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復活期第二主日 天主慈悲主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今天教會有一件大喜事,是二位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祿二世榮列聖品。我們為此歡躍喜慶,感謝天主賞賜我們如此可親可愛、多采多姿的生活榜樣。努力尋求多懂一點今天感恩禮中的天主聖言,也算是效法他們的一個小小行動。我們先看福音選讀,甲、乙、丙三年,本主日都宣讀若二十19-31,表示不能有更好的選擇。理由是若望福音十分注重報導中時間和地點的準確。復活節當天上午的感恩禮,也是甲、乙、丙三年,都讀若二十1-9,「1安息日後的第一天清早,天還未亮,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墓前….」多麼準確的時間和地點!她即刻去報告伯鐸和若望,二人跑到墳墓那裡,看到空墳,伯鐸莫名其妙,若望卻信了。這是我們上主日聽過的訊息。接下去的11-18節,描繪出耶穌顯現給瑪達肋納的動人畫面。 再接下去的19-31節,就是我們今天讀的福音。先用5節描述耶穌復活的當天晚上,顯現給十位門徒(多默不在場):「19在同一天,也就是一週的第一天晚上,門徒們聚在一起。因為怕猶太人,門窗都關上。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20說完這話,就把自己的手和肋旁,給他們看。門徒們看著主,都滿心歡喜。21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們。』22說完這話,便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23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不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不得赦免。』耶穌復活和顯現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賦予門徒們赦罪的權柄。 下面的五節先用兩節描繪不在場的多默,死也不信其他門徒看見了復活的主。最後三節報導復活後第八天,耶穌再度顯現給門徒們,主要是回應多默的要求:「24耶穌來時,十二門徒中綽號叫雙胞胎的多默沒有和祂門在一起。25別的門徒對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他卻說:『除非我見到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孔,並用手探入祂的肋旁;否則,我絕不信!』26八天後,門徒們又聚在屋裡,多默與他們在一起。雖然門窗都關著,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27然後祂對多默說:『把你的手指放在這裡,查看我的手吧!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吧!不要疑惑了,要信!』28多默回答祂說:『?是我的主!我的天主!』29耶穌說:『因為看見了我,你才信嗎?那些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是有福的!』」耶穌的遷就令人感動,祂給未見到祂者的訊息更鼓舞我們。 餘下的二節是若望福音的收尾。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此把耶穌的復活及復活後的顯現,視為奇(神)蹟之一,當然是最大的奇蹟,是基督信仰的最重要基礎,一如日後聖保祿所闡述的。「30耶穌在門徒面前還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載在這本書上。31這些事記載下來,是要使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你們信了,就會因祂的名而得生命。」上一段,我們剛聽過耶穌向多默說,那些沒有見而信的人是有福的。現在福音結尾時,作者向世世代代所有的人說,「你們信了,就會因祂的名而得生命。我們求吧:我信,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補助!」 讀經一,甲、乙、丙三年都採用《宗徒大事錄》,但每年選讀不同的一小段,今年選的是宗二42-47:「最初的教會團體」。樂仁出版的《偕主讀經路加福音及宗徒大事錄》給這六節經文下註說:「這段經文概括地描繪了一個理想的基督徒團體的共融生活。反省:這個團體中,關鍵性的生活層面是什麼?祈禱:團體生活提供很多好機會,也有不少挑戰。求主賜給我們恩寵,能夠妥善處理團體生活中需要改善的一些層面。行動:多行愛德工作,來證實你的信仰,而不是只說空話。以這樣的心態來讀宗二42-47:「42他們恆心遵守宗徒的教導、常常團聚一起、擘餅和祈禱。43宗徒們,顯了很多奇蹟異能,眾人多起了敬畏之心。44所有的信徒都住在一起,共用一切物品。45他們變賣了產業和財物,按各人所需分配。46每天他們在聖殿中集會,又在家裡擘餅,以單純喜樂的心一起進餐。47他們讚美天主。獲得民眾的喜愛。每天,上主都讓得救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讀經二,甲、乙、丙三年都不同,今年選讀伯前一3-9。伯鐸前書寫於公元64年,在伯鐸去世前不久。古老傳統確信伯鐸是在尼錄王迫害教會時被殺的,埋在梵蒂岡山丘的墓地。他寫信給最早遭受迫害的一些亞洲教會。與保祿不同的是,他不多澄清或捍衛信仰,而藉基督的範例,講解領洗的效果,鼓勵受苦的信徒。在此,先讀《牧靈聖經》的譯文,然後再略予解釋。 「3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祂的慈悲多麼豐厚偉大!祂藉耶穌基督從死者中的復活,給了我們新生命和深切的希望,4祂為你們保留的天上的產業,這產業不損壞、不腐蝕、不老舊。5因為天主的大能保護著你們,為使你們藉著信德,獲得已臨近,就要在最後時刻顯現的救恩。6因此,你們要喜樂,雖然你們暫時要容忍各種磨煉,7這磨煉是為了試驗你們的信德,就如黃金要經火煉一樣。黃金是會消失的東西,信德的價值卻高過黃金。當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你們將要受嘉許,得享光榮和尊敬。8你們還沒見過他,但你們熱愛他;你們現在仍未見他,卻都信了他;體驗著言語所不能形容的那光榮的快樂,9因為你們必達到信仰的目標,即你們靈魂的得救。」 本書信一章3節至三章9節所寫,其靈感都來自初期教會的洗禮儀式、讚美詩和講道。伯鐸認為這類表達,最能提醒基督徒體現他們的信仰生活實況。4節說出天上產業與地上的不同;5節說,有信德的人體驗到救恩的臨近;6-7節把喜樂、磨煉、信德、容忍與黃金相比,但遠遠超過黃金;最後8-9節,伯鐸及若望異曲同工地肯定耶穌在福音中向多默所說的:那沒有見過而信的人是有福的。如今,伯鐸加重語氣說,那沒有見過,且還看不見祂的人,依然信祂,依然愛他。感謝天主,世上有千千萬萬數不清的人是如此,我們也願努力日復一日做到這點。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