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年 四旬期
第三主日
今天的路加福音可分為兩段,也清楚表達出兩端重要的信仰真理,那便是人的悔改,與天主仁慈、憐憫之愛。這正符合四旬期的禮儀精神,一方面是要我們認識天主的愛,另一方面是關於痛悔及生活的革新。 天主仁慈的愛,如同若望一書裡說:「天主是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着祂得到生命」。這正是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人類救主的原由。關於耶穌救援的工程,新約應用了許多不同的名詞加以說明;今天在教會要求我們不斷紀念基督苦難的四旬期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解釋一下那些名詞的真正意義。 新約中有關救援用得最多的一個名詞便是救贖。墮落的人類處在有罪、貪生怕死、以及無能遵守天主誡命的墮落、不自由的景況中;他們好似囚居監獄中的奴隸。而基督的死亡宣告天父對於人類罪過的赦免,祂的復活克勝了死亡;在救援完成後遣發的聖神,又在內心推動著人,使人能遵守愛的誡命。這樣,人類便從墮落及不自由的景況中,被基督救贖出來,好像奴隸一般得到自由。因此基督是救贖者。 聖經也說耶穌在十字架上,奉獻贖罪祭,替人類平息了天父的義怒。的確,耶穌在死亡時如同無罪的羔羊,為了宣講真理而成為犧牲。然而這並不是說天父對於人類有罪而懷有的義怒,已在耶穌身上發洩而平息了;這是多麼不正確的看法!天父是人類慈愛的父親,耶穌作為犧牲,真是表達了天父對人類的關愛;祂遣發耶穌來宣講天國的喜訊,因此而捨身致命。耶穌作為犧牲,一方面是因著對天父的愛;另一方面是向人肯定天父是愛人的天主,不是發怒的天主。 關於基督救援的名詞,新約中還有不少。以上幾個名詞經過解釋之後,使我們再次肯定天父仁慈的愛;祂是救恩計畫的根源,基督則是奉命來實現救援工程。今天福音中的葡萄園比喻,整體來說,啟示我們的便是天主對人類的容忍與憐憫。 對應於天父在基督救援中流露出來的慈愛,今天的福音同時要求悔改。所謂悔改,正確的意義便是人在經驗天主的仁慈之後,立刻革新自己的生活。實在,是天主先愛了我們,我們才能悔改。保祿宗徒說:「當我們還在軟弱的時候,基督在指定的時期為不虔誠的人死了。為義人死,是罕有的事,為善人或許有敢死的;但是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了我們」。因此,在四旬期內,紀念基督苦難的我們,當要悔改,具體地革新我們的生活。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