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甲年 四旬期第一主日
耶穌受洗的時候,天上的聲音公開指出上主受苦僕人的使命。在祂開始實踐之前,四十晝夜在曠野中禁食,受魔鬼的試探。三次來自魔鬼的試探,可說象徵地包含祂未來傳教時在人群中所要遭受人們對祂上主僕人身分的誤解與誘惑。今天是四旬期第一主日,教會再次提出耶穌的三次被誘惑,不但提醒慕道者棄絕魔鬼,實在也啟示基督信徒,在自己的教友生活中,同樣地會出現三種類似的試探。耶穌三次被試探,我們不妨稱之為「物力之誘」、「神力之誘」和「權力之誘」。魔鬼應用三種不同方式,誘惑上主的受苦僕人,如果我們反省自己的生活,大概也在這三方面遭受誘惑。 魔鬼引誘耶穌變石頭為餅來充飢。耶穌並非沒有變化物質世界的能力。但是這種奇蹟力量,只是應用在實踐天國來臨上,並非為解決祂作為上主受苦的僕人所有的困難。魔鬼的「物力」之誘便是要耶穌以輕而易舉的方式,解決自己的苦難。這是我們處在現實生命中的基督信徒慣常也會遭遇的誘惑。人生在世總也免不掉痛苦與限制,教友知道應當在這種實際生活中修德立功,跟隨基督。但是魔鬼的「物力」之誘,往往在我們遭受阻礙時出現,引領我們想入非非地貪求物質世界的能力,妄想應用最為簡單的方法,甚至不合理、不正義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便是「物力」之誘,有人因此巴不得在世上不付任何勞力,而無所不有;基本上,這是逃避受造物的責任。 魔鬼引誘耶穌自聖殿頂上跳下,得到天使托住而被人視為神明。耶穌並非不是天主子,祂即使跳下也能不摔死。但是天主子的身分,在天父計劃中,是祂死亡復活後才彰顯於世,聖子必須服從聖父的旨意。魔鬼的「神力」之誘便是要耶穌隨從的是自己的旨意,不是天父的旨意。這也是我們基督信徒常受的誘惑。我們生命中,不少機會清楚地知道天主的旨意。但有時祂的旨意是這樣不合我們的私意;於是,魔鬼的「神力」之誘,往往趁機而入,引領我們想盡方法將自己的喜好,代替天主的要求;以自己來代替天主。當然最大的「神力」之誘是無神主義,把自己視為神明,於是可以無所不為,基本上,這是否定受造物的身分。 魔鬼引誘耶穌朝拜自己,這樣可以擁有世上所有的國家和它的榮華。其實耶穌是達尼爾先知書中預言的人子,天主要賜給祂統治權、尊榮和國度;各民族、各邦國及各異語人民都要事奉祂,祂的王權,永存不替;祂的國度永不滅亡。不過當祂在世之時,祂是上主的受苦僕人,必須受苦難才進入祂的光榮。魔鬼的「權力」之誘便是要耶穌放棄服事人的使命,而受人服事。這又是我們基督信徒常受的誘惑。我們一般人的生命大多沒沒無聞,常受到管理與支配。魔鬼的「權力」之誘,挑唆我們放棄在堅忍中腳踏實地完成天父子女的生命;反而貪圖榮華富貴,站在別人上面。基本上,這是討厭受造物的處境。 總之,耶穌的三次受誘,代表我們人類最基本的三種誘惑。只要我們稍微反身自問,便能發現「物力」、「神力」和「權力」之誘惑。四旬期之初,教會教導我們跟隨耶穌勝過誘惑,那麼,我們也該效法祂在曠野中的祈禱,甚至也刻苦補贖,熟讀天主聖言,因為耶穌是這樣勝過誘惑的。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