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西禮儀相遇系列11 — 徐明慧Maria HSU 禮儀總與服飾離不開關係,穿衣在文化上是種禮節。無論在東方禮或拉丁禮中,禮服的選用,並非取決於個人喜好,而是與教會的節期大有關係,並含有其更深一層的象徵含義。 首先,讓我們先稍微認識一下拜占庭禮聖職人員的穿著。據雪維凍泥爾(Chevetogne)修道院出版的《東方天主教會–金口聖若望感恩祭禮典》說明:拜占庭禮中,不論執事、神父或主教皆著及地「長袍」(le sticharion,希臘文:στιχάριον),等同於拉丁禮神父的長白衣(拉丁文:alba),但相對更華麗些。接著,袖口繫上「護腕套」(les épimanikia)(圖1,左),綁帶纏繞的繩索表示倚靠來自天主的力量。
令人印象較深刻的是在修院的禮儀進行時,數次看見執事甩動披在左肩上的一條帶子,即所謂的「禱帶」(l’orarion,希臘文:όράριον)(如圖1,右)。當執事吟頌禱文時,會將其稍微舉起,象徵著天使的雙翼,也表示執事的職責即是事奉教會。至於神父佩戴的則是「頸長巾」(l’épitrachelion,古希臘文:ἐπιτραχήλιον),其與拉丁禮的聖帶(拉丁文:stola)功能相同,象徵聖神恩典充分澆灌於聖職人員身上,同時也代表了聖職的恩寵【註一】。拜占庭禮中,神父的「祭披」【註二】(le phélonion,希臘文:φαιλόνιο)等同於拉丁禮神父的祭披。拜占庭禮的主教的穿著與神父相仿,唯一的不同處在於主教的「外氅」(le saccos,希臘文:σάκκος)(圖2),以豪華的錦緞刺繡加上珠寶裝飾,外袍再搭上以非常珍貴的布料所製成的「錦帶」(l’omophorion),通常以白色羊毛製成,並繡有十字架造型,即肩上扛著羊之象徵,提醒其牧者的職責【註三】,同等於拉丁禮中主教披戴的羊毛肩帶。
反觀斯拉夫傳統修院中的主教著裝較為簡單,除一身黑袍,外搭有裝飾且較為多彩的「外氅披肩」(la mandyas,希臘文:μανδύας)(圖3),象徵天主賜予的保護及防禦能力,同時也象徵虔誠的修道生活,無袖表示斷絕與世俗及罪惡的關係,覆蓋全身則表示只留下頭腦渴望神聖之事務。我們可以依禮服來辨別聖職的屬性,而主教所配戴的大多由拜占庭時期皇帝身上的配件延續而來,表示他們在教會中的權威性。
天主教會對禮服有所規定。不過,不同東方教會的拜占庭禮,對禮服的採用各有所不同,沒有絕對,但基本上多半是淺色(白、金、天藍)適用於慶節,深色(紫、黑、深藍、紅)則多用於懺悔或是哀悼。趁著這個東西禮儀相遇的機會,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其中的異同之處: 在拉丁禮中:白色(金色)代表「光」,象徵純潔、光榮、勝利或是喜慶。適用於復活期與聖誕期,也用於主的慶節(苦難慶典除外)、聖母、天使及非殉道聖人的慶節等。
在拜占庭禮中:復活期或是主的慶節皆以白色(圖4)為主,《默示錄》(3:5)說得很清楚:「凡得勝的必要這樣穿上白衣。」某些情況下,天主之母或聖人的節日等,也會使用白色;而金色則適用任何莊嚴隆重之禮儀(圖5)。
在拉丁禮中:紅色讓人想起「血」和「火」,而引伸出「受難」的含義,通常在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聖週五、耶穌苦難慶典(如十字聖架慶日)、宗徒或聖史,甚至是聖人的殉道日適用紅色的祭披。此外,紅色也代表了天主的愛火,因此在五旬節(聖神降臨主日),神父會著紅色的祭披,為慶祝堅振聖事。若為配合在地化,如農曆新年、婚配的感恩祭等中國人的節慶,金色或紅色的祭披也會派上用場。 在拜占庭禮中:紅色的祭披一般用於大齋期(即拉丁禮的四旬期)、光榮聖十字聖架、殉道聖人,或是在五旬節期中的某些情況會使用紅色。 在拉丁羅馬禮中:綠色是整個禮儀年中較常使用的顏色,它除了代表「聖神」,因我們的在世生活期盼著分享完美的永生,也帶有「永生」和「希望」之意。適用於主顯節、五旬節(聖神降臨節)後的常年期彌撒。
在拉丁羅馬禮中:紫色的祭披用於四旬期、將臨期,作為「懺悔」、「祭獻」及「準備」之用意。紫色也用於追思亡者的彌撒,而神父在和好聖事披戴的也是紫色的聖帶。 在拜占庭禮中:黑色為紀念救主受難(圖7);特別針對俄羅斯的拜占庭禮:因受到拉丁禮的影響,自彼得大帝(Pierre le Grand)後以黑色禮服舉行大齋期及紀念亡者之禮儀;我們可在《齊瓦哥醫生》電影中略見一二。
在拉丁羅馬禮中:玫瑰色適用於將臨期第三主日的「喜樂」(拉丁文:Gaudete)主日,以及四旬期第四主日的「喜樂」(拉丁文:Laetare)主日。 至於在拉丁禮中,沒有批准藍色的祭披,唯有某些國家的神父會穿著藍色的祭披以慶祝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 對於拜占庭禮而言,藍色代表恭敬聖母,是屬於聖母的顏色。由於東方禮的禮儀年度從9月1日開始,聖母誕辰(9月8日)被視為首要的隆重祭典,是救贖的開幕典禮,也因此該主日禮服與祭台裝飾皆為藍色(圖8)。此外,希臘拜占庭禮教會在主顯節時會使用藍色的禮服。
註釋: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