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房志榮神父
  在新的禮儀年度的開始,我們特別邀請聖經大師房志榮神父,為大家主筆接下來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默想」專欄。

  房志榮神父,是耶穌會士,擁有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學位,曾任輔仁神學院院長。神父學貫中西,精通九國語言,提倡以中華文化的角度,領悟天主的啟示。神父見解高深,文筆優美,深具學者及文人風範,拜讀其大作,實為心靈的饗宴。

   本專欄的反省實踐、信友禱文部分,仍由禮儀研究中心提供。歡迎各位朋友加入撰寫行列,並提供意見。

主受洗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每年常年期都以主受洗日開始。今年是丙年,以路加所報導的耶穌受若翰的洗禮,作為常年期第一主日的福音選讀。讀經一、讀經二與福音選讀配合,把耶穌的受洗,與舊約先知書中的喜訊,以及新約書信中論基督徒洗禮的施行和意義,一併鋪陳開來,幫助我們加深體驗耶穌受洗的開創性,及基督信仰中洗禮所帶來的新生命。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篇聖言,每篇都分二小段,讓我們至少可以從六個不同的角度來看耶穌的受洗,及我們的洗禮。

  福音選自路3:15-16、21、22。跟瑪竇和馬爾谷的平行文相比,路加在講耶穌受洗前,先說明洗禮與默西亞的關連,而若翰指出兩種不同的洗禮。21-22節敘述耶穌受洗時,把默西亞(耶穌)所受洗禮的特色描繪出來了:「全體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當祂祈禱時,天開了,聖神以鴿子的形狀降臨在祂身上,天上還傳來聲音說:『祢是我鍾愛的兒子,我所喜悅的。』」(《四福音》,樂仁出版社)這裡所發生的事,完全符合若翰在前一段所說的話:「我用水洗你們,可是將有一位要來,祂比我更有能力,我連給祂解鞋帶都不配。祂要以聖神及火洗你們。」耶穌復活後升天前,命令宗徒們往普天下去,使所有的民族做祂的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的名給他們授洗(瑪28:19);在祂宣講天國以前,自己先受了洗,當祂祈禱時,天開了,聖神降在祂身上,天父認祂為愛子,說自己衷心喜愛祂。

  讀經一選讀的依40:1-5、9-11這兩段先知話,已在將臨期和聖誕期出現過,1-5節正是若翰宣講的主調:拯救者快到了,要為祂修好道路,這路原是由巴比倫通往耶路撒冷的曠野,現在卻是聖言降生人間的路。第二段9-11節,則已到達耶路撒冷了:「你這給熙雍(耶路撒冷)傳喜訊的呀,請登上高山,請大聲疾呼,向猶大各城市報告說:你們的天主來了!」耶路撒冷的確是群山環繞,而耶穌誕生地白冷小鎮就在其南端九公里處。天主以人的形體來到世界,降生人間了。在今天禮儀安排的脈絡中,降生人間的主耶穌,已長大成人前來受洗,以準備宣講天國。「祂要像牧人牧放羊群,用手臂集合小羊,把牠們抱在懷裡,祂溫和地帶領哺乳的母羊。」

  讀經二選讀的鐸2:11-14,3:4-7這兩段,都用相似的語句開始:「天主救眾人的恩寵已經顯示出來」,和「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祂對人的慈愛顯示出來了」。天主救人的恩寵就是:教導我們捨棄罪惡的生活,和世俗的慾望,使我們在世度着自律的、公正的、虔誠敬主的生活,以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就是我們偉大的天主和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第二段說天主的良善顯現出來了,「祂救了我們,並不是由於我們本着義德所立的功勞,而是出於祂的憐憫,藉着聖神所施行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救了我們。這聖神是天主藉著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的,好使我們因祂的恩寵成義,並能繼承我們所盼望的永生。」

反省與行動:

  1. 我受洗時,有怎樣的體驗?洗禮為我有什麼意義?
  2. 我明白為什麼天父對耶穌說:「祢是我的愛子,我滿心喜悅祢」?
  3. 耶穌受洗後,展開了宣講和救世的使命,身為基督徒,我如何活出福傳使命?

禱文:

  1. 請為天主子民祈禱。主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展開祂福傳的使命。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每一位基督徒,常能重溫洗禮時的召叫,願意跟隨基督,滿懷熱誠地傳揚天國,熱心為主作證。
  2. 請為台灣的教育祈禱。台灣教育正面臨嚴峻的考驗。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政府和家長都能體悟教育的真實意義,調整政策和心態,培養身心和智能均衡發展的學子,胸襟寬闊、眼光遠大,腳踏實地的做人處事。
  3. 請為世人的平安祈禱。人人嚮往平安,但世界仍動盪不安。祈求仁慈的上主平息各地的衝突和戰亂,尤其是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緊張關係,敘利亞的內戰,和南海主權爭議;眷顧因天災、人禍,而活在恐懼、匱乏中的弟兄姊妹,讓每一個人都能平安度日。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房志榮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