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甲年 常年期第三主日
今天所讀的這段福音,雖然主要的意義是耶穌開始在巴勒斯坦的加里肋亞,宣講天國臨近的福音,不過由於瑪竇聖史引用了一段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以及幾個人名和地名,以致為我們聽來感覺非常複雜。為此在解釋主要意義之前,要先簡單地說明一下福音中的那些人名與地名,不僅可以增長聖經知識,也會因此更完整地了解今天的福音。 我們都聽過依撒意亞先知書中這樣一段話:「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厄瑪奴耳」。後來新約時代的教會,在這段話中,想起聖母瑪利亞童貞生子耶穌,人將稱祂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至於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由於貞女所生的厄瑪奴耳的緣故,天主使受了侮辱的則步隆和納婓塔里地域,獲得了光榮。則步隆和納婓塔里是以色列民族祖先雅各伯的二個兒子的名字。我們知道雅各伯有十二個兒子,成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這個民族進到福地巴勒斯坦之後,每個支派分到自己的地域;則步隆和納婓塔里地域便是加里肋亞。當依撒意亞預言的時候,加里肋亞居民已被亞述王擄去為奴,反而住了外邦人民;但是先知說:厄瑪奴耳的誕生,使這個「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民,看見一道皓光;住在死亡陰影之地的人們,現在已有光輝照射在他們身上」。為瑪竇聖史而論,這些預言,用在耶穌身上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祂便是厄瑪奴耳:天主與人同在;祂開始在加里肋亞的葛法翁城,亦即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境內宣講;祂的福音是光,現在正照耀在黑暗、死亡陰影的加里肋亞人民身上。總之,今天福音的主要意義是將耶穌的宣講比作光輝,照耀在充滿黑暗的世上。由於瑪竇福音是為猶太人而寫,所以特別引證了依撒意亞先知書,為證明耶穌應驗了預言。雖然這為現代人聽來有些複雜,但福音要求我們的,是耶穌呼籲的悔改,因為天國已臨近於人間。 那麼今天耶穌要求我們的悔改,究竟有甚麼意義呢?必須注意兩個重點:「天國臨近」和「人的悔改」,這兩者是互相對照的。所謂「天國臨近」,包含的意義非常豐富,簡單地說,表示天主在耶穌基督身上開創了新的時代。祂將以天父的身分,永遠地憐愛人類:寬恕過去的罪惡,護衛現在的生命,賞賜永遠的幸福。天父在基督內承認人類是祂的子女,並如是對待,正是天國已臨近人間。耶穌宣告這個福音,同時要求聽者因此立刻悔改,其真義便是改變自己的過去,從此按照天主子女的身分度新的生活。過去可能只是以人的標準定斷事物的意義,從此只以天父的標準來定斷一切;過去可能只是以人的度量判斷事物的價值,從此只以天父的度量來判斷一切。再具體而論,所謂悔改,便是捨棄自我,跟隨耶穌基督,因為天父只在祂身上顯露了自己的旨意。 的確有罪的人類生活在理智的黑暗、情慾的陰影中,耶穌宣講的福音是皓光,因為祂啟示了天父的旨意。我們跟隨祂的人,接受天父為生活的標準,祂的光輝照射在我們身上。今天的瑪竇福音實在只是一個引言,讓我們拿定主意,從此繼續跟隨耶穌,不斷發掘祂宣講的福音真諦。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