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如果您有願意廣為周知的教會活動,無論您身處世界哪個角落,我們都歡迎您提供該項活動的的訊息、資料、與照片。

 來信時,請在信件主旨欄註明:「請刊登最新情報」,並在信件中說明您願意被稱呼的方式、所在的地區(教區)。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關於祈禱的教理講授(32):默觀祈禱

2021年05月05日 宗座大樓圖書館,梵蒂岡
譯者:四維團隊

親愛的兄弟姐妹,早安!

  我們繼續進行關於祈禱的教理講授,這次教理講授,我想集中談談默觀祈禱。

  人類默觀的維度--還算不上默觀祈禱--有點像生活中的“鹽”: 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味道,給予我們生活的味道。我們可以通過凝視清晨升起的太陽,或者春天漸漸變綠的樹木而進入沉思默想;我們可以通過聆聽音樂或鳥鳴,閱讀一本書或駐足在一幅藝術品前,或者在那關於人類的傑作前而沉思……米蘭總主教瑪爾蒂尼(Carlo Maria Martini),在他的首個題為《生活的默觀幅度》(The contemplative dimension of life)牧函中說:事實上,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在那裡,我們可以說——面對的都是人工實用功能的事物——他們可能會失去默觀的能力。沈思默觀首先不是一種做事的方式,但它是一種存在的方式:成為默觀的人。

  默觀不靠我們的眼睛,而是靠我們的心。在默觀中,祈禱發揮了作用,它是一種信德和愛的行動,是我們與天主關係的“呼吸”。祈禱淨化心靈,同時也照亮視野,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現實。《天主教教理》引用了聖善的維亞納神父見證,來描述祈禱帶來的心靈轉變:"默觀是以耶穌為焦點的信德的凝視。「祂望著我,我望著祂」:這是一位亞爾斯農民向其本堂神父提及他在聖體櫃前祈禱的情況。祂的注視潔淨我們的心;祂注視的光輝照亮我們的心目,教導我們在其真理及其憐憫眾生之情的光照下去看一切事物。"(《天主教教理》,2715號)。一切都源於那裡:來自一顆被愛凝視的心,然後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我望著祂,祂望著我!」這樣就夠了: 在充滿愛的默觀,典型的最為親密的祈禱中,不需要太多的話語,一個凝視就夠了; 它足以讓我們確信,我們的生活浸潤在偉大而忠信的愛之中,沒有什麼能將我們與祂分離。

  耶穌是這種凝視的大師。在祂的生命中,從未缺少時間、空間、靜默和愛的共融,這種交融使得生命不會被不可避免的試煉摧毀,而是保持完好無損。祂的秘訣就是與天父的關係。

  讓我們想想“耶穌顯聖容”的奇蹟。福音把這段故事放在耶穌傳教的關鍵時刻,此時批評和拒絕在祂身邊滋長。即使在祂的門徒中,很多人都不理解祂,離祂而去;十二個門徒中有一個要出賣祂。耶穌開始公開談論在耶路撒冷等待祂的苦難和死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耶穌和伯多祿、雅各伯、若望一起登上一座高山。《馬爾谷福音》中說:「在他們前變了容貌,他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9:2-3)。就在那一刻,耶穌被誤解——他們離開了,使祂獨自一人,因為他們不理解祂——在被誤解的那一刻,就在一切似乎在誤解的旋風中變得模糊不清的時候,天父愛的光芒照耀到那裡,充滿了聖子的心靈,改變了祂整個的面貌。

  過去的一些靈修大師把默觀理解為行動的對立面,對於那些逃離世界以及各種問題,使自己完全投入祈禱中的聖召,大加讚揚。事實上,在耶穌基督內,在祂本人身上,在福音中,默想與行動沒有對立,沒有。在福音中,在耶穌內,沒有矛盾。這可能來自於一些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的影響,但它肯定是一個二元論,不屬於基督信仰的資訊。

  在福音中有一個偉大的召叫,那就是跟隨耶穌走上愛的道路。這是巔峰和一切的中心。在這個意義上,仁愛與默觀是同義的,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十字聖若望堅信,對教會來說,一個純粹的愛的小舉動比所有其他的行為加在一起更有用。那由祈禱而非由我的傲慢所產生的、那由謙卑而得到的淨化的,即使是一個隱藏的、寂靜無聲的愛的行為,也是一個基督徒所能做到的巨大奇蹟。這就是默觀祈禱的道路:我望著祂,祂望著我!這種與耶穌默默對話的愛的行為對教會大有裨益。

呼籲

  在全世界的朝聖地的帶領下,我們在五月誦念《玫瑰經》 ,呼求早日結束這一流行病,恢復社會活動和勞動就業。今天,韓國南陽玫瑰經聖母朝聖地帶領玫瑰經祈禱。讓我們與聚集在這個朝聖地的所有人聯合在一起,特別為兒童和青少年祈禱。


  我向講義大利語的教友致以親切的問候。普世教會傳統上我們把五月獻給聖母。我渴望你們誦念《玫瑰經》,以此表達對聖母的格外尊敬。因此,我邀請你們以心神參與本週六即5月8日中午在龐貝聖殿舉行的《玫瑰經》祈禱。

  最後,像往常一樣,我的思緒轉向了老人、年輕人、病人和新婚夫婦。(讓我們)向聖母瑪利亞祈禱,她是信德的榜樣,也是基督聖言的積極見證,以便在人生的抉擇和困難中獲得基督信仰的活力。

  我祝福大家!

(回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目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