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新的禮儀年,本中心參考輔大神學叢書「活水聖經詮釋系列」及其他相關資料,撰寫新年度的「聖言默想」專欄。
「活水聖經詮釋系列」,由「活水編譯小組」集體完成,是一套具有當代聖經學術基礎、可讀性高、大眾化的聖經詮釋書籍,適合個人默想及團體研經使用。願意深入聖言堂奧的朋友,歡迎自行參閱。(訂閱資訊) 聖趙榮司鐸及中華殉道諸聖節 禮儀研究中心 編著 默想: 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才剛過去不久,我們接連慶祝聖趙榮司鐸及中華殉道諸聖節。本節日原在7月9日慶祝,今年適逢主日,因此本主日我們不慶祝常年期第十四主日,而要歡欣鼓舞地紀念中華殉道諸聖的英勇事蹟。這一百二十位經過教宗宣聖,被普世教會敬禮的殉道聖人,從1648年聖劉方濟神父殉道,到1930年聖高惠黎神父為主致命,橫跨了將近四百年。名稱上以聖趙榮司鐸為首的中華殉道聖人,在台灣地區主教團出版的《中華殉道聖人傳》當中,有詳盡的介紹。事實上,中華殉道聖人並不只這一百二十位;光是在義和團教難中,被殺害的就有兩萬多人。1950年代之後,教難在各地此起彼伏,例如九八教難,因此在本節日,我們要紀念的是以這一百二十位為代表的全體中華殉道聖人。 讀經一(智3:1-9)的經文,為中華殉道聖人來說,真是完美的寫照。「雖然在人看來,他們是受了苦;其實,卻充滿著永生的希望。他們受了些許的痛苦,卻要蒙受絕大的恩惠,因為天主試驗了他們,發覺他們配作自己的人:祂試煉了他們,好像爐中的黃金;悅納了他們,有如悅納全燔祭。他們蒙眷顧時,必要閃爍發光,有如禾稭間往來飛馳的火花。他們要審判萬國,統治萬民,上主要永遠作他們的君王。」(4-8)殉道聖人全心注視天國永生的賞報,因此在遭受迫害時,慷慨獻出生命,成為蒙上主悅納的全燔祭。信德通過考驗,有如爐中黃金的殉道者,基督要擦乾他們的淚痕(參閱:默21:4),並賜給他們治理萬民的權柄(默2:26-28),人世間的權勢再也不能威脅、迫害他們。 讀經二選自伯前4:12-19。小亞細亞北部的信友,不斷遭受外教人和猶太人的迫害,因此伯多祿寫信鼓勵他們要堅持信仰,要歡喜地接受有如烈火一般的試探和考驗,因為參與了基督的苦難,將來也有分於祂的榮耀。在不同的時代,天主子民都遭受各種的挑戰甚至迫害,伯多祿的這一番話,也是為我們寫的。我們既然承擔了基督宣講、救世的使命,也必要分受祂的苦難,但天父卻要賜給我們永生的光榮,日後更要在新天新地中永遠與祂同在。 在福音中(若12:24-26),就要走上十字苦路受光榮的主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24-25)主耶穌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害怕失去性命,而緊握自己的生命不放,基督徒當為自己能進入永生而有所捨棄,其中也包含了自己的性命。祂自己完全體現了這兩節經句,透過十字架的苦難犧牲,為世人帶來了永恆的生命。殉道聖人忠實追隨基督,輕視了現世的榮華和享受,為了堅持信仰而捨生致命,因而獲享永生的榮耀,並結出許多子粒來。 教會早期的神學家戴爾都良(Tertullianus)說過:「殉道者的血是新教友的種子。」這不但在羅馬帝國的時代是如此,近代的中華教會也是如此。中華殉道聖人為信仰捐軀,以鮮血灌溉了中華教會的田地,從而孕育出信德堅定的後代教友。他們為主作證的勇氣,和堅強的信德,是我們的典範;他們更與我們同在,與我們一起並肩作戰,一同面對當今教會遭遇的種種考驗。 反省與行動:
禱文:
禮儀歌曲:蘇開儀老師建議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