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復活期第七主日 耶穌升天節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耶穌復活後第四十天升天,本在星期四,但為一般信友的方便,改在主日慶祝,佔用了復活期第七主日,也就不讀第七主日本有的讀經,而專注於耶穌升天節的讀經,因為耶穌升天是重要的奧跡之一,透過天主聖言,我們嘗試領略其深意。甲、乙、丙三年的升天節讀經,前兩篇都是宗徒大事錄和厄弗所書,福音則由瑪竇、馬爾谷、路加分別報導。今年、甲年選讀的是瑪二八16-20:「16那十一位門徒去了加里肋亞,來到耶穌指定的山上。17他們看見耶穌,就朝拜祂,但有些人仍在懷疑。」《新約聖經樂仁譯本(2014年版)》把這二節視為獨立單位,標為「耶穌向十一位顯現」,並指出平行文:谷十六14,路二四36-37,若二十19-20。 「18耶穌上前對他們說:『上天下地的一切權柄已交給了我。19所以,你們去吧,使所有的民族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的名給他們付洗,20教導他們遵守我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永遠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終結。』」結束瑪竇福音的這三節經句,場面偉大,氣勢雄偉:空間包括上天下地,時間直達末世永恆,主角涵蓋門徒、聖三、各民族,教導含有耶穌所吩咐的一切。回顧一下當初耶穌派遣門徒出去宣講時所說的話,視野和目標有了極大的變化。「耶穌派遣那十二人出去,吩咐他們說:『不要去外邦人的地方,不要進入撒瑪黎雅人的城市。你們應該去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瑪十6-7)這與上段話多麼不同! 瑪竇不寫耶穌升天的事,像路加那樣,卻為我們寫下了耶穌升天前和十一門徒的最後相聚(16-17),及祂向門徒們說的最後一席話(18-20),這是多麼珍貴的遺產!這五節經句是整部瑪竇福音最菁華的綱要。「那十一位門徒去了加里肋亞,來到耶穌所指定的山上。」(16)耶穌是在加里肋亞湖邊召叫門徒,在湖邊山丘上講道,現在師徒相約在加里肋亞的一座山上(大博爾?)道別。「他們看見耶穌,就朝拜祂,但有些人仍在懷疑。」(17)看見耶穌,朝拜耶穌,我們覺得十分自然,理所當然,但「有些人仍然懷疑」是怎麼回事?門徒中有人像多默一樣很會懷疑,我們何嘗不是!看見耶穌,朝拜耶穌,是憑信德,我們該不斷求信德之恩。 「耶穌上前對他們說:『上天下地的一切權柄已交給了我。』」(18)耶穌用這句話告訴門徒祂的身分,及祂降生成人、苦難聖死、復活升天的救恩大業已完成,現在是門徒們出去宣講的時候了:「所以,你們去吧,使所有的民族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付洗,」(19)不只個人,還有民族;不只聽道,還得作門徒,作耶穌的門徒,就是進入天主聖三的大家庭。「教導他們遵守我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永遠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終結。」(20)信了,領洗了,還得遵守耶穌所吩咐的一切,就是彼此相愛的命令。這並不難,因為耶穌永遠與我們同在,祂既是厄瑪奴耳(一23),還要永遠陪伴我們,直到世末。 讀經一,宗一1-11,是路加第二部作品的開端11節,是一座出色的大橋,把回歸天父那裡去的耶穌,和世界上的耶穌替身、祂所建立的教會,連成一氣,聯繫的鈕帶是天主聖神。《新約聖經樂仁譯本(2014年版)》把這11節分三個主題呈現,先是序言:「1德敖斐羅閣下:我在前一部書中,已經敘述了耶穌從開始所行所教的一切,2直到祂藉著聖神吩咐了宗徒—即祂所召選的人,被接升天的那日為止。」然後略提苦難、死亡、復活顯現和「預許聖神」:「3祂受難後,用許多證據給他們顯示自己是活著的,向他們顯現共四十天之久,教導他們有關天主國的事。4耶穌和他們聚會時,對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許諾實現,那就是我對你們說過的:5若翰用水施洗,而你們幾天後將要受聖神的洗。』」 最後六節生動地描述「耶穌升天」:「6他們聚在一起時,詢問祂說:『主,祢要在這時候復興以色列國嗎?』7祂對他們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和日子,不是你們應該知道的。8但當聖神降臨在你們身上時,你們必會領受能力,並且你們將要作我的見證人,從耶路撒冷開始,到猶太和撒瑪黎雅全境,直到天涯海角。』9說完這話,耶穌在眾人眼前被舉升天,有一朵雲彩接祂去了,他們再看不見祂了。10耶穌已離去,但他們仍凝視著天,忽然有兩個身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身邊,11說:『加里肋亞人啊,你們為什麼還站在這裡望著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的耶穌,你們看祂怎樣升天,祂也會怎樣回來。』」 讀經二,弗一17-23,是一篇祝禱詞。保祿見到厄弗所信友的信德和愛德,大為感動,因此祝福期望他們更進一步,深深體認天父的大能,使耶穌死後復活,升到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這為信友是極大的鼓勵,和永生希望的源泉: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