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如果您有願意廣為周知的教會活動,無論您身處世界哪個角落,我們都歡迎您提供該項活動的的訊息、資料、與照片。

 來信時,請在信件主旨欄註明:「請刊登最新情報」,並在信件中說明您願意被稱呼的方式、所在的地區(教區)。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有關祈禱的教理講授(30):口禱(念經)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祈禱是與天主交談;在某種意義上,每個受造物都與天主“交談”。在人類中,祈禱變成了“話語”、禱文、歌曲、詩詞……聖言成了血肉,並經由每人的身體,話語又通過祈禱回到天主那裡。

  我們創造詞語,但它們也是我們的母親,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塑造我們。祈禱的言詞使我們穿過黑暗的幽谷而無所畏懼,指引我們到達水草豐美的草場,使我們在敵人面前飽享筵席,正如《聖詠》教給我們所背誦的(參《聖詠》23篇)。話語源自感受或想法,但同樣話語確實也會塑造想法。《聖經》教育人,要確保每件事都通過話語揭示,沒有什麼被排除在外或被刪減。悲傷如不展現出來,深藏在我們內是非常危險的……深藏在我們內,無法表達或講述的悲傷,會荼毒靈魂:這是致命性的。

  因此,《聖經》教給我們祈禱,有時甚至會使用大膽的詞彙。關於人,聖作者不想欺騙我們:他們知道,自己內心也會有不光彩的想法,甚至仇恨。沒有人生來就是聖人,當這些壞情緒來敲響我們的心門時,我們必須學會用祈禱和天主的話語拒絕它們。在《聖詠》中,我們也發現對敵人的措辭極為嚴厲----靈修大師教導我們該措辭專門用於魔鬼和我們罪惡----然而這些詞彙屬於人類現實,卻最終落到《聖經》的河底。這些詞彙是向我們證明,面對暴力時,如果沒有任何話語可以使壞情緒變得無害,或者疏導而使其不會傷人,這世界就會徹底傾覆。

  人類最初的祈禱始終是有聲的誦念。總是口唇先動。儘管我們都知道,祈禱並非重複詞彙,但口禱卻是最有把握,且能常常練習的。但情感不論有多高尚,總是不太確定:它們來了又去,離開我們又折返回來。不僅如此,祈禱的恩惠也無法預測:有時能帶給我們很多安慰,但在黑暗的日子,它們卻好像完全消失不見。心禱是神秘的,在特定的時候,心禱是不存在的。口禱,不論是低語或是通常那樣背誦,隨時可以開始,而且像體力勞動一樣必不可少。《天主教教理》教導我們這一點,並陳述說:「口禱是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素。雖然門徒們被其師父的默禱所吸引,但是耶穌仍然教他們口禱的經文:《天主經》」(2701號)。門徒們請求耶穌說,「教給我們祈禱」,然後耶穌教給他們口禱:《天主經》。這篇禱文包羅萬象。

  有些老年人,可能他們的聽力已不再敏銳,在教堂中小聲誦念著童年時期學會的禱文,使聖殿中充滿低語,我們都應該懷有同樣的謙卑。這些禱文不會影響靜默,但卻為他們忠誠履行祈禱義務做了見證,他們一生如此,從不間斷。這些謙卑祈禱的人通常是堂區的偉大代禱者:他們就像橡樹,年復一年伸展枝椏,為更多人提供蔭蔽。只有天主知道他們的心與他們所誦念的禱詞連結的時間和程度:當然,這些人也要面對暗夜和空虛的時刻。但口禱始終能保持忠實。它就像一個錨,你必須繫上繩子才能停在那裡,無論發生什麼,都會忠貞不二。

  我們必須學習那位俄羅斯朝聖者的堅定不移,一部有關他的著名靈修著作中提到,他就是通過無數次重複:“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罪人”這句相同的禱文領悟了祈禱的真諦(參《天主教教理》2616號;2667號)。他只重複這一句。如果恩寵進入他的生命,如果有一天祈禱變得如此熱切,就如能夠體驗到爾國臨格,如果他的眼神變得如同孩童,那就是因為他堅持誦念一句簡單的基督徒感歎的禱文。最終,這句禱文變成了他呼吸的一部分。這位俄羅斯朝聖者的故事十分美好:這是一本很容易買到的書。我推薦大家都讀這本書:這有助於你們理解口禱的真諦。

  因此,我們不應該輕視口禱。一些人說,“好啦!那只適合孩子和愚昧無知的人;我努力進行心禱、默想、實現內在的空虛,這樣天主就會進來。”請你們不要陷入輕視口禱的傲慢。這是淳樸之人的祈禱,耶穌教給我們:「我們的天父……」我們說出的語言會牽著我們的手;有時,它們會恢復本有的滋味,喚醒沉睡的心靈;喚醒我們早已忘卻的情感,牽著我們的手,引領我們經驗天主。最重要的是,口禱是最適當的,以一種確定的方式,向天主講訴祂想要聽到的問題,耶穌沒有把我們留在一團迷霧中。祂告訴我們,「當你們祈禱時,這樣說!」是祂教給我們念天主經(參瑪6:9)

  我向講義大利語的信友表示親切問候。希望我們經歷的復活期能使你們在聖神內重生,好使你們過充滿愛和熱情的新生活。

  最後,像往常一樣,我特別想起老年人、年輕人、病人和新婚夫婦。復活期邀請我們默想基督復活的奧跡,在此復活期內,願主的光榮成為我們得救路上新的力量之源,降福你們!

(回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目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