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西禮儀相遇系列14 — 徐明慧Maria HSU 雪維凍泥爾(Chevetogne)修道院工作坊所製的乳香,稱為希臘乳香,來自南蘇丹產地;不過最原始的乳香卻是原產自埃及。古埃及文明盛期,製作木乃伊即以乳香作為人工防腐處理的原料【註一】。在亞歷山大大帝統治埃及後,雖將埃及希臘化,但埃及固有的乳香製作及法尤姆(Fayoum)肖像藝術反而融入了希臘文化,爾後又進而影響了拜占庭帝國內的文化發展。 28年前,魏啟祿神父(P. Cyrille Lucas Vael)剛入修會時,修院已開展乳香製作一段時間,但啟祿神父並不太贊同當時的乳香製法 ── 熱製法,一旦加熱,會喪失乳香原本的質地。待他接手乳香工作坊後,他開始嘗試尋求新的乳香製法,直到今日仍持續不斷研發新的可能性。 乳香工作坊(圖1)成立之初所服務的對象大多是神職人員、各堂區或修道院等。由於西方正在復興薰香藝術,如今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客戶來自於香水店或薰香專賣店,乳香越來越供不應求。
啟祿神父說,西方看似無人進教堂,失去信仰,但事實上,有不少西方人開始在自家中尋求個人的靈修方式。不過,由於西方社會對於理性的發展已到了極致,因而喪失了嗅覺的本能,理性思考的觀念也漸漸深植於神職人員的腦海裡,教會慢慢喪失了對用香的重視,也因此,修院乳香工作坊的使命之一,是要讓這些來參觀的神職人員重新意識到乳香的重要性。而乳香最高的價值,在於它能讓不可見的世界藉其香氣和煙成了我們可見的象徵之物。 乳香(la résine)俗稱樹的眼淚,因樹木受傷時會分泌出一種帶有油脂的液體來保護樹木,待液體凝固後,即成為金色透明如寶石般的乳香(圖2),有的則是煉乳般的顏色。
一棵樹能產出深色及淺色的乳香,春天採收的乳香經過寒冬的淬鍊,香味更濃郁些。啟祿神父說,這就是所謂的「聖化」(déification),也是東方教會重要的神學思想,如同基督徒的生活,在成聖的道路上經歷了許多的撞擊與困難後,會猶如歷經寒冬的乳香一樣,更有味道。不過製香偏向以中性乳香為主,才不致於因乳香本身香氣過強而影響最後融了香精油的乳香成品(圖3)。
神父在我們來訪的短短一個多小時中,分享了他在研發與製香過程的個人經驗: 混合成團:乳香粉加入香精油後會成為黏稠狀,類似庫司庫司(couscous,一種北非小米)(圖4)。
啟祿神父回憶,曾有位女士從倫敦來電,經貨比三家後指定購買修院的乳香,在啟祿神父好奇探詢下得知,修院的乳香能聞到最純的香味。啟祿神父從自身在大熱天且擁擠的電車體驗中,發現了「悶著」與開放會讓香味有所不同,因此,混合了香精油的乳香團,會以罩子罩住一段時間,以鎖住香味(圖5)。
純天然配方:一般外界在製乳香團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添加化學成分,但啟祿神父堅持要找到純天然的製作方法。修院的乳香工作坊之祕方是 ── 水。怎麼發現的呢?某次實驗的時候,因啟祿神父需外出,於是拜託另一位修士幫他試驗一下,沒想到修士拿錯罐子,陰錯陽差之下,反而意外發現了水原來就是最好的祕方。 塑成條狀(圖6):待乳香團變硬後,塑形也不是件易事,因為乳香有黏性,往往在塑型的過程中沾黏機器而無法繼續運行。就這樣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竟因某次神父的車子拋錨,在修車廠發現了可將乳香塑成條狀的機器。
截條成粒:啟祿神父不斷地從生活經驗中發現新的製香方法,甚至連將乳香條冰凍後再切成小條的技巧,都是意外在阿姆斯特丹的大麻店商那學到的。當然,神父只是在店主那借住一宿,可沒別的用意唷! 乾燥:截條成粒後的乳香,要在紅外線房晒一星期。微弱的紅外線光是最佳選擇,因為,若超過40度以上,乳香的香氣會消散。可想而知……這點子是他在愛丁堡的桑拿發掘的。 啟祿神父渴望以百分之百純天然的香精油來研發乳香的夢想,也在因緣際會中,認識了法國格拉斯(Grasse)城CHARABOT純天然香水公司的老闆而實現了。神父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生中,我們想要解決問題,答案往往就在我們眼前。乳香的製作也是如此,所有的步驟都是從不同領域的人身上獲得成果。唯有當我們開放自己,並與周邊的人的相遇,才得以接受天主上智照顧的恩寵。(待續……) 註釋: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