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希連.國柏生於1894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那一年,就時代而言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幼年時,曾在神視中見到聖母,獲得象徵「殉道」與「貞潔」之紅白雙冠的許諾。16歲加入方濟會住院派(OFM conv.),負笈羅馬期間與六名志同道合的好友成立了「無玷聖母騎士團」。
國柏的心思縝密,遠見明察,深知善用媒體乃福傳之利器,故於學成歸國後立即發行《無玷聖母騎士》月刊,並於波蘭首都華沙近郊興建「聖母城」,致力於福傳出版事業。1930年,36歲的國柏帶著幾名弟兄來到日本長崎,抵日1個月後就已創刊發行日文版《無玷聖母騎士》月刊。這份雜誌雖然曾於戰時短暫停刊,卻一直延續至今,是日本天主教會內知名度極高的出版品。無奈好景不常。國柏固然有意埋骨於殉道者之國日本,卻於6年後奉命歸國。不久後,德軍入侵波蘭,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國柏與弟兄們亦遭波及,多次被捕,最終被送入惡名昭彰的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1941年7月底,集中營內有人逃亡。納粹於盛怒之下隨機挑選了10人當代罪羔羊:進入暗無天日的地下牢活活餓死。國柏當時並不在10人之列,卻自願頂替一名有妻兒的年輕波蘭軍官,完成了集中營中史無前例的「愛的交換」。被送入餓死牢的囚犯相繼死去,身體最孱弱的國柏卻活了整整14天。最後,納粹為了清空牢房,便派人前去給存活者注射石碳酸。意識清醒的國柏主動伸手接受毒針,以其短暫的47載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代人受死,固然是國柏神父最廣為人知的偉大事蹟,但他的成聖之道卻絕非一步登天。 (詳情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