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年 復活期第七主日
今天耶穌升天節,福音採用的路加聖史的記載,自上下文看來好像升天是在耶穌復活初次顯現之後,立刻發生的事件。在同樣是路加作品的宗徒大事錄中,耶穌升天則在四十天之後。我們首先要調整一下對聖經中數字的概念;聖經數字往往不同於我們習慣上的計算,反而表達象徵性的意義。就「四十」這個數字來說吧,根據聖經學家的注解,它象徵等待的時期已滿,天主的救恩業已來臨。如果我們這樣注解何以耶穌升天是在四十天之後,將更正確的瞭解這個奧跡在天主救恩史中的意義。 路加聖史將天主救恩計畫分為三大階段。首先是舊約時代,這階段直到洗者若翰出來宣講為止。中間便是耶穌在世的時代,祂的死亡與復活是高峰。復活顯現四十天之後升天,表示天主在耶穌生命中實現的救恩圓滿了,將要開闢一個新的時代,那便是救恩史中第三階段之教會時代。這樣看來,耶穌升天表示祂不再以過去的方式活躍於人間,而將以另一方式與宇宙和人類聯繫;這在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有關升天奧跡的思想中可以看出。 路加福音中,耶穌在升天之前派遣代表教會的宗徒,作為救恩事件的見證人,同時許下將賜給他們聖神。在宗徒大事錄中,被接升天的耶穌,又被舉揚到天主右邊,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描寫,表示他具有天主的全能與光榮;甚至我們可說從此之後,天主對於宇宙和人類歷史的創造和救援,將由復活升天的基督來完成。因此,教會禮儀慶祝耶穌升天,採用舊約聖詠中上主為王的詩篇,表示基督已君臨天下,是非常恰當的。不過尚要說明的是,在這救恩史的末世時代,耶穌已經升天,祂藉著天主聖神並透過教會工作,這與前一階段完全不同。 根據上面的解釋,我們再閱讀宗徒大事錄,這本記載教會初期生活的傑作,便可發現它的特點。路加開始便以一幕特寫,描繪出基督已離開了祂的教會,或者更好說,祂將以另一種方式與他們同在。繼而聖神降臨,使宗徒們自耶路撒冷直到地極為基督作證。從此基督創造和救援的工程是在祂派遣的,臨在於教會的聖神內實現,這可由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憲章來加以綜合:「……基督常與其教會同在,尤其臨在於禮儀中;在彌撒聖祭中,祂一方面臨在司祭之身,『祂曾在十字架上奉獻自己,而今仍是祂藉司鐸的職務作奉獻』;另一方面,祂更臨在於麵餅形象之內。祂又以其德能臨於聖事內,因而無論是誰付洗,實為基督親自付洗。祂臨在於自己的言語內,因而在教會內恭讀聖經,實為基督親自發言。最後,幾時教會在祈禱歌頌,祂也臨在其間,正如祂所許諾的:『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其實升天的基督不只臨在於教會的禮儀中,祂還藉著教會其他活動:如宣講、服務等等,廣施救恩與宇宙和人類。 總之,今天我們慶祝耶穌升天,同時使我們意識到基督以怎樣的方式,活躍於現今的教會之中。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