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房志榮神父
  在新的禮儀年度的開始,我們特別邀請聖經大師房志榮神父,為大家主筆接下來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默想」專欄。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天主的基督」「人子必須受很多苦」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四部福音都肯定伯鐸說出了耶穌的身分,但每部福音的報導各有其不同的重點。瑪16:16寫道:「祢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若6:68說:「主!我們要投靠誰呢?唯獨祢有永生的話。現在我們信,也知道祢是天主的聖者。」谷8:29記述:「祢是基督。」路9:20則寫:「天主的基督。」耶穌對這些說法也就有不同的回應:說伯鐸是磐石,耶穌要在這磐石上建立祂的教會。永生的話帶來生命的食糧。耶穌是基督,是天主的基督,基督是希臘文,希伯來文和阿拉美文都是默西亞,意思都是受傅者。當時的猶太民族所期待的是喜樂的傅油,勝利的默西亞,而耶穌要傅的卻是苦難的油,但將死而復活,祂的復活才是真正的勝利。

  福音選讀路9:18-21,這訊息傳遞得尤其清楚。路加這裡和馬爾谷一樣(谷8:29),在他們所寫福音書的中間,安排了關於耶穌身分的段落,形成福音的高峰和分界點;而耶穌訓練門徒,也展開一個新階段。「耶穌開始教導他們,人子要受很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且要被殺死,但第三天祂要復活。」(谷8:31)路加循著這路線,以一個外邦人的思路,用今天的四節經句,把猶太人對耶穌前期宣講的成就,比做他們歷史中最偉大的先知,從最後的一位若翰洗者,到最早的一位厄里亞,或一位古時的大先知,如梅瑟、撒慕爾等:「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們伴隨在旁,祂問他們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回答:『洗者若翰呀!也有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一位古時的先知復活了。』」(樂仁出版社,《四福音》。路9:18-19)

  外人如此看耶穌,不足為奇,因為大家所期待的默西亞,就是像厄里亞那樣興雲作雨、克敵致勝的救世者。現在耶穌要一探門徒們的想法:「祂又問他們:『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天主的基督。』然而耶穌嚴肅地命令他們,不可跟別人談論這事。」(20-21)有了前面的一般看法,伯鐸的答話顯得特別突出。不過「天主的基督」這一說法是很少用的。另一說法「上主的基督」(路2:26)較好懂,指謂耶穌是天主派遣來的,救恩計畫的完成者。21節的「命令」是「嚴肅的」,是因了路加要在22節所說的耶穌默西亞的救世之道:必須受苦,死去,才能復活(請參閱24、26、46這三節),而伯鐸的答話是來自父的啟迪。(瑪16:17)

  上文說過,耶穌嚴厲禁止門徒跟別人談論這事,是因了22節所說的:「人子必須受很多苦,被眾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甚至處死,但在第三日必要復活。」這是對於伯鐸答話不可或缺的補充或糾正:「必須」指耶穌以下所說,是天主計畫的一部分(路17:25,24:7、26),好像是在對伯鐸說:你所說的「天主的基督」,只有在苦難、死亡、復活的背景下,才能懂得正確。耶穌把伯鐸的宣信,先與「人子」、「天主子」的稱呼配合(達7:13-14,路22:66-71),然後說明,達尼爾所說「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的人子,必須先當「上主受苦的僕人」(依41:55)。這樣,本文的標題就不難懂了:耶穌是「天主的基督」,像達尼爾所描述的那樣,但在達尼爾以前,第二依撒意亞早已用四首詩歌詳述了基督僕人的苦難聖死。

反省與行動:

  1. 若是耶穌問我:「你說,我是誰呢?」我會怎麼回答?
  2. 我如何體會主耶穌為使世人獲得救恩,甘心自我犧牲的大愛?
  3. 面對挑戰和痛苦時,我是否願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走十字苦路?

禱文:

  1. 請為聖教會祈禱。主基督是受苦受難,死而復活的默西亞。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每一位基督徒,能清楚認識主耶穌的身分和使命,體認、回報祂捨己為人的愛,跟隨祂走上十字苦路,走向預許的永生。
  2. 請為化解意識型態的對立祈禱。族群對立,撕裂人民的情感。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每一位台灣人民,體認彼此是命運休戚與共的兄弟姊妹,能互相聆聽、尊重;政治人物放下意識型態的對立,以國家的整體利益為重,帶領台灣突破兩岸、外交的困境,開創繁榮的未來。
  3. 請為世人的平安祈禱。為世人得救而受苦受難的主耶穌,是和平的君王。祈求仁慈的上主化解世人的苦難,尤其是佛羅里達州同志夜店的槍擊事件,伊斯蘭國的濫殺無辜,和各地因極端氣候引發的天災人禍,並穩固歐盟的政治、經濟情勢。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房志榮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