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如果您有願意廣為周知的教會活動,無論您身處世界哪個角落,我們都歡迎您提供該項活動的的訊息、資料、與照片。

 來信時,請在信件主旨欄註明:「請刊登最新情報」,並在信件中說明您願意被稱呼的方式、所在的地區(教區)。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醫治世界(6):仁愛與共同福祉

2020年9月9日(三) 聖達馬索庭院,羅馬

譯者:四維團隊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早!

  我們正經歷的危機是因為這種大瘟疫影響到每個人;如果我們尋求共同的福祉,我們從疫情中走出來且能夠更好的。反之,我們會變得更糟。不幸的是,我們正在親眼目睹黨派利益的出現。例如,有一些人想侵吞可能的結果,像疫苗,賣給他人。有些人利用這疫情來煽動分裂:(從而)尋求經濟或政治的利益,產生或增加衝突。其他人對別人的痛苦漠不關心;他們經過且去走自己的路(見 路10:30-32)。他們是般雀比拉多的追隨者;他們洗他們自己關於這事情的手,(想甩掉與這事件的關係)。

  基督徒對這大瘟疫和隨之而來的社會經濟危機的回應乃基於愛,首先是基於天主的愛,天主先愛了我們(見 若4:19)。祂首先愛了我們;在愛和解決問題方面,祂總是先我們而動。祂無條件地愛著我們,並且當我們迎接這神聖之愛時,我們能以這般地愛回應。我不僅愛那些愛我的人;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僚;而且也愛那些不愛我的人;也愛那些不認識我的人;我也愛那些陌生人;以及那些給我傷害的人和我認為是敵人者(見 瑪5:44)。這是基督徒的智慧;這是耶穌的態度。所說的聖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去愛仇人,這是不容易的。

  當然,愛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仇人,是困難的-----我想說它是一門藝術!且是一門可以習得和改進的藝術。真愛使我們多產並自由,它總是豁朗的和包容的。此愛關心、治癒並有益他人。很多時候,關愛要比許多爭辯更有益,給予一個寬恕的愛撫而不是去做為自我保護的許多爭辯。這包容之愛有治癒的功效。

  因此,愛不僅僅局限於兩三個人的關係、或是朋友或是家人的關係;愛涉及的更遠。它包括公民的和政治的關係(見《天主教教理》1907-1912號),包括與大自然的關係(《願你受讚頌》231號)。因為我們是社會的和政治的存有,愛的一個最高表達恰好正是社會和政治的,這種表達為人類的發展以及為了面對任何種類的危機是很關鍵的。(同上 231號)。

  我們知道愛使家庭和友誼豐饒;不過大家最好記住,它(愛)也使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關係茁壯成長,從而允許我們建設「愛的文明」,正如聖人保祿六世喜歡說的[1],並且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是喜歡這樣說。沒有這種靈性的感悟,就是自私,冷漠,和丟棄的文化就盛行---- 也就是說,拋棄我不喜歡的,我不能愛的,或者那些我認為好像對社會沒用的。

  今天在入口處,一對夫婦對我說:「為我們祈禱因為我們有一個殘疾的兒子。」我問:「他多大年紀了?」-----「他很老了。」-----「你們做什麼?」-----「我們陪伴他,幫助他。」作為父母的整個生活獻給了這個殘疾兒子。這是愛。而敵人們和政治對手,在我們看來,好像就是社會與政治的殘疾,但是他們「看起來」如此。只有天主知道他們是不是。但是我們必須愛他們,我們必須對話,我們必須建設這愛的文明,這個全人類大團結的----政治的和社會的文明。這一切與戰爭,分裂,嫉妒,甚至家庭爭吵迥然不同。包容的愛是社會性的;它是家族性的;它是政治性的:愛遍及每一件事!

  冠狀病毒昭示我們為每人真正的利好是一共同福祉(公益),不僅僅是單一的個體,並且,反之亦然,公益為個人是真正的利好。(見《天主教教理》1905-1906號)。如果人只尋求他自己的利益,他是自私的。反而,當人為所有人開放個人的利益,當他分享時,他超越了單一的個人。同樣作為個體,健康也是公益。一個健康的社會關心所有人的健康。

  一個不分壁壘、邊界、文化和政治差異的病毒,必須用一種沒有壁壘、邊界和差異的愛來面對。這種愛能夠產生鼓勵我們去分享而不是競爭的社會結構,(此社會結構)允許我們去容納最脆弱的而不是丟棄他們,並且(此社會結構)允許我們表現出人性最光輝的部分而不是最壞者。真正的愛不曉得丟棄文化;不知道它是什麼。誠然,當我們愛和產生創造力時,當我們產生信任和團結時,那麼為公共福祉具體的諸多舉措就出現了。[2]

  這都是真實有效的,不僅在小團體的層面,而且在大團體,以及國際層面。在家裡所做的,在鄰里間所做的,在我們村莊裡所做的,以及在大城市和和國際團體所做的都是一樣:它是同樣的種子在成長、結實。如果在家庭裡或在鄰里間你開始嫉妒鬥爭,最終將會是“戰爭”。反之,如果你開始關愛、分享愛、寬恕,那麼愛與寬恕將會出現在每一個人身上。

  相反的是,如果解決這次大瘟疫的方案帶著自私的印記,無論是人、公司或國家 ,也許我們能走出新冠病毒危機,但肯定不能走出病毒所突出並加劇的人性的和社會的危機。所以,要小心不要在沙灘上建築(見 瑪7:21-27)! 而是為建設一個健康、包容、正義、與和平的社會,我們必須在共同福祉這塊磐石上如此的建設。[3]公益是一磐石。這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不僅僅是一些專業人士的任務。聖多瑪斯阿奎納說促進共同福祉是每位公民義不容辭的公義職責。每位公民對大眾利益都有責任。並且,為基督徒來說,它(促進公益)也是一使命。正如聖依納爵羅耀拉的教導,把共同的福祉作為我們每天的努力方向是接受傳揚天主光榮途徑。

  不幸的是,政治常常有不良的聲譽,我們知道因由。這並不意味著政治家們都是壞的,不;這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是說:不幸的,政治常常有不良的聲譽。但我們不必屈從這消極的看法,而是用行動回應證明好的政治是可能的,確實,盡職盡責的政治,[4]就是將人和共同福祉置於中心。如果你讀人類的歷史,你會發現很多聖潔的政治家走了這條路。就所有公民來說,特別是那些有著社會和政治許諾和職位的人來說,將自己的行為植根於倫理原則並用社會和政治之愛激勵他們。基督信徒,尤其是平信徒,被召為此做好的見證,他們能夠做,是因為愛德,培養其內在固有的社會維度的愛德。

  因此,現在是增強我們的社會愛德的時候----我想強調這個:我們的社會愛德----藉由每個人貢獻,從我們的渺小卑劣開始。共同福祉要求所有人參與。如果每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並且如果沒有人被落下,我們將能建設良好的關係,在團體、國家和國際層面甚至也與環境保持和諧(參《願你受讚頌》236號 )。如此,通過我們的舉動,即便是一個最卑微的舉動,也會讓我們本身帶著的天主肖像的某些東西,將成為可見的,因為天主是三位一體的,天主是愛。這是在聖經裡對天主最美的描述。聖若望宗徒,那位深愛耶穌的若望告訴我們:天主是愛。在祂的助佑下,我們能夠治癒世界,通過一起為共同福祉工作,不僅僅是為我們自己好處,而是為所有人的共同福祉。

呼籲

  在這武裝衝突的背景下,今天是首個國際保護教育免受攻擊日( International Day to Protect Education from Attack)。我邀請你們為學生祈禱,由於戰爭和恐怖主義他們的受教育權被嚴重剝奪。我督促國際團體確保那些應該是保護青年學生的建築物受到尊重。希望保證他們陶成安全的環境之努力,不失敗,尤其在緊急人道主義局勢下。

  我向講義大利語的信徒致以親切的問候,並且我希望這次會議以及你們對宗徒墳墓拜訪將增強你們的信德,活出更加慷慨的基督徒見證。

  最後,像往常一樣,我特別問候年長者、年輕人、病人和新婚夫婦。昨天我們慶祝了聖母誕辰慶日。願聖母的芳表和她那母親的轉禱激勵陪伴我們。謝謝你們!

註釋:

  1. 《1977年1月1日世界和平日文告》,載於: 《宗座公報》 (1976),709頁。
  2. 見 聖若望保祿二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38號。
  3. 同上, 10號。
  4. 見 教宗方濟各《世界和平日文告》2019 年 1 月 1 日,(2018年12月8號)4號。

(回 教宗方濟各每週三公開接見 目錄)

 

 

 

 

 

 

 

 

 

 

 

 

   

您若要定期免費收到本網站最新資料,請點選....
我要訂閱免費新資料!


首頁典章與書籍禮儀專題實用篇交流坊典藏目錄關於我們首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任意轉載。
有任何需要與意見,歡迎直接與我們連絡: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