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禮儀專題 交流坊

 

實用篇「主日感恩禮」
 
實用篇「禮儀經文」
 
實用篇「禮儀慶典照片」
 
實用篇「禮儀設計」
 
實用篇「祈禱文」
 
 

林思川神父,方濟會會士,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新約概論教授,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負責人。

本專欄讀經默想部分由林思川神父提供,分享給台灣、大陸及全球華語教會的朋友。


丙年 復活期第三主日
伯多祿的職務與命運

林思川神父

福音:若21: 1-19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若二一1-19。學者們大多認為若望福音原本應結束於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是由後來的編輯者加入的,「思高版」聖經也清楚地標明這一章是「附錄」。細心地閱讀聖經的讀者,應該會發現這段經文和前面的第二十章很難連貫在一起,第二十章敘述復活的耶穌在耶路撒冷顯現,而這段顯現故事卻發生在加里肋亞湖邊。

 今日的福音內容分成兩部分,首先是復活主的顯現(1-14),其次是耶穌和伯多祿之間的對話(15-19)。前者又可以分成三段:徒勞無功的捕魚行動(1-3),豐富的捕魚收穫(4-8),和復活的宴會(9-14)。而復活的耶穌和伯多祿談話的內容則是關於伯多祿的職務(15-17)和他的命運(18-19)。

徒勞無功的捕魚行動

 在伯多祿的號召之下七位門徒一起去捕魚,福音作者敘述了其中五人的名字,另外兩位的姓名卻沒有透露。由於若望福音並沒有報導十二宗徒的名單,載伯德的兩個兒子也只有在這裡被提到,因此「七」這個數字的象徵意義應該大於實質意義。在猶太傳統中「七」象徵圓滿,這七位門徒大概象徵耶穌的整個門徒團體,他們在耶穌生活的時候曾陪伴著祂,在耶穌復活後,他們的重要性更是明顯。

 這七個人在晚上來到提庇黎雅海捕魚,因為夜間本是最好的捕魚時間,白天時魚都沈在海底休息。雖然如此,他們整夜辛苦勞作,卻一無所獲。

豐收(4-8)

 到了清晨,復活主顯現在岸邊;但是,既疲累又失望的門徒們卻沒有認出祂來(參閱:路二四16)。復活的主親暱地稱他們為「孩子們」(這個稱呼在若望壹書中出現非常多次),命令他們向右邊再次撒網,也因此藉著奇蹟顯示了自己;然而,只有「耶穌所愛的那位門徒」認出祂來。

「愛徒」是若望福音中最傑出的見證者,福音作者並未透露這人到底是誰。如果根據這段經文,他應該是「七人」中其中之一,但絕對不會是載伯德的兒子(因此排除了傳統中「若望」的可能性),而應該是那兩位「無名氏」中的一位。

 那時他們大約距離湖岸二百肘,將近一百公尺。伯多祿一聽見愛徒的指認,立刻給赤裸的身體披上外衣,跳入海裡,希望盡快來到耶穌那裡,這個激烈的反應使讀者們記起他曾三次否認耶穌。而在另外一隻船上的門徒們則前來幫助,好能拉上被魚充滿的沈重漁網。

復活的歡宴(9-14)

 到了岸上,他們發現一個「神秘宴會」已經準備好,耶穌命令他們把剛捕的魚拿一些過來。這時候伯多祿「獨自」去把船拉上來,漁網雖然充滿了魚,網卻沒有破。這段敘述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這些魚象徵經由門徒的宣講而進入「一個教會」的信徒團體,而伯多祿則象徵著保護、維持教會合一的人物。事實上這裡已為若二一15以後的對話預作準備。

 被捕的魚一共是153條,由於這數字並非「整數」,大概同樣也是一個象徵性的數字,但是學者們對其所代表的含意至今仍沒有共識。

 經文接著回到早餐的敘述,由於前面愛徒已經指認了復活的主,又因為門徒們膽怯害羞,不敢詢問耶穌到底是誰,這一切顯示「復活主」和「世上的耶穌」的存在方式完全不同(參閱:格前十五35-44)。復活的主把魚和餅遞給門徒們的行動,一方面可以被瞭解為世上的耶穌和人們一起進食的延續;另一方面也反映信仰團體「感恩禮」的情景,在這個「早餐會」中誕生了一個新的門徒團體,一個以感恩禮為中心的門徒團體。

伯多祿的職務

 早餐以後,耶穌單獨轉向伯多祿一人。耶穌以伯多祿和他父親的名字呼喊他:「若望的兒子西滿」,顯示出這是個人性的對話。耶穌連續三次問伯多祿:是否比其他的人更愛祂?伯多祿三次都給予耶穌肯定的答覆,並且指出耶穌知道一切。耶穌三次對伯多祿提出問話,應該使他想起在耶穌受難時自己曾三次否認和耶穌的關係。

 在伯多祿每次肯定答覆之後,耶穌都託付給他特殊的使命。「餵養」或「牧放」基督的羊群,顯示耶穌使伯多祿分享祂的善牧職務。耶穌的問話中交互使用「羔羊和羊群」、「餵養和牧放」等名詞,強調牧人對於羊群無限的關懷與責任,基督是永遠的「首牧」,一切羊群都屬於祂(參閱:若十1-18),伯多祿只是受耶穌託付代為照管羊群。

多祿的命運

 做為耶穌的門徒,伯多祿不僅分享耶穌的牧人職務,也必須分享祂的命運。福音作者藉著圖像式的語言表達這一點,伯多祿在年老時將被人帶到他所不願去的地方,這個地方正是墳墓,而他「伸出手,讓人束上腰」,顯示他將殉道死亡。福音作者特別註明,耶穌說這話是指「他將以怎樣的死去光榮天主」。在古老基督徒的語言中,「光榮天主的死亡」就是特別指殉道的死亡。教會歷史傳統也告訴我們,伯多祿後來的確為這信仰奉獻了性命。

綜合反省

 這段經文充滿與教會相關的隱喻,捕魚奇蹟顯示復活的主永遠和祂的教會同在。聖奧斯定指出:「基督站在永生的岸邊,向右邊撒出的網給天主的國帶來子民。」門徒整夜勞苦一無所獲,卻由於按著耶穌的命令再次撒網而獲得豐收,因此教會的宣講者必須完全信賴基督的助佑。

 伯多祿一個人將網拉上岸,以及耶穌和他獨特的對話,顯示基督把教會託付給。伯多祿曾輕率莽撞地自誇要為耶穌而死(若十二37),卻三次否認耶穌;當時他並不瞭解,基督來是為把生命賜給一切屬於自己的人,當然也包含伯多祿。基督必須先為伯多祿的得救而死亡,然後伯多祿才能為了基督的福音而死亡。

 伯多祿的經歷反應了人的真實情況:在耶穌受難時不敢承認耶穌,在基督復活的光照下看見自己是罪人;而耶穌再次的召叫促使伯多祿悔改,而使罪惡轉變成恩寵。擁有教會職務的人都應記取這個教導:如果我們愛耶穌,就不可只照顧自己,而應該牧放耶穌的羊群,並且不是當作自己的羊,而是耶穌的羊群,在他們當中尋求耶穌的光榮,而非自己的光榮。

本文經林思川神父同意轉載,更多的相關資訊,
歡迎點選【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反省與實踐

  1. 我們看見和聽見復活主耶穌基督的經驗如何?是否我們可以充滿喜樂而做見證呢?
  2. 我們體會到天主的愛,召喚我們,是否我們願意跟隨耶穌基督也服事衪?
  3. 我什麼時候可以感受到耶穌邀請我吃飯呢?是什麼的滋味呢?

信友禱詞

  1. 請為基督徒祈禱。耶穌基督是人類和世界的救主,是普世的君王。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全體基督徒,都能崇奉基督為生命的主宰,在祂內重整信仰生活,並終身不渝地效忠祂、侍奉祂,以期在末日分享復活的光榮。
  2. 請為我國的外交處境祈禱。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我國能以智慧,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中,結交真誠友邦,開拓我國的國際空間。
  3.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復活的主基督,願意為世界帶來和平,特別為在利比亞被拘留難民和之前的恐攻事件造成傷亡的人們。祈求仁慈的天父平息戰亂和衝突,恩賜每一個人都能心存善念,共融互助,攜手締造和平。
  4. 請繼續為新教友祈禱。祈求仁慈的天父恩賜每一位新教友,能體驗聖事的恩寵,融入教會生活,終身不渝地事奉基督,活出復活主耶穌光榮見證。

禮儀歌曲建議:蘇開儀老師建議




相關資訊


其他主日證道


 

禮儀研究中心專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