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丙年 四旬期 第一主日
基督救援之一:戰勝魔鬼(路四1~13)

張春申神父 著

  四旬期禮儀中,教會紀念許多相關的信仰主題,其中之一便是:耶穌基督「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而被埋葬。」的確,祂拯救人類的工程,在苦難、死亡時達到高峰;可是祂的一生自生命的初始,就已在實現人類的救恩了。在今天四旬期第一主日的福音裡,耶穌受洗後在荒野中三次受試探,綜合性地表達祂身為人類救主的使命。

   聖經採用古老的「失樂園」故事,象徵性地敘述人類的墮落,以及普遍需要救恩的事實。墮落的景況,在代表人類的亞當身上充份地表現出來。他抗命遠離天主,失去天人之間原有的親密,人與人的關係也連帶地受到破壞;在這種與天不和,與人不合的狀態下,整個宇宙也失去原有的美麗,成為痛苦的流竄之地。墮落的人類活在孤獨、不安、恐懼中,因面對無法超越的死亡而戰慄,這便是教會所說的原罪。

   聖經表示人類的墮落是受了象徵罪惡來源的古蛇,或者魔鬼的試探;為了表達耶穌身為新亞當的信仰,今天福音記載耶穌在傳道之初,戰勝了魔鬼的試探。在荒野的樂園裡,魔鬼曾經欺騙了舊亞當,人類於是陷入墮落的景況中,現在同樣在荒野裡,新亞當識破了魔鬼的陰謀;這是耶穌除免世罪的初步。人類因了祂的救援,而獲再造之恩:人與天主,與人,及宇宙和好的新創造之恩。

   在原罪墮落的光景下,人類普遍地抗拒天主的指引,而致犯罪纍纍;這便是教會所說的本罪。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代表性地呈現人類歷史中這陰暗的一面。耶穌作為人類的救主,也將刷新這一面。今天福音中耶穌所以要三次勝過魔鬼的試探,正表示祂不但除免原罪,而且也除免本罪。

   代表人類的以色列民族,曾經在荒野中三次受試探而墮落。第一次是記錄在出谷紀十六章,梅瑟領導以色列人出離埃及,但是在荒野中,他們由於吃不飽而抱怨,甚至嚮往埃及為奴的生活;雖然上主施行了天降瑪納的奇蹟,但在這事上以色列人懷疑天主,要求一個奇蹟來使他們信服。至於耶穌,雖在荒野中感到饑餓,魔鬼誘惑祂變石頭為餅,祂卻信賴天主,戰勝了這誘惑。第二次是記錄在出谷紀三十二章,荒野中梅瑟上了西奈山面見天主,以色列百姓見他遲遲不下山,於是要求亞郎鑄造金牛來朝拜。至於耶穌,祂不圖世上一切權威與榮華,拒絕朝拜魔鬼。第三次是記錄在出谷紀第十七章,以色列人在荒野中沒有水喝,又向梅瑟抱怨,甚至想用石頭砸死他;雖然上主命梅瑟擊石得水,但是這又是一件試探上主的事。至於耶穌,祂不順從魔鬼要祂從聖殿頂上跳下,要求天使來保護祂的誘惑。

   由此可見,今天的福音進一步表達耶穌基督是人類的救主。代表人類的以色列三次墮落,新人類的代表耶穌卻三次戰勝了魔鬼;是祂將人類自罪惡的景況中救出。

   耶穌公開生活之初受魔鬼誘惑的記載,實在提綱挈領地肯定了教會對基督救主的信仰。祂的救援便是戰勝魔鬼,戰勝相反天主的惡勢力,使人類自墮落的景況中獲得新創造的恩惠。


反省與行動:

  1. 在具體的生命經驗中,我是否能察覺到並肯定有原罪的事實?
  2. 我明白耶穌三次擊退魔鬼誘惑的意義嗎?
  3. 我是否曾經戰勝過誘惑?
  4. 我可以如何學習耶穌,全心依恃上主,在生活中拒絕誘惑?

禱文:

  1. 請為天主子民祈禱。主耶穌三次勝過了魔鬼的誘惑,是拯救人類的救主。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全體基督徒,在四旬期中能努力更新自己,透過克己、祈禱和行善,再一次的皈依,並幫助候洗者妥善地準備領受入門聖事。
  2. 請為國際政治及經濟局勢祈禱。東亞各國區域平衡問題,北非政局的動盪,亞洲及世界的貨幣戰爭,全球景氣低迷,都影響世界局勢的穩定。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各國政府,能放眼世界,與其他國家一同尋求互惠和雙贏,以大公無私的精神,制訂政治和經濟政策,為人民帶來幸福和希望。
  3. 請為台灣偏鄉弱勢兒童祈禱。台灣偏遠鄉村的兒童生活貧困,過年全家圍爐的心願都難以達成。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偏遠鄉村的弱勢兒童,使他們能夠獲得妥善的救助和照料,並接受良好的教育,早日擺脫貧困。
  4. 請為候洗者祈禱。主耶穌在曠野中40天齋戒,擊退魔鬼的試探。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候洗者,在四旬期當中能效法主耶穌齋戒的精神,以堅決的意志淨化心靈,戰勝舊習,準備好領受入門聖事的恩惠。

禮儀歌曲:
  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張春申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