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新的禮儀年,本中心參考輔大神學叢書「活水聖經詮釋系列」及其他相關資料,撰寫新年度的「聖言默想」專欄。
「活水聖經詮釋系列」,由「活水編譯小組」集體完成,是一套具有當代聖經學術基礎、可讀性高、大眾化的聖經詮釋書籍,適合個人默想及團體研經使用。願意深入聖言堂奧的朋友,歡迎自行參閱。(訂閱資訊) 甲年 耶穌升天節 禮儀研究中心 編著 默想: 耶穌復活後第四十天,普世教會慶祝耶穌升天節。 聖奧思定曾在講道中說,耶穌升天節是一個全世界都慶祝的節日,它一如逾越節和五旬節,都源於宗徒時代。聖教宗良一世、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等教父也都清楚表達,耶穌升天,是祂救世計畫的完成,祂也要帶領所救贖的人類一起升天。中世紀,法國和德國的教會普遍在本日舉行起源於耶路撒冷的遊行禮,追念耶穌帶領門徒出城到伯達尼附近的橄欖山,離開門徒,被提升天的事蹟。直到今日,仍有些地區在本日舉行登山活動,或到山頂、高地野餐聚會。梵二禮儀革新,維護耶穌復活後第四十天慶祝耶穌升天的傳統,但加入牧民的考量:某些地區,若耶穌升天節不是法定節日,可移到復活期第七主日慶祝。 本節日的聖言,讀經一是宗1:1-11,讀經二是弗1:17-23,而乙、丙兩年的讀經二,也提供另外的選擇,乙年為弗4:1-13,丙年為希9:24-28,10:19-23。福音按照甲、乙、丙年,分別恭讀瑪竇、馬爾谷和路加記述的耶穌升天。 不同於《路加福音》所記載的,《宗徒大事錄》描寫的耶穌升天,是在復活後四十天發生,以便與第五十天聖神降臨的事件連結起來。路加描繪了升天的景象:耶穌在門徒們的觀望中,被舉上升,有塊雲彩接了祂去,離開他們的視線。路加採用聖經傳統的寫作手法,以哈諾客和厄里亞先知的形象,描述耶穌的離去;「被提升天」,則強調這是天主父的行動。此外,又運用了默示文學的手法,用雲彩作為升天時的載具,還安排了兩位天使做配角。這種文學手法,點出了耶穌的門徒,要像厄里叟一樣,繼承厄里亞的精神,又提示了耶穌在末日,還要再度降來。 耶穌升天之後,門徒們和聖母瑪利亞以及一些婦女,都回到他們所居住的那座樓房,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等候聖神降臨,這是聖教會的第一個九日敬禮。因為主耶穌在升天前說:「當聖神降臨於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8節)今日教會仍鼓勵信徒們仿效宗徒們立下的榜樣,以九日敬禮等待聖神降臨。五旬節,聖神降臨,教會在聖神的推動下,開始了宣講福音,為耶穌作證的福傳事工。 聖史瑪竇對耶穌升天的景象,並未著墨太多,卻清楚地陳述了耶穌升天的意義。「十一個門徒就往加里肋亞,到耶穌給他們所指定的山上去了。他們一看見他,就朝拜了他,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28:16-17)猶達斯已經不在了,十一位門徒往加里肋亞去,那是主耶穌開始宣講的地方。他們「到耶穌給他們所指定的山上」,瑪竇仍以新梅瑟的圖像來刻畫耶穌,正如祂發表「山中聖訓」的場景一樣。門徒看見了祂,就朝拜了祂,但心中仍有疑惑,這能夠呼應讀經一中,門徒的提問:「主,是此時要復興以色列國嗎?」出身於猶太背景的門徒們的認知是政治性的、與復興國家有關的默西亞,即使在主復活後,他們仍不完全明白耶穌所建立的國度究竟是什麼,因此仍心生疑惑。 18節,耶穌上前對他們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清楚地表明祂的身分;如今救世工程已經完成,祂要在天上登極為默西亞君王。基督離世升天,門徒們便要延續祂在世開創的使命,因此主耶穌命令他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19-20a)初期教會的聖洗格式,便是從耶穌的這命令衍生出來的。主耶穌被描述為最卓越的老師,因此領受權柄的門徒們,日後也要成為真理的導師,以宗徒的身分往訓萬民。 「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20b)離世升天的耶穌,並非不再與人同在,而是以嶄新的方式,生活在教會團體中。透過聖神,主基督臨在於禮儀和聖言中、信友團體內,更活在我們每一位教友的心中。我們雖然見不到祂,卻能經驗祂更親密的同在。 讀經二是一篇感恩祈禱文。保祿宗徒為厄弗所的信友祈求天主父,賜下智慧和啟示的神恩。這神恩,是耶穌升天後,門徒們與聖母同心合意祈禱所等候的「父的恩許」,為我們善度信仰生活是不可或缺的。父將這生命的德能,施展在基督身上,使祂從死者中復活,又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超越一切的名號,還將萬有置於祂的腳下,使祂在教會內作至上的元首;這首領怎樣升了天,也喚起我們日後將要升天的希望。 生活在人間的信徒,要祈求聖神打開我們心靈的眼目;不但為了解除疑惑,更要認清天父賜給我們的寵召帶來什麼希望,未來要分享的光榮又是何等豐厚。但願上主也將生命的德能,施展在我們身上,使我們聯合整個教會的兄弟姊妹,繼承基督的精神,廣揚福音,並跟隨祂的步伐,回歸天上的父家。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