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祈禱手冊
(持續一整年)
不斷祈禱 (得前五17)
由梵諦岡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Unity)
及信仰與教制運動與普世教會協會(The Commission on Faith and Order of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共同編製。
聖經經句節錄
本手冊所引用之聖經章節均出自香港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所譯釋出版之思高本聖經,為方便基督教同工明白出處,我們附上節錄之章節名稱以便查詢。
致「基督徒合一運動祈禱週」組織者
在一整年中尋求合一
傳統上,北半球的基督徒合一運動祈禱週於每年的1月18日至25日舉行。此日期乃保祿威特遜(Paul Wattson)於1908年所提出,涵蓋了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日,具有顯著的象徵意義。南半球則因一月是假期,眾教會通常選擇其他時間來舉行祈禱週,例如五旬節前後(1926年由信仰與教制運動Faith
and Order Movement所提議),同樣具有教會合一的象徵意義。
然日期並非固定,我們鼓勵您了解這份資料,當作邀請,在此一年中尋找合適的時機,生活出各教會已經達成的共融,並為基督所願的全面合一祈禱。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一天
時常祈禱
不斷祈禱 (得前{帖前}五17)
依(賽) 五十五6-9 趁上主可找到的時候,你們應尋找祂
詠(詩) 三十四 我尋求了上主,祂聽了我的祈求
得前 五(12a) 13b-18 不斷祈禱
路 十八1-8 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
釋義
保祿寫道「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這封信他是寫給一個對死亡產生焦慮的基督徒團體。許多弟兄姊妹在基督再來將一切人領入祂的復活前已經「睡了」。這些去世的信徒將會怎樣呢?活著的人又將如何呢?保祿要他們放心,已亡的人與存留者必將復活,並勸勉他們要「不斷祈禱」。「不斷祈禱」是什麼意思呢?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我們的全部生命是在尋找主,堅信在尋找中,我們將尋見。
以色列人在流亡充軍期間,當一切看來無望時,依撒意亞(以賽亞)先知卻宣告「趁上主可找到的時候,你們應尋找祂;趁祂在近處的時候,你們應呼求祂。」即使充軍異鄉,上主依舊在近處,催促祂的子民在祈禱中歸向祂,遵守祂的誡命,使他們體認上主的憐憫與寬恕。聖詠(詩篇)34篇確認先知的信念,上主將俯聽呼求祂的人,並讚揚不斷祈禱的人。
路加福音中,耶穌用這個比喻,即一個寡婦從既不畏懼天主又不敬重人的法官那裡求得正義的比喻來教導祂的門徒。這個故事可提醒我們需要不斷地祈禱:「持續不斷、不灰心地祈禱」,並確信祈禱必蒙應允:「天主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祂,祂豈能不給他們伸冤?」
身為尋求合一的基督徒,我們默想這些聖經章節為了尋找「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是基督在我們內生活。我們應不斷祈禱的這項召叫,成為基督對天父永恆祈禱的一部分:「願眾人都合為一,……叫世界相信……。」我們所尋求的合一是「按照基督的心意」的合一,及基督徒一起舉行的「八日」祈禱敬禮,因為合一反映出聖經中的完成(completion)之意,我們的祈禱終有一天會得到應允。
合一是天主賞賜給教會的禮物。天主同時召叫基督徒將這份恩賜生活出來。基督徒的合一祈禱,是吾人致力達到完全可見的合一的泉源。百年來這項為基督徒合一的「八日」祈禱有著豐碩的成果。但仍有許多障礙與困難造成基督徒與其教會間的分裂。如果我們不灰心,便需堅定地祈禱,好使我們的全部所為與我們的整個存在,都是為能找到天主及祂的聖意。
禱文
合一的主,聖父、聖子與聖神,我們不斷地祈禱,為使我們能合而為一,如同禰們是一體一樣。主聖父,當我們尋求禰時,請俯聽我們。主基督,請引領我們走向禰所期待於我們的合一。主聖神,請使我們永不灰心喪志,阿門。
第二天
唯賴天主,時時祈禱
事事感謝 (得撒洛尼前書五18)
王上 十八20-40 雅威真是天主
詠(詩) 二十三 上主是我的牧者
得前(帖前) 五 (12a)13b-18 事事感謝
若(約) 十一17-44 父啊!我感謝禰,因為禰俯聽了我
釋義
祈禱是基於我們信任天主的大能與忠信。無論是現在或未來,唯有天主是掌管萬有者。祂的言語真實而可靠。
在列王紀上厄里亞的故事可證明天主的獨一無二性。厄里亞(以利亞)嚴厲斥責那些背棄信仰的人,他們敬拜那不能回應他們祈禱的巴耳神(Baal)。當厄里亞呼求以色列的唯一真神時,回應是迅速且神奇的。當以色列人明認到這點,他們便回心轉意,歸向天主。
聖詠23篇表達出人對天主很深的信賴。它描述一個人相信天主引領他,也相信天主在他生命的黑暗與孤寂、困苦時刻與他同在。
我們會遇到艱難、甚至風暴襲擊的處境。我們有時會絕望、想放棄。有時我們感到天主隱而不現。但是祂不曾離開。祂將在人性的奮鬥中彰顯祂解放的大能。因此我們在一切境遇中感謝祂。
耶穌使拉匝祿(拉撒路)由死亡中復活是若望(約翰)福音中最戲劇性的場景之一。基督彰顯了祂的大能,祂擊潰了死亡的束縛,提前了新的創造。在眾人面前耶穌高聲祈禱,感謝天父即將成就的大事。天主的救贖事工透過基督得以成就,因此眾人都要信從祂。
基督徒合一的朝聖之旅是一個能使我們認識天主的奇妙作為的方法。彼此分離的基督徒團體共聚一堂,因為他們找到他們在基督內的合一性,並了解他們是一個教會裡的一部分,彼此互相需要。
合一的願景有時能是晦暗不明的。挫折與緊張不時地威脅它。我們可能會問基督徒是否真的蒙召合而為一。當我們注視天主並信賴祂時,持續不斷的祈禱能支持我們。我們深信祂仍舊在我們內工作,引領我們邁向祂的勝利之光。祂的國度因我們的和好與逐漸增長的合一而開啟。
禱文
萬有的天主,請俯聽禰子女們的祈禱。幫助我們持守信德,全心信賴禰。教導我們在一切境遇中感謝禰,信賴禰的仁慈。賜我們真理與智慧,使禰的教會在一體中開啟新的生命。唯有禰是我們的希望。阿門。
第三天
為人心的轉變而不停祈禱
要勸戒閒蕩的,寬慰怯懦的 (得前 五14)
納(拿)三1-10 尼尼微的悔改
詠(詩) 五十一 8-15 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
得前(帖前) 五(12a)13b-18 寬慰怯懦的
谷(可) 十一15-17 祈禱之所
釋義
在基督徒合一事工的開始及核心階段迫切召喚吾人悔改與皈依。有時我們應知道在我們的基督徒團體內如何彼此呼召,致力實踐保祿在得撒洛尼前書對我們提出的邀請。若這人或那人造成分裂,應受到譴責;若有人畏懼和好之路的艱難,應鼓勵他們。
為何隱藏事實?若基督徒之間確有分裂,也是因為我們缺乏合一交談的意願,甚至,簡言之,即缺乏為合一祈禱的意願。
聖經告訴我們天主如何差遣約納先知斥責尼尼微城,全城因而悔改。同樣地,基督徒團體必須聽從天主的話而悔改。過去一百年,我們不缺乏合一的先知,他們使基督徒意識到在我們的分裂中所表達的不忠信,提醒他們和好的迫切性。
從耶穌在聖殿中強力驅趕買賣者的這個圖像中,基督徒修和的召喚能挑戰我們狹隘的自我認知。我們也都極度需要煉淨。由於我們關心所有天主子民的合一,我們需知道如何清除我們心中那些阻擋它們成為真正祈禱之所的一切事物。
禱文
上主,禰渴望在我們內心深處教導我們智慧和真理。請禰也教導我們在合一之路上彼此鼓勵。指示我們修和所必需的皈依。賜給我們每個人一顆嶄新的、真正合一的心。請禰俯聽我們的祈禱,阿門。
第四天
為公義恆切祈禱
要小心,人對人不要以惡報惡,
卻要時常彼此勉勵,互相善待,且善待一切人(得前五15)
出 三 1-12 天主聽見了以色列人的哀號
詠(詩) 一四六 上主……為被欺的人作辯護
得前(帖前) 五(12a) 13b-18 人對人不要以惡報惡
瑪(太) 五 38-42 不要抵抗惡人
釋義
我們都是天主子民,我們蒙召為公義祈禱。天主俯聽受壓迫者、貧窮人、孤兒與寡婦的哀號。天主是正義的天主,與聖子耶穌基督一同俯聽我們的祈禱,耶穌基督命令我們藉著和平而不是藉暴力,在合一中通力合作。保祿也對此強調說:「對人不要以惡報惡,卻要時常彼此勉勵,互相善待,且善待一切人。」
基督徒為公義不斷祈禱,為使世上每個人均享有尊嚴與平等。在美國,受到不正義對待的非洲奴隸僅藉一場流血戰爭而終結,然而州政府所訂的種族歧視政策卻持續了一百年。即使是教會,也曾依照膚色實行種族隔離。可悲的是,種族歧視與其他形式的偏執,例如對外籍移民的恐懼,依舊存在於美國社會。
經過眾教會的努力,特別是美國的非洲裔教會及其夥伴教會,經由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的非暴力的抵抗方式,使所有人的公民權銘刻於美國法律中。他的最根本信念是以基督之愛戰勝仇恨,轉變社會,這樣的精神持續鼓舞著基督徒追求正義,吸引他們一同為正義而努力。金恩博士的生日(一月十五日)已成為美國國定假日(美國政府訂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予以紀念),每年的這一天不是稍前於合一祈禱週,就是在祈禱週內。
天主過去俯聽並回應以色列的哀號,祂現在仍繼續傾聽受壓迫者的呼求。耶酥提醒我們, 天主的正義包含於祂自願犧牲其安全、權能、聲望及祂自己的生命中,為給我們的世界帶來公義與和好,而使全人類享有平等的價值與尊嚴。
只有當我們聆聽並回應受壓迫者的哀號時,才能共同邁向合一之路。這也同樣適用於基督教會合一運動上,我們將體認到自己在合一之路上必須「多走一里路」,彼此聆聽,拒絕惡意的攻訐,以愛德行事。
禱文
上主我們的天主,禰照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類,男人與女人。請讓我們不斷地祈禱,一心一意地祈禱,使飢餓者得飽飫,使受壓迫者得自由,使世人皆獲享尊嚴;並使我們成為禰的器皿,努力實現這個心願。我們因耶穌基督之名向禰作此祈禱,阿門。
第五天
以耐心恆常地祈禱
容忍一切人(得前 五 14)
出 十七 1-4 為什麼?
詠(詩) 一 按時結果
得前(帖前) 五 (12a) 13b-18 容忍一切人
路 十八 9-14 一個謙卑的祈禱
釋義
我們不能接受基督徒間分裂的現狀,我們應非常渴望和好之日的到來。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在致力於合一的努力上各地方步調並不一致。有些地區飛躍前進,有些則較為謹慎。如同聖保祿的勸勉,我們必須對每個人具有耐心。
就像法利賽人的祈禱,我們也會很容易帶著那些凡事都做得好的人的傲慢態度來到主面前,說:「我不像其他的人」。若我們有時忍不住指責我們教會內的成員或我們合一交談夥伴們行動的遲緩或輕率,要我們「容忍」的這個邀請就會是一個重要且及時的提醒。
有時我們是對天主表示沒有耐心。像在沙漠中的人民,我們有時問天主:「若一切毫無用處,我們為何還要繼續這艱困的旅程?」讓我們保持信心。天主按照祂自己的方式與祂自己的時刻回應我們的祈禱。祂能創造新的方式回應今日的需要,領導基督徒合而為一。
禱文
天主,請使我們成為禰的門徒,時刻傾聽禰的聖言。在我們走向合一的路途中,賜給我們終將按時結果的希望。當成見與懷疑像是佔上風時,祈求禰賜給我們為了達到合一所必需的謙遜與忍耐。阿門。
第六天
總是祈求能與天主同工的恩典
應常喜樂,不斷祈禱 (得前 五 16)
撒下 七18-29 達味(大衛)充滿讚美與喜樂的祈禱
詠(詩)Ps 八十六 上主,求禰側耳俯聽
得前(帖前) 五(12a) 13b-18 應常喜樂
路 十1-24 差遣七十二位門徒
釋義
在祈禱中我們使自己的意願符合上主的意願,致能參與滿全祂的旨義。我們需要天主聖神改變基督徒的心,使我們能獲得恩典與祂同工,成為祂成就我們合一工程的一部分。當我們不斷祈禱的同時也意識到「我們需要更多的同工參與收割」。在基督徒合一運動的許多聚會中,特別是在美國的全國基督徒合一研討會,體認到若合一運動能在今日或下一代開花結果,則需要有更多年輕人受到吸引而參與其中。我們需要使更多的同工能經驗到祈願成為天主化工的一部分的喜悅。
這第六天的讀經使我們洞悉為福音效力的意義。達味,驚訝於自己可能參與為上主興建華麗聖殿的計畫,便問「天主能住在地上嗎?」然後肯定地說「求禰如今就祝福禰僕人的家室,使它永遠在禰面前存立。」
聖詠(詩篇)作者祈禱說:「上主,求禰教訓我禰的途徑,求禰使我照禰的真理去行;求禰指引我心,敬畏禰的名;我的天主,我要全心向禰讚頌,上主,我要永遠光榮禰的聖名。」
在差遣七十二位門徒時,耶穌確認要透過門徒,及那些聽了他們的話而相信者,祂的平安及「天主國臨近」的好消息就會傳遍世界。當門徒們欣喜歸來時,耶穌因他們靠祂的名屈服魔鬼而感到欣喜:這樣的派遣絕不停止,永不放棄。
天主願意祂的子民合一,就像得撒洛尼的基督徒一樣。敦促著我們「常常喜樂」且「不住禱告」,深信當我們全心全力與主一同工作時,祂寄望於我們的合一終究能夠實現。
禱文
上主天主,在三位一體的完美結合中,求禰恩賜我們那份渴求與盼望合一的心火能繼續燃燒,使我們永不停歇地為禰的福音效力。我們因耶穌基督之名向禰祈求。阿門。
第七天
為我們所需祈求
…扶助軟弱的 (得前 五 14)
撒上 一 9-20 亞納(哈拿)求子
詠(詩) 八十六 傾聽我的懇求
得前(帖前) 五 (12a)13b-18
我們勸勉你們……要扶助軟弱的
路 十一 5-13 求就給你們
釋義
因不能生育和極其愁苦,亞納(哈拿)祈求上主賜給她一個孩子,時候到了,她的祈求獲得應許,生下了撒慕爾 (意思是我向上主求得了他)。在路加福音中,我們讀到耶穌親自告訴我們「求就必給你們」,我們求告上主賜給我們所需要的。得到的也許未必是我們所期望的,但主總會回應。
祈禱的力量非常大,特別與服事相關時。從福音中,我們知道基督要我們彼此相愛及互相服事。保祿在寫給得撒洛尼教會的信中,服事是一項命令:「要扶助軟弱的」。我們發現,各教會一起合作,以實際的方式去幫助軟弱或貧困者,不是一件難事。不同傳統的教會間經常攜手合作。但在某些情況下,由於他們的分裂而嚴重地削弱他們的見證,當我們願意一同祈禱時,卻因為遇到各基督信仰傳統的異於我們自己的祈禱方式而產生高度懷疑:羅馬天主教透過聖人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向天主祈禱;東正教的禮儀型式祈禱;五旬宗的祈禱;基督教自發的、以日常用語直接向上帝禱告。
然而,已有一些跡象顯示出對不同的祈禱方式有新的尊重。在美國眾教會中,新五旬宗的經驗使我們更為重視祈禱的力量,五旬宗派也開始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減低排拒。在普世教協中由於與東正教會的交談,使得對彼此的祈禱方式有了更多的欣賞。
無疑的,各個基督信仰傳統都深信祈禱的力量,因此它對達到基督徒的合一具有很大的潛力,但是也需要我們能理解並克服我們之間的分歧。我們應當以祈禱來支持這樣的交談—它針對我們各教會間的差異及那些阻擋我們一同走近上主餐桌的因素。我們「一同」祈禱,願那回憶與感恩的祈禱能使我們在合一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禱文
上主,求禰幫助我們,使我們在為世界的治愈、修補教會間的裂痕,和我們之間的裂痕祈禱時合而為一。請使我們堅定地相信禰必俯聽並垂允我們的祈禱。奉耶穌之名,阿門!
第八天
不斷祈禱使他們都合而為一
要平安 (得前 五13b)
依(賽) 十一 6-13 豺狼將與羔羊共處
詠(詩)Ps 一二二 願在禰的城垣內有平安
得前(帖前) 五 (12a) 13b-18 你們要彼此平安相處
若(約) 十七 6-24 願眾人都合而為一
釋義
天主願意全人類都能和平共處。這種和平不只是沒有戰爭與衝突;天主希望的平安「shalom」是來自人類的修和,及實踐那只有天主才能給予的平安的人類大家庭。依撒意亞(以賽亞)先知所描述的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幼童共宿的圖像,使我們能隱約窺見天主為我們所預備的將來。這種和平非我們自己所能建立,我們只是蒙召做祂和平的工具,作祂和好工程的工匠。和平,就如同合一,是一份禮物,是一個召喚。
耶穌並非以命令或要求的方式要祂的門徒合一,是透過祈禱,是出自耶穌被交付於死亡的前一天晚上對天父的祈禱。這個祈禱是出自祂的內心,與祂的使命的深處,為要準備祂的門徒面對將要發生的一切:聖父啊!願他們合而為一。
在這為基督徒合一八日祈禱敬禮屆滿百年之際,我們是在那歷經數百年的對基督徒合一的渴望、祈禱及開創性的氛圍中來慶祝。在這條由聖神引領的旅程中我們可以對我們的現況抱持信心。這是為了合一祈禱所結的許多果實表達感謝的時刻。許多地方,基督徒團體彼此間以尊重與友誼取代了敵意與誤解。參與合一共禱的基督徒往往也能一起以行動為福音作共同的見證,為服事有急需者攜手合作。對話幫助我們建立相互了解的橋樑,也解決一些原先使我們分離的不同教義。
然而這也是悔改的時刻,因為我們間的分裂使我們仍站在耶穌為我們祈求合一與保祿祈使我們和平共處的審判之下。時至今日,在許多方面基督徒間仍是公開地分裂:除了我們的信理繼續分歧外,我們也在那些要求作出共同見證的倫理與道德、戰爭與和平及一些當今的議題上彼此不和,看法不一。因著內部的分裂與衝突,我們還不能做到成為天主所願意我們的合一與和平的標記與工具。
我們該說什麼呢?既有令人歡欣,也有令人痛苦的緣由。這是我們應該感謝的時刻,感謝那些過去為了基督徒之間的和好而獻身的先輩們,這是我們自我獻身的時刻,致力使我們成為基督所切願的合一與和平的工具。同時這也是透過我們的言行,透過我們教會的生活再次思考何謂恆心祈禱的時刻。
禱文
上主,請使我們合而為一:使我們的言語一致,這樣,我們能向禰呈獻謙恭一致的祈禱;請使我們對正義的渴望與尋求是一致的;請使我們在愛中為那些最小的弟兄姊妹服務是一致的;使我們對渴慕享見禰的聖容是一致的。上主,請使我們在禰內合而為一。阿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