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丙年 四旬期 第五主日
基督救援之五:教會蒙救(若八1~11)

張春申神父 著

  今天這段有關耶穌拯救犯姦淫婦女的事蹟,雖然是記在若望福音中,但它的內容和語法與若望福音差別甚大,反而與歌頌天主仁慈的路加福音更為接近。無論如何,在四旬期的禮儀生活中,這段經文能夠引領我們默想基督的救援,以及教會的悔改。

   在古代教父著作中,對於教會,引用很多舊約或新約的圖像作為象徵。一方面稱教會為「母親」、「羔羊的無玷淨配」,這當然令人想起她的神聖,可是另一方面,教父也稱教會為「違命的厄娃」,或以聖經中記載的其他有罪的婦女來稱之。而今天福音中犯姦淫的婦女,也曾用來作為教會的象徵,這明顯的指出教會有罪的一面。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中之《教會憲章》,承認教會以作為一個團體來說,「是聖的,同時卻常需要煉淨,不斷地補贖,追求革新」。的確,教友如同福音中的罪婦,需要基督的救援。

   的確,教會是一個蒙受救援的團體,她是人類受到拯救的標記。若望福音已經象徵性指出了這個事實:十字架下站著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她是教會之母,另外還有耶穌所愛的門徒,他代表所有跟隨基督的人。所以當耶穌完成救贖工程時,也正是教會產生之時;教會象徵整個人類,在十字架下領受了基督救主的恩惠,從此她也必須在世界中成為救恩的標記。

   不過,教會是在旅途之中,她領受救恩的程度必須在歷史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但是教會仍應繼續不斷領受、汲取、發揮救援的恩寵。可惜由於教會成員的限度,常違抗基督的福音,因此救恩的完全實現受到了阻礙。在歷史中,教會有時非但不是救恩的標記,反而成了別人認識基督的絆腳石,所以古代教父還視教會如同今天福音中的那個罪婦,需要基督不斷的救援。那麼,今天的教會如何領受基督的救恩呢?

   關於基督的救援工程,聖保祿在希伯來書信中說:「可是現今,在今世與末期,只出現了一次,以自己作犧牲,滅除了罪過」。但是另一方面,基督一次完成的救援工程,繼續不斷實現在教會中。教會舉行的聖事,便是復活的基督藉著禮儀,延續祂在人間的救恩。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之《禮儀憲章》說:「基督常與其教會同在,尤其臨在於禮儀中。……祂又以其德能臨在於聖事內,因而無論是誰付洗,實為基督親自付洗。祂臨在於自己的言語內,因而在教會內恭讀聖經,實為基督親自發言。」這樣看來,基督救主今天藉著我們聆聽的福音,向我們這個團體,親自說了「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祂在我們舉行的和好聖事中,親自赦免我們的罪,也在四旬期末了的復活夜,教會慣常舉行的入門聖事中,親自把死亡與復活的救恩,賞賜給新教友。

   今天的福音,加上教父的注解,使教會團體承認自己的有罪,如同那個罪婦一般。不過同時又使我們看見基督救主,藉祂十字架的死亡,摧毀了罪惡。更具體來說,今天的福音要求我們按照四旬期的精神,反省自己在領受基督救恩上的種種阻礙,甚至跌倒的景況。我們還要在參與聖事,以及聆聽聖言時,相信救主的臨在,接受祂在教會內繼續實現的救恩。


反省與行動:

  1. 在指責他人之前,我是否能先承認自己是罪人,需要基督的救援?
  2. 當體認到自己蒙受了基督的救恩時,我是否打從心底發出感恩之情?
  3. 我是否曾經在聖事中體驗到天主的臨在,並領受祂源源不絕的恩寵?

禱文:

  1. 請為新當選的教宗方濟祈禱。新教宗方濟已經選出,19日即將就職。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新教宗,能順從聖神的指引,明辨時代徵兆,帶領教會克服當前的挑戰,使教會成為基督臨在人間的見證。
  2. 請為候洗者祈禱。主耶穌復活了拉匝祿,也要復活所有信從祂的人。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候洗者,能領悟基督死亡和復活的逾越奧蹟,加深對洗禮的渴望,好能徹底革新生活,埋葬舊我,在洗禮中與主同死同生,體會復活的喜樂。
  3. 請為我們的國家祈禱。核四存廢與替代能源方案、台美雙邊貿易平衡、人才的流失,都是台灣面臨的難題。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政府能高瞻遠矚,朝野能夠團結一心,共體時艱,幫助台灣永續發展。
  4. 請為東亞和平祈禱。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北韓政治領導人,能放棄武力威脅,尊重國際社會的約定,理性、睿智地處理外交和軍事問題,謀求亞洲、甚至世界的安定和平。
  5. 請為311地震災後重建祈禱。日本311大地震已屆滿兩年,許多災民仍無家可歸。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災後重建工作,能加快步伐,使災民能獲得細心的安置,再造美滿的生活;災民心靈創傷也能早日復原。

禮儀歌曲:
  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張春申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