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年 第三十主日
「因為自高自大的,必被貶抑;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這是耶穌在今天的比喻中所下的結語。同樣的話語,多次出現在路加福音中,說的是人在天主面前,由於自己的態度而導致的不同後果。路加福音中,其實早在聖母瑪利亞讚頌天主時就說過:「祂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祂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可是,這類的話對我們誦讀聖經的人,已經司空見慣,往往不多加思索,但若認真研討一下,也能發現不少的問題。究竟貶抑與高舉是指什麼?好像在我們的經驗中,自高自大的並不受貶抑,而自謙自卑的又不一定被高舉;今天世界上,心高氣傲的權勢者,那裡被天主驅散?而卑微貧困的人,也沒有受到顯揚,因此,我們不能不問,比喻中耶穌的話語,應當怎樣解釋? 我們基督宗教的信仰,對於人生的真實禍福,基本上是從天人之間的溝通和交往來說明的。人生最大的真福便是尋求天主並與祂同在,誰若獲得這個真福,其他的一切都成為相對的、可有可無的了,或者也可說,其他的一切都在基督內成為美好的了;反之,人生最大的真禍便是失掉天主,遠離天主的經驗,使人對於一切事物,都無法真正欣賞其愛好。 不過我們信仰中的真福,不是人能夠自力爭取的,除非出於天主的仁愛和慈悲,否則天人之間的溝通和交往是不可能由人建立起來的;只有天主在基督內,主動地自我通傳給人類,天人合一才可能建立。但是另一方面,人必須自由地接受天主的通傳,以心靈和行動答覆天主的大愛。由此可見,基督宗教的真福要求人在創造及救世的天主前面,自謙自卑,以自我空虛的態度等待和領受主的恩惠。至於自高自大的權勢者,由於已經滿足於自身擁有的一切,再也不會空虛自己的心靈,因此聖經中天主所賜的真福,也就無法成為他們追求的對象。 為此,所謂「自高自大,必被貶抑」,並不需要天主親自貶抑他們,他們自高自大自滿自足的心態,已經拒絕了天主自我通傳的真福,因此已被貶抑到真禍裡去了。「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他們自我空虛與渴慕天主的心靈,自會接納天主的臨在,因而被高舉為天主的朋友,得享真福。所以,天主不必親自驅散心高氣傲的人,因他們的態度已自動遠離天主;至於卑微貧困的人,在天主自我通傳的救恩歷史中,則接近祂而成為天主的子女。 今天福音中,耶穌說稅吏成了義人,法利塞人卻不然,這是指稅吏在現世已受高舉,成為天主的朋友;而法利塞人則已受到貶抑,成了罪人。我們教會相信的天堂和地獄,分別是永遠受高舉以及貶抑的兩種狀態。誰被高舉進入天堂呢?是那些自我空虛,謙卑自下,渴求天主而生活的人;他們在現世已經成為天主的子女,將來更要永遠活在天堂真福的境界中。至於地獄,是罪人的去處,他們在現世自高自大,以自我為中心,抗拒天主的邀請,也不按天主的要求待人接物,他們死後將永遠處在地獄之中。 總之,我們今天註解的這句話,無法在人間的經驗中得到印證,但如果從人在天主面前將受到的判決而論,則是真確的,甚至幫助我們明白天堂地獄的道理。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