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智勳神父,是耶穌會士,在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倫理神學,並擔任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上智之座小堂主任司鐸,同時也是神學雜誌《神思》的主編。 丙年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默想 門徒是被「派遣」的:福音清楚說明耶穌「派遣」祂的門徒,「使徒」(apostle)的原意就有被「派遣」的意思。基督徒必須有這份「使命感」才是真正的基督徒,這也是天主教徒較弱的地方,未能明白傳福音是基督徒與生俱來的本質。路加福音記載耶穌兩次派遣門徒,更突顯「使命感」的重要。第一次派遣十二人,明顯表示十二宗徒在福傳上的特殊角色。今天我們可引申說,聖職人員有非傳福音不可的特殊責任。第二次耶穌派遣七十二人,有專家指出在舊約的世界觀中,認為全天下的國家只有七十二個,這裡表示基督徒被派遣到所有國家,不再侷限於以色列十二支派。另一個意思是,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傳福音的使命,都被派遣到各地傳福音。 門徒傳福音時必須彼此合作:耶穌派遣門徒兩個、兩個的出去,裡面包含了豐富的意義。一方面顯示出傳福音是基督徒團體的使命,而不是個人的事業;另一方面,基督徒所傳的既是愛與和平的福音,他們唯有在與同伴的關係中活出愛與和平的精神,所傳的福音才有說服力與可信性。與同伴保持良好關係並不容易,他們的組合並非出於自己的選擇,而是出於被派遣;在如此的條件下,把愛與和平生活出來,更能彰顯福音的力量。 從教會過去的經驗中可以得知,福音未能廣揚,往往因為基督徒彼此間的相處不能帶出愛的訊息。神父與神父不和,神父與教友不和,教友與教友不和,彼此都以為自己最有真理,不惜維護真理而傷害愛德,還自認為是為天主做了件好事。聖雄甘地曾慨嘆說:「基督徒若能像基督一樣愛人,全印度都會信了耶穌基督。」 門徒必須把愛與和平帶給別人:不但門徒之間須具備愛與和平,他們更要把愛與和平帶給別人。耶穌要求門徒謙遜地祈求天主多派遣工人來收割莊稼,傳福音時不要依賴物質而要倚靠天主,並要懷著迫切的情懷去傳,但最重要的,還是把和平之子耶穌基督的平安帶給別人,代表耶穌說:「願這一家平安!」「天主的國已臨近你們了!」基督徒要牢記自己是和平使者,無論進了那一家,都要帶去主的平安。門徒「要醫治城中的病人」——身體疾病的痊癒,只是天國來臨的記號,耶穌更重視全人的治療;個人內心的與人際關係中的愛與和平,的確可以治療無信的、自私的、貪婪的、虛偽的、憤怒的、絕望的心靈。 傳福音的門徒有喜有憂:傳福音有一定的困難,有被拒絕的時候,連聖保祿也曾在雅典有過不愉快的經驗,門徒不能期望時時處處都受歡迎。耶穌安慰門徒說,這是他們的損失,不歡迎愛與和平的人只會自食其果。傳福音的門徒應該時常喜樂,不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戰勝惡勢力,而是因為他們的名字已經寫在天上了。這真是個好消息,有聖經中耶穌的話作保證。不少教友十分重視某些敬禮或某些禱文,因為據說這些可幫助他們不致帶著大罪而終;其實耶穌在福音中早就說了,傳福音的門徒應該歡喜雀躍,因為他們的名字已經寫在天上了。 讓我們將今日福音的訊息牢記在心:基督徒的身分包括被派遣傳福音的使命,傳福音時必須與別人合作,彼此先活出愛與和平,然後才將愛與和平帶給別人。傳福音者「是」什麼,影響著他們「說」什麼及「做」什麼。傳福音者最大的喜樂,就是耶穌保證他們的名字已經寫在天上了。反省與實踐
信友禱詞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