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志榮神父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四旬期第四主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上個主日路加記載耶穌勸人及時悔改,本主日耶穌講天父如何接納悔改的人。在《路加福音》第15章裡,耶穌用三個比喻逐步說明天父的慈悲為懷。1-3節告訴我們,這三個比喻是向法利塞人和經師說的。4-7節講善牧尋羊,背羊回家。第7節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天上為他歡喜,勝過為那九十九個無需悔改的義人。」天上是指天主。8-10節講女人尋獲銀幣的比喻,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天主的眾天使為他歡喜。」這兩個比喻說明耶穌勸人悔改,是要讓天主歡喜,讓天使們歡喜,這是在天上。至於地上,牧人請他的朋友和鄰人,女人請她的女友和朋友一同歡喜,因為他們失而復得了。這句失而復得,也在下一個比喻裡出現。 在11-31節的比喻中,失而復得的不是羊,不是錢,而是人──小兒子。復得的主人也不是牧人或女人,而是父親。耶穌口中的這個父親就是天父,首先是祂的生身之父,又因聖言降生成了人子,使我們所有為人子女的,亦能以祂的父為我們的父。現在祂告訴我們,天父是怎樣的一個父親。這父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可視為以色列,小兒子代表外邦人。12-19節這一大段描述小兒子行徑的文字,很像保祿書信中所寫的外邦人,在接受福音訊息前的奢迷淫亂生活。但在聽到福音的宣講後,棄邪歸正,走上人生正途。不過,耶穌所說的小兒子想家,動機很單純:「我父親有那麼多傭工,食物多得要剩下來,我卻要在這裡餓死!」(17) 描寫父親的幾節經句(20b-24)是這比喻的高峰:「於是他起身,回父親的家去了。他還在遠處時,父親便看見他,慈悲心腸大動,就跑過去,摟住他的頸項,不停地親吻他。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再不配稱為你的兒子了。』但父親吩咐自己的僕人說:『快!拿最好的長袍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拿鞋子給他穿。把那隻小肥牛牽來宰了!我們要吃喝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於是,他們開始慶祝。」父親的五個動作:看見,大動慈悲心腸,跑過去,摟著兒子,不停地親吻。給僕人五道命令:拿來長袍、戒指、鞋子、宰小肥牛、吃喝慶祝;理由是兒子死而復活,失而復生了。 長子與家僕及父親的對話(25-32)是比喻的另一高峰。僕人答話的最後一句「還宰了那隻小肥牛呢!」再次提到小肥牛,突顯父親高興的程度。「大兒子生氣了,不肯進去。他的父親出來懇求他。」(28)父親不只是勸解(《思高聖經》),且是懇求(《四福音》,樂仁出版社),希臘動詞是「過去進行式」(imperfect),表示父親懇求了不只一次。長子的答話「但你這個兒子在娼妓身上花光了你的家產,他一回來,你就為他宰了那頭小肥牛!」(30)第三次長子以驚嘆號說到小肥牛,而自己規規矩矩在家勤勞,連一隻小山羊都得不到。父親的回答把父子三人團結起來:「孩子呀!你一直和我在一起,凡我所擁有的,都屬於你。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我們必須歡樂慶祝!」(31-32)法利塞人和經師代表守法唯謹的以色列,他們聽了這個比喻有何感想?大多數的基督徒是外邦人,我們多麼慶幸有這樣的父親!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