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在新的禮儀年,本中心參考輔大神學叢書「活水聖經詮釋系列」及其他相關資料,撰寫新年度的「聖言默想」專欄。

  「活水聖經詮釋系列」,由「活水編譯小組」集體完成,是一套具有當代聖經學術基礎、可讀性高、大眾化的聖經詮釋書籍,適合個人默想及團體研經使用。願意深入聖言堂奧的朋友,歡迎自行參閱。(訂閱資訊)

甲年  復活期第五主日

禮儀研究中心 編著

默想:

  復活期進入第五主日。福音安排了若14:1-12,「臨別贈言之一」的經節,藉此幫助信友體悟耶穌復活四十天之後升天,離開我們、回歸父家的奧蹟。

  1-4節,是耶穌的獨白。耶穌即將走上孤獨、受苦受難的旅程,而門徒們不能跟去。祂安慰門徒,離去並不是完全消失,而是為他們預備地方,並且保證:「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在末日時,祂將再來,接引門徒一同回到父那裡去。耶穌說:「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裡去的路。」顯然多默並不瞭解這話的意義,因此發問:「主!我們不知道祢往哪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5節)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6-7節)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道出了主耶穌的獨特性。祂是通達天父的途徑,除非經過祂,沒有人能回到天父那裡去。祂是道成肉身的真理,認識祂,使人獲得自由。祂賜給世人永生,是生命的根源。主耶穌捨己為人、愛與服務的榜樣,也彰顯了祂身為天主子的典範,我們唯有效法祂,才能跨越窄門,獲享永生。

  斐理伯也不明白耶穌所說的「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所以請求耶穌將父顯示給門徒們(8節)。耶穌進一步解釋,「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9節),並且強調「我在父內,父也在我內」(11節),勸告門徒們要相信祂已將天父啟示給他們了。

  12節,耶穌說:「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做比這些更大的事業,因為我往父那裡去。」耶穌將要回歸父家,祂期望門徒們能繼續祂的工作,這在《若望福音》十五至十七章當中有更進一步的闡釋。耶穌要門徒們做出更大的事業,透過護慰者聖神,門徒安居在耶穌內,並通曉祂的心意,因此無論向父祈求什麼,都要蒙受應允。8-14節的這幾句經文,蘊含著聖三的真理;以多默和斐理伯為代表的門徒團體,仍未領受聖神的恩賜,不能理解其中的奧秘,我們是有福的,雖然沒有親眼見過耶穌,聖神卻引導我們體認真理。

  「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做比這些更大的事業」,這不僅是耶穌對門徒們的期許和要求,更像是一個許諾。讀經一中,耶路撒冷教會為了讓宗徒能專務祈禱,為真道服役,選立了七位「服事者」,而使天主的道發揚光大。這裡的「服事者」(希臘文:diakonoi),仍未具備今日教會「執事聖秩」的正式意義,但團體發展的方向,已經走向三級等的聖職制度。據此,十二宗徒才能領導教會快速的發展,甚至吸引聖殿中的司祭加入羊棧。這不正是做出更大的事業嗎?

  讀經二中,伯多祿宗徒說,我們信徒接近了耶穌——「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我們也就成為活石,成為聖潔的民族。原來,基督是角石和信仰的基礎,更是信徒的楷模;而信徒在基督內建成一座屬神的殿宇,成為一班聖潔的司祭,奉獻中悅天主的祭品。我們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屬於主的民族」,要在聖神的帶領下,翕合天父的旨意,成為基督臨在人間的標記,延續、發揚祂宣講和救世的偉業,帶領眾人回到父那裡去。

反省與行動:

  1. 我如何理解耶穌所說的,「我去,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
  2. 主耶穌為我們啟示了天父的面容,帶領我們回歸父家。我相信祂是通往永生的唯一道路嗎?
  3. 我如何活出基督徒的見證,將福音的真道傳揚給他人,帶領眾人回歸天父?

禱文:

  1. 請為新教友祈禱。復活的主耶穌是通往永生的道路。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每一位基督徒,尤其是新教友,都能順從聖神指引,忠實地追隨基督,歸向天父的懷抱。
  2. 請為提振台灣的經濟祈禱。低薪,讓百姓生活在痛苦中,更加深了少子化的困境。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政府,能以提振經濟為治國的當務之急,積極推動產業革新,並改善兩岸關係,以增進人民的福址。
  3. 請為受苦的人祈禱。復活的主基督,要解救世人免於災禍和兇惡。祈求仁慈的天父眷顧所有受苦的人,尤其是各地的難民,失業的勞工,和勞苦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
  4. 請為全天下的母親祈禱。母親對子女的犧牲和付出,彰顯天主無私的愛。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每一位母親身心康泰,在上主的護佑和眷顧下,教養出性格穩健、成熟的子女;恩賜兒女都能體會母親的辛勞偉大,懂得孝順和感恩。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禮儀研究中心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