄的答覆很乾脆,也很大方。 「祂從那裡再往前走,又看見另外兩弟兄: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他們跟父親載伯德在船上忙著補網。耶穌就召叫他們。22他們馬上離開了船和自己的父親,跟隨了祂。」前一對弟兄在撒網,後一對弟兄在補網,漁夫的兩個代表性的行動。他們一聽到耶穌的召叫,即刻拋下了討生活的漁網,跟耶穌去了。後面的一對弟兄,不只拋下了漁網,也離開了漁船和父親,跟耶穌去了。這樣毫無保留地聽從耶穌,跟隨耶穌,使得這對弟兄成了耶穌的最愛門徒。尤其是弟弟若望在他寫的福音書裡,「耶穌的愛徒」成了他的代號。福音中還提及二兄弟的母親,向耶穌懇求把她的兩個兒子,放在他身邊,一左一右。雖然耶穌說,這得由天父安派。結果呢?哥哥第一個為主殉道,弟弟活到一百歲,完成了天主的啟示。 讀經一,依八23b-九3,在聖誕節子夜彌撒中,聽過其中一部分。那是在耶穌誕生的背景下看以色列過去所受的苦辱,今天則是耶穌出現在以民過去受苦的地帶,來宣講天國,驅散他們的黑暗。依八23b是一段歷史的回顧:「以往,上主曾使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兩支派住的地區受藐視,但是日後卻使這通海大路、約旦河東,外邦人的加里肋亞獲得了光榮。」公元前732年,阿蘭(敘利亞)為亞述所吞併,成為亞述帝國的一個行省;以色列大半地區亦為亞述王,劃入自己的版圖,終於在722年滅亡,人民陷入死亡的陰影中。(參閱思高聖經註)七百多年後,耶穌的誕生是一道皓光,再過30多年,耶穌在則步隆和納斐塔里這一地帶開始宣講,更使這地區獲得了光榮和無比的喜樂。這一時間和地理的安排,從舊約到新約,從古帝國的統治到基督帶來的解放,就是天主拯救人類的軌跡。 讀經二,格前一10-13、17,是保祿問候格林多的信友之後,開始說出他的第一道重要的勸勉:不要分黨分派,而要在基督內,團結一致。一10-13前四節,保祿表達了他的願望:大家該言談一致,同心協力,切實團結。然後保祿指出他們中間的黨派之爭:我是保祿的,我是阿頗羅的,我是刻法的,我是基督的。首尾兩位,保祿和基督,我們清楚知道是誰。阿頗羅,是由猶太教皈依基督的學者,他很有學問,通達經書,也很熱心傳福音,因此聲望好,有口皆碑。刻法,就是伯鐸,他是宗徒之長,無論是否到過格林多,信了基督的人,一定非常尊敬伯鐸。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