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西禮儀相遇系列18之元祖篇 ― 徐明慧Maria HSU 整個系列走筆至今,不知正在閱讀的你是否也曾想過,東方禮和本篤會(圖1)及其會祖有著什麼樣的關聯性呢?
聖本篤(S. Benedetto da Norcia,480-547)是本篤會的會祖,也是西方的隱修制度的始祖,這是眾所皆知的。但事實上,隱修制度(il monachesimo,意指單獨或獨居者)誕生於公元四世紀的東方世界。初期教會不斷遭受迫害,一直到四世紀才得以獲得安定和平,因此入曠野與世隔絕的獨自隱修生活成了當時繼續追隨耶穌的首選,不過,隱修生活的興起也可能是聖神的推動。《聖本篤會規》將隱修士的種類歸納為四種【註一】,但重點在前兩種: 獨修(forme eremitiche):為獨居隱修士(Anachoreta,或Eremita)或稱隱居曠野的獨修士,他們受隱修院長期的考驗,並在多人協助下,完備好自身武裝後才入曠野獨自與靈肉及誘惑搏鬥。早在聖本篤之前,東方的亞歷山大里亞總主教聖亞大那削(S. Athanasius,259-373)認為他的老師聖安當(S. Antonius,約251-356)堪稱為曠野獨修之聖祖;聖安當主張透過不斷地默想、祈禱和敬拜,好能完全地找尋到天主。不過,只仰賴天主的助佑或靠自己的獨修生活實在辛苦,也困難重重。 年輕的聖本篤於羅馬就學,但他對當時很多同學的放縱生活反感,不想落入同樣的錯誤,因為「敬悅天主是他唯一的渴求」(拉丁文:soli Deo placere cupiens)。他先在艾非特鄉 (il villaggio di Effide,即今日的Affile)與一個隱修的宗教團體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跑到蘇比亞谷(Subiaco)(圖2)僻靜的小山洞中獨修3年,靠著一位修道人從山崖上縋下的籃中麵包助他過活。
這3年中,聖本篤戰勝誘惑,使自己的靈魂重獲平安,並成為自己與周遭一切的和平締造者。主曆529 年 ,聖本篤於50歲時離開蘇比亞谷,遷到卡西諾山(Montecassino)(圖3),在這寫下了流傳至今的本篤會會規,並奠定了西方團體隱修的生活模式,因此被尊為「西方隱修之祖」。
聖本篤與胞妹聖思嘉(Santa Scolastica)死後同葬於卡西諾山修院的聖堂祭壇下方(圖4)。
聖本篤諳熟許多東方隱修生活的歷史文獻,《聖本篤會規》中有不少章節明顯地歸源於對教父們和隱修聖祖們的神學和靈修思想,並汲取了東方隱修規章【註三】與生活的精華,甚至有不少規矩幾乎是直接從東方隱修聖祖們的著作中照抄下來的。而雪維凍泥爾(Chevetogne)修道院更是秉持著本篤會的傳統精神,致力於呈現東方隱修神恩的重要性,因這正是他們的會祖聖本篤,為他那時代的善男信女所提出的生活典範。聖本篤全心、全意、全靈追求真理和智慧,這樣的渴望讓他尋求天主,事奉天主並尊重全人類。時至今日,聖本篤的見解仍持續在世上影響著不少人願意跟隨他的靈修遺產,在團體修道生活內尋求天主,將修院視為一所事主的學校,並在修道生活中以「祈禱與工作」(Ora et Labora)及待客之道徹底活出福音。 1964 年 10 月 24 日,聖保祿六世宣布聖本篤為歐洲的主保(圖5),因當時的歐洲正處於二戰後,各國彼此融合的關鍵時期,正如聖本篤身處的極端暴力且極其混亂之時代。
聖本篤因時代的迫切需要,為了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所面臨的困惑在《聖本篤會規》中做出了回答,為亂世開闢了一條隱修的革新之道,更以「和平」為生活的座右銘,使得西方的隱修院廣佈歐洲各地。這位偉大的聖人更透過他的會規,對歐洲文明和文化的形成貢獻良多。 若你曾走過西班牙的聖雅格古道的Cammino朝聖,不妨在將來也可試著踏尋「聖本篤朝聖之路」(Cammino di San Benedetto,圖6)。
由聖本篤故鄉的諾爾恰(Norcia)出發,經聖本篤獨修的蘇比亞谷一路來到會規誕生的卡西諾山會院。這條朝聖之路上,除回顧聖本篤的一生,更讓我們對聖本篤深感敬意,因著他切身的經驗,讓蘊藏在會規中的東西相遇的隱修精神得以開花結果,延綿相傳且至今不衰。 註釋: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