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願意廣為周知的教會活動,無論您身處世界哪個角落,我們都歡迎您提供該項活動的的訊息、資料、與照片。

 來信時,請在信件主旨欄註明:「請刊登最新情報」,並在信件中說明您願意被稱呼的方式、所在的地區(教區)。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教理講授(22):用聖經祈禱

2021年01月27日(三) 梵蒂岡宗座大樓圖書館

譯者:四維團隊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早安!

  今天我將聚焦以聖經章節為固定模式的祈禱。聖言寫出以後,不是為了被囚禁在草紙、羊皮紙或普通的紙上,而是要被一位祈禱的人所接受,並使其在他(她)的心中生根發芽。天主的話進入心中。《教理》肯定「祈禱應該伴隨著讀聖經」-- 聖經不可以像小說一樣閱讀,它必須伴隨著祈禱-- 「以便天主與人對話」(《天主教教理》,2653號)。這就是祈禱如何引導你,因為是與天主的對話。很多世紀以前,聖經的章節也是為我而寫,為把天主的話帶給我們,聖經是為我們每一位所寫。所有信徒都有這樣的經驗:聖經的一段章節,我們以前聽過很多遍,突然有一天這段章節對我說話,光照我生活的情形。它對我來說非常需要,某日某時,在那裡,與聖言相遇,就在那裡,聆聽聖言。每一天,天主都經過我們生活的土地並撒下種子,我們不知道今天祂找到的是乾涸的土地、荊棘叢,還是可以讓種子生長的好土地(見穀4:3-9)。這取決於我們在祈禱中,是否打開我們的心,接近聖經,以便讓他們(聖經章節)為我們變成天主活生生的聖言。透過聖經,天主持續不斷地同我們擦肩而過。我想起上周我說過的,聖奧斯定說:「當天主在我身邊經過時,我害怕。」 為什麼害怕?因為我不願意聽祂,不願意承認祂是天主。

通過祈禱,聖言宛若重新變為血肉。並且我們就是聖言可以居住和保存的聖體龕,為了能夠看顧世界。為這個緣由,我們必須不懷著外在動機,以不剝削利用它的態度接近聖言。信徒不在聖經中尋求對他自己哲學的或道德的觀點的支援,因為他希望的是相遇;信友知道這些話語是在聖神內所寫出,所以他會在同一的聖神內接收和理解,以便與主的相遇。

  我覺得有點心煩當我聽到基督徒像鸚鵡學舌一樣的背誦聖經章節的時候。”哦,是,天主說…..., 祂想要這樣…...”但是你透過那個聖經章節與天主相遇了嗎?這不僅僅是關於記憶的問題:這是有關用心記憶的問題,就是為了與主相遇開放你的內心。並且聖經那個字、那個章節,會引導你與主相遇。

  所以,我們要閱讀聖經,以便於聖經“閱讀我們”。是恩寵讓我們在這個人或那個人身上、在這樣或那樣的環境中認出我自己。聖經不是為泛泛的人情道理而寫,是為我們,為你、為我,為有著血肉骨骼的男人和女人,有名有姓的男人和女人,就像你我一樣。聖言被聖神浸透,當被一顆開放的心靈接受,不會不做任何改變地就離開,永不,祂改變一些事情。這就是天主的恩寵和聖言的力量。

  基督徒傳統在用聖經祈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反思,特別是“神聖誦讀”又為"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 )已經形成;它源自於一個隱修生活的環境,現在正被堂區內的基督徒廣泛地且經常採用。首要的是用心留意的閱讀聖經章節,但更多的,我想說是“服從”聖經文本,為了明白它自身的意涵。接著,人進入與聖經的對話,從而那些言詞成了默想和祈禱的源泉:保持著對聖經內容的忠誠,我開始自問“它對我說什麼?”這是很微妙的一步:我們一定不能陷入主觀主義的解釋,但必須要把我們放進傳統的生活途徑,這傳統的生活途徑使我們每一位與聖經相聯。聖言誦讀的最後一步是默觀。在這裡話語和思想為愛讓路,就好似相愛的人有時默默看著對方。聖經章節存留在此好似鏡子,好似聖像(icon)一樣被默觀。從而我們有了對話。

  通過祈禱,聖言來住在我們內,我們也居住在祂內。聖言激發我們善意並支持我們行動;它給我們力量,給我們安寧,即便將我們置身於危機中,仍賜給我們平安。在危機四伏且困惑的日子,它保證我們的心有信任和愛的精髓,這信任和愛的精髓保護我們不受邪惡者的攻擊。

  以如此方式,聖言成了血肉--請允許我這樣表達:祂在祈禱中接受祂的那些人身上,變成血肉。在一些古代文獻中,直觀顯現了這樣的情況,基督徒們把自己如此密切地與聖言聯繫起來, 即使他們把世界的聖經全部都燒毀,它的“模型”通過銘記於心的聖人們的生命仍然能得以保存。這是一個美麗的表達。

  基督徒的生活,同時,是服從和創造性的工作。一個好的基督徒必須是服從的,也必須是創造性的。他必須服從因為他聆聽天主聖言;並且他必須是創造性的,因為他內有聖神,敦促他踐行(聖言),帶他向前走。耶穌在祂用比喻講道的一個結尾,這樣對比說:「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庫房裡提出東西。」 -- 庫房就是心--,「提出新的和舊的」(瑪13:52)。聖經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願天主准許我們透過祈禱汲取越來越多(的寶貝)。

呼籲

  今天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的紀念日。我們慶祝這值得紀念的一天。我們紀念大屠殺的受害者,被納粹政權迫害和放逐的群體。紀念是人類人道的一個表達,紀念是文明的象徵,紀念是一個更好的平安和博愛的將來的條件。紀念是要我們小心,因為那些事情可能會再次發生,就是那些從意識形態出發去拯救人類,卻以毀壞人類和民族而結束的事情。要留意這死亡、毀滅和殘忍之路是如何開始的。

  我問候說義大利語的信友,明天的禮儀紀念聖多瑪斯阿奎那——教會學校的主保,願他的榜樣鼓勵每個人,特別是學生,把耶穌看作人生唯一的老師,願祂的教導可以鼓勵你,依賴心靈的智慧活出你的使命。

  最後像往常一樣,我思緒特別轉向老人,年輕人,病人和新婚夫婦。我希望你們每一位,在你們自己的環境裡,致力於慷慨的分施為耶穌服務的喜悅和愛。

(回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目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