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房志榮神父 今明兩天(6月21-22日),我們踏入追蹤保祿行程的第四階段,重點是厄弗所。保祿第二次傳教旅程中來過此地(宗十八19-28),後來再度來此,並呆了很久(宗十九1-41)。至於若望,他寫的七封書信的第一封,就是「致厄弗所教會書」(默一11二1-7)。此城的古跡保存完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許多遊客。 9、保祿、若望都重視的名城:厄弗所是拱奉女神阿爾特米Artemis為主保的大城,為她所建的Artemis大廟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公元前六世紀有過一段繁華時期,然後受利底亞(小亞細亞西部一富裕古國,濱愛琴海)和波斯的統治。亞歷山大於334年BC佔領了厄弗所,沒有遭到任何抵抗。他死後,手下的馬其頓將軍Lysimachus(361?-281 BC)統治此城。今天看到的許多建築都是希臘時期的產物。以後厄弗所受到羅馬統治,凱撒奧古斯都封厄弗所為首府。公元262年,哥德人(在三至五世紀時侵略羅馬的日耳曼民族)佔據厄弗所,予以摧毀,從此,厄弗所就再沒有恢復它過去的光輝。 參觀之後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厄弗所實在是一座大城。走在用大理石鋪的石版路上,兩邊是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有二世紀建造的浴室,後來改為體育館,中間有廁所;有政府廣場,是第一世紀的建築物。廣場中心有愛色斯(Isis)女神廟的遺址(Isis是埃及神話中司生殖之女神,為Osiris之妹及其妻),有屋頂三角楣飾 (pediment) 上的一群石雕,總名Polyphemus (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現在保存在厄弗所博物館中供人展覽等。一路走來,有Hadrian廟,Trajan噴泉,妓女院,歌劇廳和露天劇場(二者的區別是歌劇廳有頂,在室內,這一歌廳可容納1500人;露天劇場沒有頂,更大。厄弗所的這一露天劇場的席位分三層,高度38米,直徑158米,可容納24,000觀眾)。 在此,可以設想,當初保祿在厄弗所宣講:「人手製造的,並不是神」(宗十九26)所引起的騷動規模之大:「他們聽了,滿懷怒氣,喊著說:『大哉!厄弗所人的阿爾特米!』於是滿城混亂起來,他們捉住了保祿的旅伴馬其頓人加約及阿黎斯塔苛,一齊衝到劇場。保祿願意進去會見民眾,可是門徒們不讓他去,還有幾位亞細亞的首長,是他的朋友,也打發人到他那裡,勸他不要冒險到劇場去。當時眾人亂叫亂嚷,的確是一個混亂的集會,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集會。」(宗十九28-32)保祿的大無畏精神及冒死犯難的勇氣,在這樣的大場面清楚地突現出來。門徒和朋友們如何勸阻了他,也該是一幕精彩的插曲。 走完了城中大道(Curates Street),末端是AD 117-120年修建的Celsus圖書館,是Julius Celsus Polemaenus的兒子為乃父所建的紀念墓園。1904年的考古挖掘時被發現,1970-78年整修,二層樓,只有一個中間大廳。門面拱形半圓小龕中的的四座石像象徵Celsius的四種德操:智慧(Sophia),知識(Episteme),反省(Ennoia),勇毅(Arete)。保祿在其書信中也表示重視這些希臘文化的德操。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