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人》電子報2025年10月號 - 主所愛的讀者們,平安:改版的輔神禮儀研究中心電子報——《禮儀人》,正式於今年2025特殊禧年十月份登場。

主所愛的讀者們,平安:

  改版的輔神禮儀研究中心電子報——《禮儀人》,正式於今年2025特殊禧年十月份登場。

  在此我必須先向讀者們致歉。原本我們預定在九月份推出第一期,但無奈各種事務性因素應接不暇,及至達到能夠出刊的狀態已經是九月底,因此我們最終是以十月號為第一期。親愛的讀者們,我不會忘記永遠欠你們一期……可這種負債感,反倒能推動著我不斷地書寫下去。為了華語教會聖事禮儀的培育事工,我們也要持續奮鬥,為向天主知恩報愛。

  從《禮儀快遞》進展為《禮儀人》,最大的改變就是改為月刊,每月月初發刊,每一期三篇文章。在中心網頁各期總覽的頁面上,讀者也能輕鬆地回顧每一期的各篇文章標題;非訂戶讀者也能按著標題,尋找想閱讀的文章。

  因著電子報改為每月發刊,我們也需要巧妙安排,讓以往每週出刊時具備的基本功能亦能持續;因此,我們在《禮儀人》電子報這刊頭六字下邊,設置了七個連結,而這七個連結與中心網站過渡期首頁上的是一致的。

  這十月號的第一期《禮儀人》,我們刊載了這三篇文章:首先是彷彿宣言一般的〈以聖禮彰顯神聖是為一個召叫〉,其二是屬於禮儀培育第三大範疇的〈教會聖禮的四功五法(一)緒論〉,其三是〈聖樂之父Palestrina創作曲風為今日華語教會的省思〉。

  在三篇文章之後,我們亦刊載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諸聖節及追思已亡的重要公告。

  以下便是本期《禮儀人》的正文

以聖禮彰顯神聖是為一個召叫


(圖片來源 newliturgicalmovement.org)

  吾人內在有著一種尋求歸宿,想回到自身存在根源的強烈渴望,這推到終極,就會是渴慕神聖、追尋神聖。按照宗教學大師伊利亞德的分析,人對於神聖的渴望,正可等同那對於存在根源的鄉愁;人渴望回歸那起源的時間,宗教儀式則引人進入神聖時區。再進一步論證,我們可以確定,基督宗教的聖禮不僅是進入神聖時區,所彰顯的更是啟示者天主其恩寵的轉化力量。教會聖事禮儀不僅要能夠答覆人性深處回歸根源、追尋神聖的強烈渴望,更要經驗天主那轉化吾人的恩寵,而聖禮中的神聖感正是天主轉化能力的外顯。天主藉著聖禮的儀節,賜給我們貴重的禮物,神聖的恩寵,而禮儀人要促成這禮物的寶匣被開啟,彰顯天主那更新並轉化吾人生命的神聖。


全文閱讀


教會聖禮的四功五法(一)緒論


(圖片來源  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維基百科詞條「同光十三絕」)

  在禮儀培育及實踐的實戰經驗中發現,光是重視聖言、體驗奧蹟,以及ASPC,尚且不夠,與身體姿態、動作有關的環節也很重要。傳統京劇中的「四功五法」正好能提供一套相吻合的框架,幫助禮儀培育中關於身體的操練進一步系統化及規範化。禮儀不是一場表演,而是天主的工程,但是禮儀因著文字、音樂、動作,有其戲劇因素;對此,我們透過借用京劇四功五法的框架來規範這些戲劇性因素,使教會禮儀中的戲劇因素被妥善定向,使每個項目都能按其在羅馬禮當中該有的表現來適切地執行。且當禮儀服務員鍛鍊出一身本事且彷彿成為自己的第二本性,便在各種情況下都能處之泰然並舉心向上,這相當能幫助會眾在禮儀中進入祈禱。


全文閱讀


聖樂之父Palestrina創作曲風
為今日華語教會的省思


(圖片來源  lumenchristi.org)

  適逢音樂之父及教會音樂救星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冥誕五百週年,古典音樂及聖樂界有不少記念活動,甚或發行專輯,教宗良十四世也在一場Palestrina郵票發行記念會上盛讚這位聖樂之父的貢獻。Palestrina以及羅馬樂派以額我略曲調為基礎,發展對位法及複音音樂,不但使聖言的詞與旋律結合為整體,更讓聖言的詞得以更深刻表達,使聽眾更好地領悟聖言。其級進式的旋律進展及自然音階,也相當能幫助人進入祈禱並身心和諧。四百多年後,這位安葬在伯多祿大殿內的音樂之王,其創作曲風為今日華語教會能帶來怎樣的省思?


全文閱讀


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及聖事委員會公告

  因11月1日「諸聖節」是周六,次日主日則是「追思已亡諸信者」,這兩個重要日子在禮儀日期表上的等級同等,均排第四位(參:《禮儀日曆》(ORDO), 11頁)。

  因此,為方便更多教友參與,可盡量將諸聖節彌撒安排在周五晚上或周六白天適合的時間。若堂區周六晚上習慣安排主日彌撒,則應舉行追思已亡彌撒。

  周五晚上或周六白天若無安排諸聖節彌撒,但為牧靈理由,想要在周六晚上為堂區信友舉行諸聖節彌撒,也是可以的,但應選擇當晚另一個時段舉行。


詳細閱讀


敬祝 您們在聖禮的參與及服事中,走上成聖之路!

禮儀研究中心 敬上


關於我們----恩人錄 (每月月初的感恩祭中,特別為禮儀中心奉獻的恩人們祈禱。)

   衷心感謝所有恩人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方得為全球華語教會提供更多、更深入的禮儀培育及服務。
   
懇請仁慈的天父降福大家的慷慨與善意,也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們,並為我們代禱。


   如果您想持續定期收到本電子報,或對於本刊及網站內容有任何建議、指教,歡迎與我們聯絡。若要取消訂閱,也請告知!(請點選下方小天使)

版權所有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中華民國台灣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

Copyright Fu Jen Faculty of Theology of St. Robert Bellarmine.
No. 103, Lane 514, Zhongzheng Rd. Xinzhuang Dist., New Taipei City, 24255, Taiwan (R.O.C.)
Phone: (886-2)2901-7270 ext.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