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乙年 復活期第三主日
必須受苦,纔入光榮(路二十四35~48)

張春申神父 著

  聖史路家記錄的復活奧跡,有一個思想似乎非常吸引他,以致前後三次指點出來。當兩個穿著耀目衣服的人,向探墓的婦女報告喜訊時,他們說:「人子必須被交付於罪人之手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在第三日復活。」耶穌自己與兩個門徒走向厄瑪烏途中時,也對他們說:「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纔進入光榮嗎?」今天的福音中,復活的耶穌站在弟子中間時,又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路加三次在復活喜訊中,提出同樣一個思想,看來這為他是極為重要的道理,且讓我們深入地分析一下。

   這端道理既然與耶穌復活相連在一起,所以應當緊緊地視為來自天主的啟示,不是人間的經驗之談。事實上,我國俗語中有些相似的話。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等,好像與「必須受苦,纔入光榮」非常接近。不過,我們立刻應糾正,中國俗語來自人間的經驗,並沒有絕對保證。我們誰都看見過;吃得苦中苦的人,並沒有都成為人上人;我們也不敢向人擔保一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普通而論,人間的經驗有些可靠,不過並不絕對正確。至於為基督信徒而論,透過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跡,誰跟隨祂受苦,一定進入光榮。祂死後的復活是絕對可靠的保證。路加再三強調這端道理,實際便是針對他的教友團體所說的。聖經學家認為路加是為一個相當貧困的教會,也許是正在水深火熱中的團體,書寫福音,所以他特別提出同一思想,鼓勵他們追隨基督受苦,以換得將來分享光榮的保證。

   但是這個重要思想,今天我們好像聽見很多人向它挑戰,說它是人民的鴉片啦,窮人的麻醉劑啦等等。那麼,我們又不能不再問:是否路加有意叫人在世上遭受痛苦,甚至遭受不正義時,裹足不前,忍氣吞聲地任人宰割呢?那也不然。首先,路加福音中的耶穌基督便是一個為貧窮人傳報喜訊的人。祂要釋放俘虜,使壓迫者獲得自由。足見祂是一個為正義、為自由奮鬥的人。其次耶穌也說:天國喜訊傳揚開來,人人都應奮勉進入。所以耶穌的宣講,並不是窮人的鴉片,讓他們在痛苦中得到麻醉劑,等待死後升天;相反,祂要求人奮鬥。

   此外,我們還應當問:究竟耶穌為什麼必須受苦?路加說:默西亞必須受苦;這不是一種宿命論,而是表示耶穌處在那樣的時代中,外有羅馬帝國的壓迫,內有猶太公議會的控制,祂的宣講生涯,必會遭受反對。不過,耶穌不顧一切,完成祂的使命。因此,我們基督信徒如果由於跟隨祂,堅持在這世界中,宣講耶穌的道理,按照祂的要求而生活,那麼也必須受苦。但是,這不是消極的忍氣吞聲,而是對惡勢力挑戰的殺身成仁,捨身取義。怎麼能說這是人民的鴉片呢?

   當然在復活奧跡的光輝下,基督信徒對於苦難有了新的了解。耶穌向惡勢力挑戰所受的苦難,最後在天主的能力下,會得到勝利。天主使殺身成仁的耶穌,自死亡的領域中,進入永遠的生命;表示誰為了天國而奮鬥,天主絕不可能捨棄他的。

   路加再三強調的信仰,不是為世世代代基督徒充滿希望的保證嗎?今天千千萬萬正在為天國受苦的兄弟姐妹,不是因此而能繼續堅持嗎?默西亞必須受苦,纔能進入光榮。


反省與行動:

  1. 我理解「默西亞必須受苦,才能復活,進入光榮」的真實意義嗎?
  2. 我的生命和耶穌的苦難與復活,有什麼關係?
  3. 我願意和耶穌一樣,捨生取義,贏得天國嗎?

禱文:

  1. 請為新教友祈禱。耶穌曾告示宗徒們,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每一位新教友,都能瞭解耶穌的苦難與復活之真義,並和耶穌一樣,捨生取義,贏得天國。
  2. 請為政府祈禱。近日因油電雙漲,以及證所稅即將開徵,讓物價有上揚趨勢,造成百姓經濟生活的壓力。祈求全能的上主恩賜政府官員智慧,以適當的民生政策,帶領國家度過難關,讓百姓安居樂業。
  3. 請為在困苦中的家庭祈禱。近日時時聽聞滅門慘案的發生,令人傷痛。祈求仁慈的上主降福每一個碰到難關的家庭,都能勇敢冷靜的面對,並懂得向相關單位或親友求助,以解決問題,不致走上絕路,傷及無辜。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張春申神父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