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禮儀典章與書籍 實用篇 交流坊 禮儀電子報 關於我們

 

 

 

 

 

東西禮儀相遇系列22 當代篇 ―  
東西聖藝的相遇:魯普尼克神父(P. Marko Rupnik)專訪

徐明慧Maria HSU

教會中有不少精美鑲嵌聖像畫(也稱馬賽克mosaico)都是鲁普尼克神父(P. Marko Ivan Rupnik, S.J.)(圖1)的傑作。


圖1:攝於鲁普尼克神父工作室。(徐明慧攝)

我從他的作品中覓得不少東方禮聖藝的元素!這位來自東歐斯洛維尼亞(Slovenia)的耶穌會士,在羅馬攻讀完藝術與神學後,將其所學融會貫通並貢獻於教會的聖藝作品上。1991年9月起,他擔任羅馬阿雷蒂藝術中心(Centro Aletti)主任,更在宗座東方學院(Pontificio Istituto Orientale)、宗座額我略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tà Gregoriana)及宗座聖安瑟莫禮儀學院(Pontifical Liturgical Institute Sant’anselmo)任教。


阿雷蒂藝術中心小聖堂全景圖(徐明慧攝)

我有幸邀請他為東西禮儀相遇系列進行一篇個人的專訪,與周報讀者分享他的人生歷練,及在東西文化、歷史、教會與神學的提煉下,所領悟出的東西禮儀、信仰與生命相遇之果實。

您來自東歐的斯洛維尼亞,是否受到不少東方禮的薰陶?

斯洛維尼亞隸屬斯拉夫民族,其地域近奧地利和義大利,因此受西方文化影響,主要信奉天主教。不過,鑑於斯拉夫民族中的塞爾維亞人(i Serbi)主要信奉正教(東正教),因而對於東方禮總蘊含著一份情感。

我個人開始尋求了解東方禮,是在羅馬唸藝術學院時,來自捷克的東方靈修神師史必力樞機(Card. Tomáš Špidlík)啟發了我,領我對東方靈修教父們及當代俄羅斯正教靈修有所認識。我甚至感到這些東方「禮」念似乎早就存於我心內,只待某日的發掘。於是我開始研究東方禮及靈修,並不是為了學識上的需要,而是出於我自己信仰上、靈修上、東西教會交談的需要,甚至是藝術創作上的渴望。

您喜愛且研究過康丁斯基(Kandinsky)這位藝術家及其藝術作品(圖2),他的作品與東方禮以及神學意涵有何關連?


圖2:康丁斯基1926年作品〈幾個圓圈〉。(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藏)

康丁斯基來自俄羅斯而非西方文化。在俄羅斯拜占庭禮的聖像畫意涵中,每一種顏色的使用不是裝飾,而是有著非常重要的神學意涵。寫聖像的人肩負著為世人捎來其意涵信息的重任。顏色主要是為「光」作見證,因為沒有了光,人也無法視見色彩。文藝復興時期,不少如卡拉瓦喬(Caravaggio)等人的畫作,是由外部光源投射在畫作主角身上。康丁斯基對此一駁,認為光應是由內向外散發的,如同聖像畫對於光的描繪一樣,他認為藝術作品並非為了呈現外在的世界,而是人類的內在精神;這也是他為藝術界帶來的大變革。

我非常贊同康丁斯基的概念,應回到繪畫的「本質」(l’essenziale)上,即初期基督徒從地下墓穴所發展出的繪畫(圖3),進入看似終了且寂靜無聲的墓穴,基督徒卻透過繪畫向世人表示我們還有來世的新生命。


圖3:聖加理斯多地下墓穴(Catacombe di San Callisto)。(取自@tylerpaduraru.Instagram)

透過死亡才能褪去人類多餘的而留下最根本的東西 ── 基督的生命 ── 愛。人有限度,無法完美,唯有降生成人的聖子,才是完美的。因此,人類的藝術作品不需完美,也無法極致,唯有天主才能讓藝術作品達至完美。

您在阿雷蒂藝術中的小聖堂中,以馬賽克鑲嵌藝術表達出東方聖像傳統意涵的「代禱聯畫」(Deisis【註一】(圖4),是否有其特殊含義?


圖4:阿雷蒂藝術中心小聖堂中的「代禱聯畫」馬賽克作品。(徐明慧攝)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表示:「我們必須「汲取」(不是複製喔!)最初千年的教會寶藏,才能理解教會聖藝。」經上說,「萬物是藉著祂而造成的;凡受造的,……在祂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若1:3-4)沒有受外在光源照射的部分,會產生陰影,唯有出於內在的光源,才能整體透光而顯出色彩,基督的非受造之光由內而外照亮我們,也顯示我們是誰;我們身上也顯出基督是誰。馬賽克藝術正是如此,它本身就代表了光。早期教會的教父們曾說過:「牆面即是教會的自畫像。」教會是基督的奧體,我們都是祂的肢體,我們即是教會。當我們進入聖堂,從牆上一路從舊約至新約的壁畫(參見系列9),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即教會)的身分。

您是如何與東方教會對話的?沒有慘敗而歸的經驗嗎?

從沒有問題,我有不少正教會的好朋友。我認為會慘敗而歸是因薄弱的信仰所致。誠如弗洛倫斯基神父(P. Pavel Florensky)所言:「與基督越近,越能彼此接近。」我們需要做的是脫去批判的眼光,在信仰中相遇,並透過聖神的引領,達至在上主內的共融,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最難的是,得靠著「愛」才能互相提醒彼此間的差異性,還需受點苦才能做到,否則就只會造就出自私的個人主義。而且上主說的是:「我必與你同在」(出3 :12),祂所謂的「我」並非出於自私,或強壓於人的意識形態。

鲁普尼克神父最後表示,中國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容易理解東方靈修神學的意涵。對於初識東方禮的信友們,他建議:東方禮聖藝不求「速成」,速成易滿足視覺觀感,卻容易忽略天主靜語要表達的信息。聖藝是呈現基督生命的媒介,但仍須經過一番淨化及內心的修磨,才得真正體認東方靈修的意涵。我們可以透過規律地對著聖像默禱(圖5),試著感受天主靜語,慢慢進入與祂的共融中。(待下期繼續發掘……)


圖5:以聖像畫佈置家中的祈禱角落。(Nikolai Fomin繪,取自Pinterest)

註釋:

  1. 參見系列8、系列10:比利時根特主教座堂的〈神秘羔羊之愛〉(l’Agneau mystique);系列21:義大利格羅塔費拉塔聖母修道院(L’abbazia di Santa Maria di Grottaferrata)大門上的代禱聯畫馬賽克。

(回東西禮儀相遇系列)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