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路加)年 基督聖體聖血節

讀經一  創世紀 14:18-20
答唱詠  詠 109
讀經二  格林多前書 11:23-26
繼抒詠
福音   路加福音9:11 b-17

背景

 在感恩禮之外的「聖體敬禮」,促成了「基督聖體聖血節」的制訂。

 這個慶節,最早出現於1247年的比利時。直到1264年,才被納入教會的禮儀年中。當時,教宗邀請聖多瑪斯編定禮儀專用經文,三端主禮禱文,非常契合他在「神學集成」(Summa Theologica)中提出的聖體聖事的三個重要幅度及意義:

  1. 就過去而言:聖體聖事重現了基督十字架的苦難和祭獻。所以,「集禱經」中說:「主基督,禰藉禰神妙的聖體聖事,留下了禰苦難的紀念;……」(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通常,祈禱的對象是天主,但在這裡,是直接向主基督祈禱)

  2. 就現在而言:聖體聖事促成「人和天」,以及「人和人」的合一共融。所以,在「獻禮經」中說:「我們奉獻餅、酒為禮品,乃是教會和平、統一的象徵;求禰恩賜你的教會和平與統一」。

  3. 就未來而言:聖體聖事讓我們預嚐了天國的聖筵。所以,「領聖體後經」中說:「我們剛才領受了禰聖子的聖體聖血,這正是永遠福分的開端;但願我們永遠分享禰的天主性」。

 要注意的是:這個節日,是同時慶祝基督的「聖體」和「聖血」,兩者沒有輕重,也不可分開。在「集禱經」,尤其是「領聖體後經」中,清楚指出「聖體聖血」。所以,今天的禮儀中,最好是每一位參禮者,都共領聖體聖血。註:感恩禮中兼領聖體聖血的說明,請看本網站羅國輝神父「論感恩聖事中兼領聖體聖血」一文)

 「基督聖體聖血節」,可以和「主的晚餐」互相呼應。只是因為「主的晚餐」是在「逾越節三日慶」的框架中慶祝,接下來是基督的受難與死亡,所以,在基督復活以前,似是不宜大肆慶祝。但是,在「基督聖體聖血節」,卻可以全心歡喜的慶祝、禮讚為我們犧牲,又化為我們生命之糧的「基督聖體聖血」。

 在有些地方,「基督聖體聖血節」是主日慶祝,也有些地方,是在「聖三主日」後的週四慶祝。

聖體遊行

 雖然訂立和推廣「基督聖體聖血節」的三位教宗從來沒有提出要在今天作「聖體遊行」,但大約在十三世紀末的德國,已有聖體遊行之舉。而這習慣,在十四、五世紀逐漸流行,但直到1820年,羅馬教廷才批准「聖體遊行」的熱心善工。

 以往,天主教法典(1291號)中規定,「基督聖體聖血節」感恩禮之後,要隆重舉行「聖體遊行」,除非有特殊情況才得免除。但是1983年修訂的法典(944號)中,已經彈性處理此一問題,只宣稱如果教區主教認為可行,可在街道上舉行聖體遊行,尤其是在「基督聖體聖血節」,最為合適。

 「聖體遊行」的目的,是為了公開宣示對聖體的信德和敬愛。目前,有些教區還是年年舉行「聖體遊行」,像台灣的台北教區,常常在「聖體聖血節」,由陽明山和石牌兩個「聖體堂」來主辦「聖體遊行」,參加者眾。若是有些教區無法舉行「聖體遊行」,最好也有其他一些「敬禮聖體」的行動。

  今年,台灣地方教會將舉行全國和各教區的「聖體大會」,盼望各位天主子民,能踴躍參與。

默想

讀經一

 讀經一選用了創世紀中,亞巴郎戰勝之後凱旋而歸時,耶路撒冷王默基瑟德以餅酒相迎的故事。

 默基瑟德,在聖經中只有三處提及:創14:18-20;詠109:4;希7:1-10。但是,卻十分重要。因為創世紀中,稱他為「至高者天主的司祭」;在希伯來書中,以他作為基督的預像,因為他的名字,有「正義之王」之意,他也是「撒冷之王」,意即「和平之王」。並且,他和基督一樣,是君王又是司祭。聖詠109篇也說:你按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為司祭。

 至於默基瑟德帶來的餅酒作用如何,多半學者認為是為祭獻之用。於是,默基瑟德的祭獻,成了基督祭獻的預像。因此,在義大利北邊的拉文納(Ravenna)城中拜占庭式的聖維他(St. Vitale)聖殿中,祭臺旁的牆上,就有一幅默基瑟德的祭獻圖,和祭臺上基督聖體聖血的祭獻,互相輝映。是新約與舊約、也是昔日與今日的映照。

讀經二

 讀經二,選自格林多前書,這和三部對觀福音一樣,是基督建立聖體聖血聖事的紀事本末。耶穌預示了第二天祂在加爾瓦略山上被釘十字架的意義:

  1. 祂的體血,是為我們犧牲;
  2. 祂是以生命,和人訂立新的盟約;
  3. 祂也要求世世代代的門徒們「要這樣作,來紀念我」。

 所以,自此以降,基督徒都照樣作,來紀念主基督的救贖之恩。而「照樣作」,不僅是舉行感恩禮,更是在生活中,不斷為別人犧牲自己,將生命分享給別人,正如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樣。我們遵守、踐履基督用生命和我們訂立的新的愛的盟約。

繼抒詠

 繼抒詠始於十世紀,在十二世紀的極盛時期,竟有五千首之多!特例騰大公會議之後,大量刪減,只保留復活節和聖神降臨節的繼抒詠是一定要詠唱或誦讀,而基督聖體聖血節和痛苦聖母節(九月十五日)的繼抒詠,則是自由選用。

 基督聖體聖血節,有25節繼抒詠,是聖多瑪斯優美的詩體創作,可以自由選擇誦讀(詠唱)或不誦讀(詠唱),或是只誦讀(詠唱)其中一部分(由21節起)。內容主要是歡欣詠讚耶穌聖體聖血的緣起、意義、神學和信理。

 如果,在這個慶節,我們歡喜的、慢慢的,詠唱或誦讀全部的繼抒詠,再一次體驗基督全然的犧牲、在聖體聖血中蘊含的無限大愛與救恩、我們領受基督聖體聖血的意義,並將與聖體聖血相融的生命奉獻出來,以及期待天國的聖筵,是多麼美好啊!

福音

 福音,選讀的是路加福音中記載的五餅二魚的奇蹟。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增餅奇蹟,是聖體聖血聖事的預像。


 耶穌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也不斷用言語、愛德行動,來宣講真理和生命,並引導人走上他永恆的道路。於是,許多人被他吸引,在荒野聽他講道,直至日落西山,亦不覺其晚。門徒們不得不考慮吃飯問題,向耶穌獻的計是遣散群眾,各自覓食。但耶穌的想法不同,他常對跟隨他的人負責到底。於是,他以五餅二魚,不可思議地飽飫了五千以上的群眾,甚且還有剩餘。


 昔日的五餅二魚,就是今天聖體聖血的預表。昔日,耶穌舉起五餅二魚,望天、祝福,擘開,交給門徒,餵養眾人。今天,在感恩禮中,耶穌的體血被舉起,在感恩中被祭獻、然後擘開,分享給眾人食用,以與基督真正的血肉生命共融。而這樣的餵養,永無窮盡!

反省與實踐

  1. 耶穌來到人間,毫不保留的祭獻生命,來餵養世人。身為基督徒,我們常分享基督的體血,是不是效法基督的精神,常把自己分施給別人,使自己成為餵養別人的食糧?

  2. 耶穌是大司祭,也是君王。他一次而永遠的為了救贖人的罪,祭獻了自己。今天的感恩禮,就是涵攝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幅度,來「紀念」基督十字架及聖體聖血的奧蹟。每一次,我參與感恩禮時,是否意識到我正偕同基督一起祭獻自己?

  3. 禮儀中的祭獻,和生活中的祭獻,密不可分。我在生活中,也不斷在大小事上,自我犧牲,為人設想嗎?

信友禱文

  1. 請為聖教會祈禱。耶穌曾經一次而永遠地,以大司祭的身分,為我們祭獻了自己,並以他的體血,和我們訂立愛的新盟約。祈求仁慈的天父,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能夠學習基督,忠誠的信守這個盟約。

  2.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基督為人間帶來正義、和平和愛。在世局動盪,社會不安的情況下,讓我們實踐教宗的呼籲,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成為締造和平的使者。

  3. 請為生活中有所匱乏的人祈禱。曾經,因為有人獻出僅有的五餅二魚,所以耶穌能據此飽飫所有需要的人。祈求天主感動生活豐足的人,獻出所有,經由天主的降福,能夠溫暖答覆生活匱乏者的需要。

〈續下頁〉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吳智勳神父專欄
 
 
 
 
 
 

 

查詢其他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