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以各種媒體平台、教學、舉辦活動、參與政府公聽會、發行生命家庭電子報等方式,推動倫理教育。幫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全面具體地實踐維護生命、救助胎兒的理念。
Placeholder Logo
首頁 電子報 YOUTUBE PODCAST

生命家庭電子報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以各種媒體平台、教學、舉辦活動、參與政府公聽會、發行生命家庭電子報等方式,推動倫理教育。幫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全面具體地實踐維護生命、救助胎兒的理念。

 

親愛的讀者:

平安!

本期電子報介紹以下三個主題:

1.「家庭聚餐包含五種極佳的果實」

文章、圖片來源:Aleteia

新春佳節,家庭團聚無疑是最溫馨的時光。與家人共用美好餐食,不僅是滋養身體的時刻,更是增強情感聯繫、促進溝通和傳遞家庭價值觀的珍貴機會。在這個越來越忙碌、數位化的世界裡,家庭餐桌上的每一刻都至關重要。讓我們一起探索共用餐食的美好理由,為您和家人的春節增添更多溫馨與意義!

 

2. 媽媽拒絕為她的殘疾寶寶墮胎:「在我眼中,她非常完美」

文章、圖片來源:Lifenews

這篇文章講述了Ava Trammell的感人故事。當她得知自己懷孕的寶寶Sophie患有生命限制性疾病,醫生建議她墮胎,但Ava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儘管寶寶的生命預計很短,Ava決定珍惜每一刻,讓她在自己的子宮中感受到愛與溫暖。她告訴父母:「她在我子宮裡是安全的,我不願讓她承受痛苦的死亡。」

最終,小Sophie於2023年11月19日出生,雖然只活了短短幾十分鐘,但她感受到了無比的愛。Ava在她去世後深情地回憶:「她只知道愛,而不知痛苦。」

 

3. 輔助生殖技術(Procréation Médicalement Assistée, PMA):子代有顯著增加先天性心臟畸形的風險

文章、圖片來源:Gènéthique

根據《歐洲心臟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如體外受精、卵細胞胞漿內單精子注射等)受孕的嬰兒,患有重大先天性心臟畸形的風險比自然受孕的嬰兒高出36%。

女性在接受輔助生殖技術過程中,是否充分瞭解相關風險?目前,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輔助生殖技術已經占到2%至8%的出生比例,這使得這一議題變得愈發引人注目。

 

人工生殖(IVF) 以外的另一個選擇:自然生殖科技醫療照護

Napro Technology自然生殖科技醫療照護,透過詳細記錄女性生理週期,診斷並針對根本原因治療,成功幫助許多不孕或流產的夫婦懷孕。此方法符合天主教會倫理,且無人工生殖 (IVF) 的多胞胎、早產和先天疾病等風險。愛爾蘭的生育診所運用此醫療技術,已有 800 多名嬰兒誕生,讓許多曾經失望夫婦迎來新生兒的希望。

 

輔神生命倫理研究中心Podcast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用心錄製了Podcast,方便大家用更多元的方式,來聽聽天主教會的倫理教導都在傳達與討論什麼!

 

敬祝 您和您的家庭平安喜樂!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敬上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感謝您捐款支持

郵政劃撥:1934189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請於通訊欄中註明: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或 救助胎兒專用)

彰化銀行009-新莊分行:55500123973-810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匯款註記:給生命倫理中心,或請來電告知姓名以為專款專用)

支票捐款-抬頭: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
地址:24255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103號,生命倫理中心 救助胎兒收

 電話:(02)2901-7270#250, 258,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