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西禮儀相遇系列7 — 徐明慧Maria HSU 系列6談到史上教會的分裂,這是震驚世界之事,也對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基督徒總說天主是愛,卻彼此仇恨。為真正地愛近人,我們必須聆聽對方的語言及文化,越是不解則越容易產生誤會,甚至彼此懷疑;這也是修院為何要並行東西禮儀的終極目的,即致力於基督徒的合一。為此,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在雪維凍泥爾(Chevetogne)修道院東方禮聖堂的禮儀空間及含義。 雪維凍泥爾修道院中的東方禮聖堂以十一至十三世紀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Novgorod)風格(圖1)始建於1955年,1957年落成,並於該年的九月13日祝聖並獻給光榮十字聖架(l’Exaltation de la Sainte Croix),紀念公元335年九月13日君士坦丁大帝於耶穌聖墓上興建耶穌復活大殿的落成之日,也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皇后在朝聖時,發現真正釘耶穌的十字架之大日子。
但修院將這座東方禮聖堂獻給光榮十字聖架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教會永恆的合一祈禱,同時為見證東方靈修的豐富寶藏。修院渴望能藉著這拜占庭式的聖堂結構及其內部裝飾作為一個將有形及無形的信仰凝聚於和諧之中的空間,而聖堂所行的禮儀即發揮了最大的用處,成了領我們進入這個和諧天地中的媒介。 信友們從外門廳(l’exonarthex,即為系列4中介紹的填寫祈禱意向單之處)及外廳(le narthex)(圖2)進入聖堂。
外廳相對於聖堂的前廳,牆上壁畫描繪了些舊約的場景,進入鐵門後才是真正的「聖殿」所在地,由正殿(la nef)及高聳於正殿之上的圓形穹頂所組成。穹頂的半圓形喚起了天堂的象徵,也是宇宙的圓,其圓周線既無起點也無終點,象徵著上主的無限。這與修院中的拉丁禮聖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拉丁禮聖堂是以巴西利卡(拉丁文:Basilica)的風格建造,這原是古羅馬公共建築的形式,自基督宗教成為國教後,便用來作為聖殿的結構模式,而位於祭台後方的半圓形結構,除了領信友們將視線集中於祭台上,也與東方禮聖堂的穹頂同樣表示天主的無限,也象徵宇宙的無邊無際。 相對於穹頂的正殿四面牆,則明確地界定了有限的空間,即為受造世界的空間。穹頂繪有「基督普世君王」像(希臘文:Pantokrator)(圖3),表示萬有的統治者或全能者。通常在拜占庭式聖堂的圓穹頂上皆繪有基督普世君王像【註1】。
因此,聖堂即是世上的天堂,天地萬物復甦且更新,穿越了門欄的信友們受邀「放下世上的一切煩惱」一同讚頌呈現於我們眼前,由永恆創造者所造的天地萬物。 在繪有聖像畫的聖障後方則是聖所(le sanctuaire,詳情請參閱系列3)(圖4),即舉行感恩祭禮之聖所,含有至聖者臨在的神聖標記,因而唯有神職人員能進入聖所,信友們則只能藉禮儀中開啟聖門的時刻,望見聖所內的全貌。西方的拉丁禮彌撒雖無聖幛作分隔,但信友們同樣只在祭台下參與彌撒聖祭,唯有神職人員能登上這至聖之處。
在東方禮中,聖所裡的祭台被視為聖言的寶座,是福音永恆的居所。祝聖後的聖體聖血則置於祭台上鴿子造型的鍍金青銅聖器內(圖5),鴿子除了代表聖神,更提醒著我們,基督聖體是透過聖神而成聖的。
聖所中位於祭台後方的主教寶座,它象徵著依撒意亞先知眼中的「吾主坐在崇高的御座上」(依六1)(如圖5的白色尖頭椅),並表示在這御座前,基督在祭台上犧牲了自己,也因此所有的祈禱都是朝向御座的。面對聖所的右側是祭衣室(le Diakonikon),與拉丁禮相同為更換祭衣及存放禮儀用品之所,此外,因東方禮的聖所只有主教及神父始能進入,當執事無服事時便留在祭衣室,此有異於拉丁禮;位於聖所左側的則是餅酒預備禮的舉行之處(la Prothèse,詳見系列4)。 聖堂由外門廳進入,通過外廳前進至正殿,及不可觸及的至聖之所等四個廳堂的目的,是為讓信友能聯想至撒羅滿王為上主所建立的殿(列上六1-38): 聖殿的外庭院(le parvis extérieur)、聖殿的內庭院(le parvis intérieur)、 聖殿的外殿(le Saint)及內殿(le Saint des Saints,即至聖所)。 雪維凍泥爾修道院的東方禮及拉丁禮的聖堂皆朝向東方。修院的丹尼爾(Daniel)修士在介紹拉丁禮聖堂時談及,直至16世紀,所有的聖堂都坐西朝東,因為東方象徵著陽光,不少先知書中就常以太陽象徵公義。不過,基督徒並不是崇拜太陽之神,而是讓信友們藉由太陽象徵基督是世界之光,來敬禮耶穌基督。 另外,早期的基督徒其實都是站著參禮,因為我們只是世上的過客,是為朝天鄉而去的朝聖者,世上的一切只不過是趟旅程,也因此信友們參禮時並不坐著;站著參禮更表示了復活的基督。東方禮在這方面仍保持著從早期教會傳下來的傳統。 在修院東方禮聖堂中,還有個地下聖堂(圖6),為獻給聖神。另外,聖幛上的聖像畫是拜占庭禮的特徵,牆上滿佈的濕壁畫也與拉丁禮聖堂的布局含義格外不同。(待下期一一領略)
註釋:
|
|
||||||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