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禮儀專題:導論
 
禮儀專題:聖事禮儀
 
禮儀專題:禮儀年
禮儀專題:禮儀空間
 
禮儀專題:禮儀音樂
 
禮儀專題:聖藝
 
禮儀專題:殯葬禮
 
 
 
禮儀專題:敬禮
 

 

 

 

 
《頌主新歌-黃友棣聖樂作曲集》

 

陳濟東序

  在國外每當唱起「杜鵑花」、「當晚霞滿天」或「遺忘」時,不禁感受到中華文化之美及溫馨,很希望這位把中國風格之美寫在音符上的知名中外音樂大師,有一天也同樣地把它寫在讚頌上主的聖歌上。這願望終於在二零零二年的復活節後實現了:在陳美津修女的聯繫,高雄增德合唱團指揮石高額老師及夫人羅秋玉女士的特別安排下,使得本人有幸會見黃友棣教授並表達我的心願。黃教授態度熱忱並欣然答應為天主教創作聖樂,願天主的名受顯揚。

  黃友棣教授1912年生於廣東省高要縣。十歲時,粵桂軍閥相爭,他們全家避難於修女院「賢后院」七天之久,受到修女們給予的關懷與愛心,從此與天主教締結深緣。黃教授自幼苦學,年輕時全心投入音樂學習。1935年獲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London Trinity College of Music)提琴高級證書,1955年取得皇家音樂學院提琴教授文憑。1957年赴羅馬攻讀聖樂,於宗座藝術學院(Pontifical Academy)專修第四世紀安博羅削曲調(Ambrosian Chant)及第六世紀額我額曲調(Gregorian Chant)。1963年獲宗座藝術學院作曲文憑。

  在羅馬六年的留學期間,黃教授與教會神長來往頻繁。經常參與體驗天主教禮儀的精華並探討信仰生活的美與聖。當時于斌樞機及杜寶晉主教所給與的友誼及勉勵,迄今黃教授仍銘刻在心。1963年學成回國之後,曾受于樞機之邀,為剛在台復校的輔仁大學創辦音樂系,但他因有前約,得回香港珠海書院執教而婉拒了。雖然無法留在輔仁大學,黃教授卻以于樞機的詩,為輔大作了今天的輔大校歌。1981年黃教授由珠海書院退休,定居高雄。因著他的繼續作曲,潛心著述,熱忱扶持文藝團體,使高雄成為「音樂之都」。黃教授一生勤於論著作曲,迄今所完成的曲子不下兩千首,專著十來本。

  黃教授博覽國學,熟讀詩詞。他認為中國音樂的根在於詩,不在音樂理論。因此作曲是在詮釋詩於歌之上。他鼓勵大家一起努力從作好的詩詞開始,且要「口語化」及「大眾化」。因唯有好的詩詞才能作出好的聖歌。他常向本人說他是望教友,他要以望教友身分創作讚美上主之歌,以宣揚祂的美好與偉大。

  我們衷心地感謝黃教授在忙碌中仍繼續為天主教作曲。最值得提起的是他每首聖歌都作有伴奏譜,有四部混聲合唱,及二部混聲合唱。為了方便大眾的使用,他不辭辛勞地為每首曲謄寫五線譜及簡譜。因所寫出的每一張聖歌譜稿及國字是那麼工整美麗,我們決定就以黃教授親手寫的原譜及原稿出版。相信這本聖樂作曲集將因此而更為可貴。

  高雄教區聯合聖詠團中有十一團將近四百人,於2004年五月四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首次?行黃教授天主教聖樂作曲發表演唱會。同年九月十九日,新竹教區由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及Echo聖詠團等五團,聯合以一百多人,藉新竹市立演藝廳演唱黃教授的頌主新歌。南北兩場演唱會都非常成功,為天主教聖樂創作的推廣工作,揭開了新的一頁。

  四年來,因著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錢玲珠主任,和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陳美津修女,全力投身於此聖樂作曲推廣工作,直到最後的編輯、付印;以及石高額老師及夫人羅秋玉女士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協助;加上白正龍副主教、陸達誠神父、房志榮神父、鄧秀霞修女及眾位神長的鼓勵,以及諸位熱心好友慷慨贊助,最後還有單國璽樞機、王愈榮主教及輔仁大學黎建球校長的支持,且在百忙中為本作曲集寫序,使得這本聖樂作曲集得以出版問世。我們真有無盡的感激。

  聖樂是最有力的福傳工具,它不但增進禮儀的莊嚴,更能吸引人認識、讚美天主。願黃友棣教授的這套聖樂創作合唱曲集在禮儀事奉、福傳獻唱、音樂會演唱上,能有所貢獻與服務。我們希望這本聖樂創作合唱曲集的出版,能?舞更多作曲家擔負起以樂音讚美上主的使命,創作出更多動人的聖歌。願讚頌上主的歌聲,傳揚到天涯海角。願上主的名,從太陽東昇直到西傾,從現今以至永遠,永受讚美。

陳濟東 謹識於 美國 加州 洛杉磯
2006 耶穌君王瞻禮日


黃友棣教授年表

年代

大事紀

1912

114日生於廣東省高要縣。

1918

進入高要縣區立啟穎初級國民小學校。

1921

考入區立高級小學。
初次接觸音樂,並模仿老師彈奏風琴,試奏和弦。

1923

轉入廣東省立高等師範附屬小學(後改為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小學)。

1925

畢業於廣東省國立中山大學附小。
考入附中。

1927

初中三年級,開始在市立小學兼課,教授國文及英文。

1928

畢業於廣東省中山大學附中,隨即考入中山大學預科文組。

1930

決心以音樂為教育工具,進入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系。
因兼課需要,開始練習編曲、作曲。

1931

師事李玉葉教授,至廣州學習鋼琴。
發表《我要歸故鄉》,聲名鵲起。

1934

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系畢業,應聘至南海縣佛山鎮縣立第一初級中學任教。

1936

在香港考取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小提琴高級證書。

1937

七七事變,全面抗戰開始。
參與抗戰救亡歌詠運動,編寫各種抗戰應用歌曲。

1939

應聘為廣東省行政幹部訓練團音樂教官,大量編寫歌曲並深入鄉間,進行音樂教育。

1941

創作《杜鵑花》,廣受歡迎。

1942

粵、桂、湘、贛四省聯合於湖南衡山兩千人夏令營,擔任音樂總教官。

1945

抗戰結束。
重返廣州,同時任教於中山大學及省立藝專音樂科。

1946

出版《樂教新語》。
升為教授。

1948

獲頒教授證書。

1952

首度應邀來台灣。
以《我要歸故鄉》獲中國文藝協會「愛國歌曲創作獎」。

1953

轉赴香港私立大同中學任教,作大同中學校歌。

1954

出版《藝術歌集》第一、二、三輯及《提琴獨奏曲集》。
出版合唱曲《祖國戀》、《兒童藝術歌集》、《小貓西西》。

1955

至珠海書院兼課,並為珠海作校歌。
考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小提琴教師文憑。

1956

為華僑學校編寫中、小學音樂教材兩冊。

1957

秋,遠赴羅馬求學,師事國家音樂院馬各拉(Franco Margola)教授。

1958

於義大利進修。

1962

完成論著《中國風格和聲與作曲》、《中國民歌和聲》。
創作《琵琶行》。
以《中華民國讚》獲頒教育部「文藝獎」。

1963

獲羅馬滿德藝術院作曲文憑。
學成返港,繼續執教於香港私立大同中學,並在珠海書院兼課。
8月,獲僑委會「華僑創作獎」。

1964

編舞劇曲集:《大禹治水》、《採蓮女》。

1965

出版《中國音樂思想批判》。
獲「國父百年紀念獎」。

1967

以《偉大的中華》獲「中山文藝獎章」。
獲頒教育部「社會教育服務獎」及僑委會「海光獎章」。

1968

應教育部之聘返國講學兩個月。

1970

與韋瀚章晤面,以《碧海夜遊》開始合作。

1971

為小學音樂教材,編寫兒童歌曲集,作新歌五十首。

1974

出版《音樂創作散記》、《中國藝術歌曲選粹合唱新編》第一輯。

1975

出版樂教文集第一冊《音樂人生》。

1977

出版樂教文集第二冊《琴臺碎語》、《中國藝術歌曲選粹合唱新編》第二輯。

1978

出版樂教文集第三冊《樂林蓽露》。

1979

出版樂教文集第四冊《樂谷鳴泉》、《唐宋詩詞合唱曲》第一輯。

1980

出版《唐宋詩詞合唱曲》第三輯。

1982

出版樂教文集第五冊《樂韻飄香》。
獲頒中國文藝協會第二十四屆「榮譽獎」。

1983

與韋瀚章、林聲翕共同獲頒國家文藝基金會「特別貢獻獎」,
返國領獎並蒞高雄演講。

1984

以《歌頌國民革命軍之父》獲國防部「埔光金像獎」。
以《慈湖春暉》、《三民主義讚》分別獲「國軍文藝金像獎」及「銀像獎」。

1985

文建會主辦「抗戰歌樂演唱會」,紀念抗戰勝利四十週年,
黃友棣偕韋瀚章、
林聲翕返國,舉辦音樂講座,並南下高雄。

1986

獲僑委會「海外僑校資深優良教師獎」。
出版樂教文集第六冊《樂圃長春》。

1987

與韋瀚章、林聲翕,同時獲頒香港中國民族音樂協會「華人紀念獎」。
由珠海學院退休,移居高雄。
高雄市舉辦「黃友棣樂展」。

1989

出版樂教文集第七冊《樂苑春回》。

1991

出版樂教文集第八冊《樂風泱泱》。
芭蕾舞劇《夢境成真》首演。

1992

出版樂教文集第九冊《樂境花開》。

1994

出版樂教文集第十冊《樂浦珠還》。
獲頒行政院「文化獎章」,蒙見總統李登輝先生召見。

1995

出版樂教文集第十一冊《樂海無涯》。

1996

獲高雄市「傑出樂人獎」。

1997

獲高雄市第十六屆文藝獎「特殊優良文化貢獻獎」。

1998

國立中山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獎章」。
獲高雄市第十八屆文藝獎「特別成就獎」。
出版樂教文集第十二冊《樂教流芳》。

1999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辦前輩足跡系列-「黃友棣樂展」之風、雅、頌三場。

2000

獲頒行政院文建會「資深文化人」獎牌。
獲高雄市第十九屆文藝獎「終身成就獎」。

2001

獲國機檔案局頒發「國家檔案之友」獎座。
傳記《流芳-黃友棣的樂教人生》出版。

2002

專屬網頁「音樂菩薩黃友棣」成立。

 


黃友棣教授得獎紀錄

時間

獎項

獲獎曲目

主辦單位

19528

愛國歌曲創作獎

《我要歸故鄉》

(合唱曲/李韶作詞)

中國文藝協會

1962

文藝獎

《中華民國讚》

(合唱曲/羅家倫譯詞)

教育部

19638

華僑創作獎

 

僑委會

196511

國父百年紀念獎

   

196711

中山文藝獎章

《偉大的中華》

(合唱曲/何志浩作詞)

 

1967

社會教育服務獎

 

教育部

1967

海光獎章

 

僑委會

19688

音樂年文藝獎章

 

教育部

19825

榮譽獎

 

中國文藝協會第二十四屆

19836

特別貢獻獎
(與韋瀚章、林聲翕共同獲獎)

 

國家文藝基金會

19846

埔光金像獎

《歌頌國民革命軍之父》

(合唱曲)

國防部

198410

國軍文藝金像獎

《慈湖春暉》

(合唱曲/王金榮作詞)

 

198410

國軍文藝銀像獎

《三民主義讚》

(合唱曲/李長傑作詞)

 

19864

海外僑校資深優良教育獎

 

僑委會

19877

樂人紀念獎
( 與韋瀚章、林聲翕共同獲獎)

 

香港中國民族音樂協會

199412

文化獎章

 

行政院

199610

傑出樂人獎

 

高雄市

1997

特殊優良文化貢獻獎

 

高雄市第十六屆文藝獎

1998

傑出校友獎章

 

國立中山大學第一屆

1999

創作文化義工歌曲特別獎

 

高雄文化處

1998

特別成就獎

 

高雄市第十八屆文藝獎

2000

資深文化人獎牌

 

行政院文建會

2000

終身成就獎

 

高雄市第十九屆文藝獎

2001

國家檔案之友獎座

 

國機檔案局

最新出爐!!

 

認識一些作曲家:

 

黃友棣教授新曲發表
天主經
(混聲四部合唱、
含鋼琴伴奏譜)

(PDF格式)
聖母經
(混聲二部合唱、
含鋼琴伴奏譜)
(PDF格式)
大讚美歌
(混聲四部合唱、
含鋼琴伴奏譜)

(PDF格式)

 

相關音樂網站

新世紀聖樂彙集
(陳濟東先生網站)

Liturgical Studies and Liturgical Music Links
(美國明尼蘇達
聖本篤、聖若望大學)

Chant Links
(美國阿肯薩思大學)

The Gregorian Association
(英國英格蘭)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相關文獻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