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四旬期第五主日:耶穌復活拉匝祿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甲年、四旬期五個主日的福音選讀,清楚地分成兩個階段:前二週耶穌受魔誘和耶穌顯聖容,瑪竇福音的敘述突顯了耶穌的人性;後三週,若望福音逐步說明耶穌是救主:祂給人活水,祂是光,祂是復活和生命。 我們聽過前四週的福音訊息後,今天來聽若望福音第十一章所描述的耶穌復活拉匝祿的奇蹟。這是很長的一章,共有57節,寫耶穌復活拉匝祿的奇蹟,佔了45節,然後46-57節記述法利塞人和眾司祭長的反應,他們召開公議會,以大司祭蓋法為首,決定殺死耶穌。這樣結束了若望福音的前部「奇蹟之書」(1-12章)。後部「逾越之書」寫耶穌的苦難、死亡和復活(13-21章)。復活死人是最大奇蹟,構成殺死耶穌的藉口。 若望福音前12章把耶穌宣講生活分成三年,這可從祂三次上耶路撒冷過節得知。首次上耶京潔淨聖殿(二13-25),回加里肋亞,路過撒瑪黎雅,井邊與息哈爾婦人談論活水(四1-42)。第二次,「猶太人的一個節日到了,耶穌上耶路撒冷去」(五1),在此,治好了貝特匝達池邊的癱子,再度回加里肋亞,在湖的對岸行了增餅奇蹟(六)。第三次,帳棚節近了,耶穌秘密地去了耶京,「慶節的最後一天,耶穌站出來高聲說『誰若渴,到我這裡來;信我的人,喝吧!』」(七37-38)又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不會在黑暗中行走,卻要得到生命的光。」(八12),並藉治好胎生的盲人(九)及復活拉匝祿(十一),以證明他所言不虛。 耶穌三年宣道的時間順序,是隨著他上耶路撒冷過節而安排的。至於宣講的主題和與之配合的奇蹟,是由水開始,講到光,再進一步講到死亡、復活與生命,從物質生理的生命,到靈性超越的生命,從今世到永生,從地上到天上。水能止渴、洗淨、治癒;水又分為井水、活水、湧入永生的水。光有宇宙的光和暗,有人眼目的見和盲,有人心靈的開和閉。當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卻有生命的光」時,造物主和一切與光有連結的受造界都涵蓋在裡面了,就像天主創造時所說的第一句話:「有光!就有了光。」這光就是生命的源頭,所以耶穌說,跟隨他的人,要得到生命的光。造物主和救世主是一個天主。 在這樣一個脈絡裡來看、來體驗耶穌復活拉匝祿的奇蹟,才能較深刻地把握其意義,或更好說,來領悟這一奇蹟如何結束了若望福音的「奇蹟之書」,同時又翻開了下一部「逾越之書」,就是耶穌基督自己的苦難、死亡,和復活的扉頁。樂仁出版的《偕主讀經四福音》給若十一1-44下注釋說:「耶穌使拉匝祿死而復生,顯示祂是賜予生命者。這次事件,証明生命的恩賜戰勝死亡,也是耶穌行的七個奇蹟中的最後一個「神蹟」。面對這個神蹟,人們分裂為信者與不信者。有信德的人進入生命之門,不信者卻不得進入。 讀經一,則三十七12-14,是厄則克耳先知記下上主給枯骨復生的神視(1-10)所作的寓意解釋:「11雅威對我說:『人子,這些骨骸就是以色列家族。他們常說:我們的骨骸乾枯了,希望也破滅了,我們都完了。我們被遺棄了。』12因此你要說預言,告訴他們雅威的話:我要打開你們的墳墓,將你們從墳中帶出來,帶領你們回到以色列的土地上去。我的子民呀!13當我打開你們的墳墓,將你們從中帶出來時,你們便會知道我是雅威。14我要將我的神靈放在你們身上,使你們復生。我要使你們在你們的土地上振興起來,那時你們便會明白我是雅威,我言出必行。」(牧靈聖經譯文) 舊約天主子民的復生,預告新約天主子民的新生命,並且由子民到個人,都要獲得這新生命,一如耶穌使拉匝祿復生一樣。則三七5上主說過「我將我的神賜給?,使你復生。」這句話在14節重複說出,對象卻由單數的「你」變為複數的「你們」:「我要將我的神放在你們身上,使你們復生。」這種個人和團體的復生和新生命,就是我們在信經裡所念的最後兩條信理:「我信死人的復活,我信永恆的生命。」保祿在讀經二繼續講這道理。 讀經二,羅八8-11,按照牧靈聖經,羅馬書第八章前一半講論聖神:1-4講我們領受了聖神;5-17講聖神引導我們。為對這訊息有一個較完整的體認,最好把1-11全讀出來:「1凡活在基督耶穌內的人已無罪可定。2因為神聖的法律,就是那在基督耶穌內使我們得生命的聖神,已把我們從罪惡死亡的法律中解救出來。3經上的法律,由於人性無法追隨而有缺陷。天主親自來成就了,祂派了自己的兒子,取了跟我們相同的本性,作為贖罪祭,判定了我們人性中的罪。4因此,法律所要求的,就會在我們這些已不再隨著肉性,而隨從聖神生活的人身上實踐。5隨著血肉本性生活的人看重本性之物,跟從聖神引導的人切望聖神之事。6恣意於本性之欲,唯有滅亡。相反地,追求精神則得到生命與平安。7肉身所嚮往的是與天主為敵,因為血肉之軀不服從天主的法律,實際上也不能。」 「8凡隨從肉身本性的,絕不會令天主歡喜。9但是,你們已不再屬於肉身之本性,因為由天主來的聖神已住在你們心靈裡,你們的生活是神性的。誰沒有基督聖神,誰就不屬於基督。10基督住在你們內,即使軀體會因罪而死,但心靈精神已成義而能獲得生命。11如果曾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那位聖神在你們心中,那麼,將耶穌基督從死者中復活起來的那位,也將藉著在你們心中的聖神,使你們的肉身得到生命。」保祿的這番話,把若望對基督救恩的洞察同樣歸給了聖神、基督聖神:有這聖神,就屬於基督,使我們的肉身得到生命:復活和永生。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